第4章 苕溪流域规划研究
4.1 流域治水历程及思路
4.1.1 流域概况
4.1.1.1 水系概况
苕溪流域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西部,属太湖流域,苕溪水系为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苕溪有东苕溪、西苕溪两大源流,分别发源于天目山的南、北侧,在湖州市城北白雀桥汇合后称苕溪,再由其尾闾长兜港和小梅港入太湖。苕溪流域面积4576km2(包括上游安徽省67km2),河长157.8km,河道比降4.9‰。
苕溪上游为山溪型河流,比降较大;下游进入平原后,比降骤减。东苕溪原在德清县城关左纳余英溪后,下游河道进入河港纵横、湖漾相通、水流分散的河网系统,主河道称龙溪,流经菱湖、和孚漾、钱山漾,穿过頔塘,在湖州市城区毗山附近与西苕溪汇合,从大钱港等溇港入太湖。西苕溪霅水桥以下下游河段原分两支,主流经老龙溪港至湖州城西,又分两支,一支经环城河至城东毗山附近与东苕溪汇合,经大钱港入太湖,另一支经横渚塘港东泄頔塘。下游河段另一分支经小梅港等溇港入太湖。
1.东苕溪
东苕溪古称余不溪、大溪。流域面积2265km2,河长151km,河道比降5.1‰。其中山区面积1944km2,中下游平原(10.00m高程以下)面积321km2,水面面积45km2,水面率为14%。
(1) 干流。东苕溪发源于临安市天目山脉马尖岗南侧的水竹坞。自水竹坞至双溪口汇东坑水后至浪口称浪口水,河长25.8km。浪口水于浪口汇南溪后称南苕溪。南苕溪南流至葫芦岭西汇泥沟溪,于郎碧纳许家头来水,于甘棠堰上汇潘溪后折东流,至长桥汇马溪,于青龙口处汇锦溪后入青山水库。
青山水库控制南苕溪集水面面积603km2,库区南有横溪、灵溪汇入,北有双林溪汇入。出水库东流至杨家渡纳民主、塘塍上支水,于油车头左纳寺前、大山坞、麻岭诸水,右汇研溪,至鲍家滩汇斜阳溪,东流至汪家埠入余杭境。流至余杭镇通济桥,右侧为古代兴建的水利工程南湖滞洪区,通济桥以下河段称东苕溪。干流过通济桥折北到汤湾渡,左岸有中苕溪汇入,至瓶窑有北苕溪从左岸汇入,中、北苕溪间为唐代始建的北湖滞洪区。
东苕溪自瓶窑东北流经安溪、獐山于奉口处折北流至湘溪大闸纳湘溪来水,流至德清县城关镇接导流港。导流港从德清城关自南而北,先后左纳余英溪、阜溪、埭溪和妙溪港来水,至杭长桥与老龙溪港相汇,流经湖州环城河在白雀塘桥与西苕溪汇合。
(2) 主要支流。中苕溪:古名猷溪,发源于临安境内东天目山东北的姜岭坑,主源猷溪向东南流经大山村、龙头舍、龙上坞、石门、水涛庄,于下城汇仇溪后称中苕溪。中苕溪至高虹折向东,流经安村至雅观汇白水溪,经横畈于下塘楼入余杭境,经长乐镇至汤湾渡与东苕溪相汇。中苕溪长乐以上流域面积229km2,河长47.8km,河道比降17.9‰。
北苕溪:发源于余杭毛坞塘,东南流经赵家堂至后畈入鸬鸟张称鸬鸟溪,在河溪头与百丈溪汇合进入黄湖镇称黄湖溪,至双溪竹山村右纳太平溪称北苕溪,经双溪、潘畈、北湖至张堰横山庙龙舌嘴与东苕溪汇合。北苕溪在张堰以上面积310km2,河长46.5km,河道比降16.9‰。
湘溪:位于德清县西南部,发源于余杭境内的佛座山,向东北流经淡坞、水桥,折东流纳河埠岭、芮家坞来水,经上柏镇后分南北两支,主流为湘溪港(又称南港),东流经下柏、三合,沿途纳西坞、新亭坞诸水,于湘溪大闸入东苕溪。湘溪流域面积157.9km2,其中山丘区94.7km2,主流长20km。
余英溪:又名前溪,位于德清县境内,发源于杨坞岭,东南流经木竹坞、大造坞、计庙坞等,至筏头镇石壁山北麓右纳合溪来水,流入对河口水库。对河口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48.7km2,出水库向东流经龙头堰至德清县城武康镇,分前中后3条溪。余英溪在秋山以上流域面积178.9km2,武康镇以上为山溪型河流,主流长40.8km,河道比降11.0‰。
阜溪:发源于莫干山剑池,东流经莫干坞、庾村、三桥至箬帽山漾与余英溪的前溪北支汇合。阜溪流域面积124.5km2,主流河长25km。
埭溪:发源于德清县盘山顶东侧,主流东北流经福水,纳横岭来水,东南流经后洪,左纳碧湖来水东流至横杜,进入湖州张村纳大陈、庄上来水,东流至埭溪镇,于虎墩山处注入东苕溪。其中长滩浪以下河段称下沈港。埭溪在长滩浪以上流域面积175.2km2,主流长33km,河道比降13.3‰。
妙溪港:发源于湖州妙西张霞幕山北侧,入霞幕山水库,东流入太阳山水库,经西山村穿过杭宣铁路折向北流,右纳石山岭水库来水,至汤村左纳稍康水库来水,流至红旗村、妙西镇,折向东北经南山村、渡善村,穿过夹山漾至郭西湾入东苕溪。入口处建有通航水闸和郭西湾翻水站。妙西港流域面积119.7km2,其中山丘区64.7km2,圩区55km2,主流长21km。
2.西苕溪
西苕溪古称苕水、西苕水。流域面积2268km2(安徽省境内67km2),河长139km,河道比降2.0‰。西苕溪流域山区面积2002km2,中下游平原(10.00m高程以下)面积266km2。平原区河道总长度680km,水面面积35km2,水面率为13.2%。
(1) 干流。西苕溪上游称西溪,发源于安吉县狮子山的大沿坑,北流至沿坑口,汇天锦堂、小沿坑后称姚村溪,折东北流经杭垓镇右纳塘唐舍港始称西溪,继续北流至和村左纳中潭溪后入赋石水库;库区左岸有大坑、杭坑、夏阳三溪汇入,右岸有梅溪汇入。出赋石水库,北流经赤坞、皈山,左纳皈山港东流至塘浦乡长潭村,与右岸的南溪汇合称西苕溪。西苕溪东北流至塘浦原分南北两支,北支为西苕溪故道;南支原为小河,光绪年间大水冲宽遂成西苕溪干流。从塘浦向东流至筅桥头右纳大溪来水,折东北流至渔渚溪渡,右纳浒溪来水折北流至安城东门回埠潭曲折北上,经横塘村至曹埠,里溪从左岸汇入,北流至上街,浑泥港从左岸汇入,经梅溪镇至荆湾,折东北流至长兴县境吴山乡小溪口村,左岸有泥桥港汇入,续流经范家村至便民桥,和平港从右岸汇入;河道折向东流入湖州市区境,流至潘店村,右岸有瓜山港汇入,继续东北流经塘口至霅水桥,过霅水桥后干流经旄儿港至白雀塘桥与东苕溪汇合。
(2) 主要支流。南溪:发源于安吉县章村龙王山长湾坑,北流经河圲至章村,朗村、浮塘两溪自左侧汇入,经汤口入老石坎水库。库内张坞溪从中张村白虎庙汇入,深溪、景溪分别在报福村和塔里汇入。出水库后,向东北流至下汤右纳统溪,流经孝丰镇至李家村左纳横溪,经鹤鹿溪至长潭村与西苕溪干流西溪汇合。南溪流域面积383.7km2,主流长48.3km,河道比降24.4‰。
大溪:又名龙王溪,发源于上墅董岭头北流至龙王殿,右岸有东坞水汇入,北流经阮村、朗村转西北流经罗村、程家村折东北流,经上墅、汤圩至刘家塘转北流至塘浦东浜桥。大溪流域面积99.4km2,在罗村以上坡陡流急,河长30.3km,河道比降22.0‰。
浒溪:发源于安吉、临安两县市交界的市岭北侧,主流上游为天荒坪镇的山河溪,向东北流经峡谷入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出库后流至大溪村折北流入潘村水库。出库北流至天荒坪镇,左岸有横路溪集余村坞溪汇入,折东北流至马吉村右纳银坑来水,转北流经白水湾至水口村管舍右纳港口港来水,管舍以下称浒溪。浒溪北流经梅康桥、范家潭至吉庆桥,折向东北流至递铺镇安乐村六官里,右岸有递铺溪汇入,北流至渔渚溪渡汇入西苕溪。浒溪流域面积314.6km2,河长37km,河道比降25.4‰。
浑泥港:由沙河和泥河组成,沙河上游主源为鄣吴溪,发源于安吉县鄣吴乡上堡村金鸡岭,东北流入大河口水库,出库至景坞里左纳里赓溪,流至鄣吴村转东流经良朋镇长隆村折向东南,经黄竹墩至溪港村汤湾桥,右纳西亩溪,汤湾桥以下始称沙河。沙河流经龙湾桥、张家桥至庞家上,经高禹乡的谢公桥至南湾、小窖至横大桥,左岸泥河汇入。泥河发源于安徽省广德县东亭莫家边,北流至黄师带,折东流经施家境入安吉县境,经和平村入天子岗水库,出水库经东阳村、塔地村转东南流经孙家塘、杨家桥、过平桥至横大桥与沙河汇合。沙河、泥河混合后称浑泥港。浑泥港在横大桥以下向东流经石点渡,折向东南流经禹步街、高桥至梅溪镇上街汇入西苕溪。浑泥港流域面积286.5km2,河长40km,河道比降7.3‰。
晓墅港:又名昆铜港,由昆水和铜水组成。主流铜水发源于安吉县昆铜乡隐将村四面山西侧,向西流经三湾里至钱坑桥,纳石坞岭水库来水,折北流经路西至独山头村与昆水汇合,以下称昆铜港。昆铜港流经陈家塘、乐平寺至晓墅镇,由镇西流向镇东,折北流至散济桥与三叉河汇合后汇入西苕溪右支道。晓墅港在晓墅镇以上流域面积91.3km2,主流长22.2km,河道比降7.3‰。
和平港:发源于长兴县周坞山北侧,向北流入和平水库,出水库后北流于施村,左纳方家庄、深碛来水,北流经吴村、毛家山至和平镇西南,左纳马家边、长岗岭来水,流经长桥、邵埠头至便民桥汇入西苕溪。和平港流域面积106km2,河长18km。
苕溪流域100km2以上河流基本特性见表4.1-1。
表4.1-1 苕溪流域100km2以上河流基本特性
注 中苕溪、北苕溪、余英溪流域面积量算断面分别为长乐、张堰、秋山。
3.长兴水系
长兴水系位于长兴县境的西苕溪干流左岸,流域面积1342km2,其中浙江省境内1282km2,主要河流包括泗安溪、合溪、乌溪等3条,均发源于天目山余脉长兴县与安徽省广德县交界的山丘,东流经长兴平原入太湖。长兴平原水网河道总长度约1546km,水面面积46km2,水面率为6.21%。
(1) 泗安溪。泗安溪又名安溪。泗安镇以下至吕山河段又称泗安塘。泗安塘南与西苕溪、北与长兴港相通,为长兴县中南部水网地区的干河。
泗安溪发源于青岘岭西侧,向西南流至祖宁,折向南流经赵庄至朱湾折向东南流至三里桥进入长兴县境,经金塘村入泗安水库。出水库向东流经仙山北麓至鸭鱼桥,左纳清东涧,向东流经泗安镇至许塘右纳赵村来水,东北流至东红村左纳长潮涧,向东流至郭家边右纳长山沟来水,曲折东流经天平桥,折向东北至北双牌楼左纳小川岕来水,流至林城分两支;主流向东至横塘渡,汇胥仓港之水折北至小箬桥分两支;支流折向东经小箬桥港、石山桥,折向东北流经李家巷、大茆桥,经赵家桥,由杨家浦港入太湖。流域面积565.5km2,其中长兴县境内506.2km2。主要支流为清东涧和长潮涧。
(2) 合溪。合溪又名箬溪,位于长兴县中部。主流北涧,发源于长兴县襄王岭南麓,流经白岘至访贤村,汇东沟、西沟来水,经煤山、大园村汇东川、西川来水,经石亩至草子槽与南涧汇合,称合溪。
合溪自草子槽向东流,经诸道岗、合溪村至小浦镇,右岸有杨林涧自西向东汇入。主流向东南流经蝴蝶渡、画溪桥,右有姚家桥港之水汇入,折向东流经长兴县城、下箬寺、新塘注入太湖,小浦以下称长兴港。以长兴港为主流,合溪全长46.3km,流域面积381.3km2。合溪的主要支流为南涧和杨林涧。
4.1.1.2 社会经济概况
苕溪流域内行政区分属杭州市、湖州市的共6个县(市、区),截至2013年年底,流域内总人口约237万,耕地面积16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毛竹、竹笋、桑树。
4.1.2 治水历程
苕溪流域的治理开发历史悠久。近代以前,为防御洪水和灌溉农田,沿湖沿溪修堤、建、筑堰;开辟南湖、北湖;建成西险大塘和太湖溇港等古代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防洪为重点,对苕溪流域进行全面规划,按照“上拦、中分(导)、下泄”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在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果显著,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建成大中小水库234座、山塘10027座,总库容达10.13亿m3,东西苕溪上具有防洪效能的大中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559.2km2,占流域面积的34%;在中游,改造南湖、北湖滞洪区,全线加固西险大塘及东、西苕溪干流堤防;在下游,开挖东苕溪导流入湖、苕溪尾闾旄儿港、长兜港、拓浚太湖溇港及整治环湖大堤等工程。同时,巩固圩堤,构筑防洪包围圈,发展水力发电和机电排灌,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经多次整治,东、西苕溪部分河段和入太湖河道有较大变迁,1957年冬兴修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开新开河、浚长兜港,拓浚机坊东港,造湖州城南大闸、城西大闸和城北大闸,西苕溪洪水主要由小梅港、长兜港入太湖。1958年冬,兴建东苕溪导流工程,东苕溪从德清城南改为向北,拓浚西山塘河,经洛舍、菁山至湖州城西,经环城河、长兜港入太湖,自此,东苕溪导流河道成为东苕溪主河道。20世纪90年代继续拓浚导流港、环城河、旄儿港、长兜港等河道,使环城河、旄儿港成为东、西苕溪主流河道,东、西苕溪主流的汇合口下移至白雀塘桥,长兜港也拓浚成为苕溪水系入太湖主河道。
4.1.3 治水新思路
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治水实践,苕溪流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保障格局。但随着浙江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水多”“水脏”和“水少”这三方面的水危机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开展和“十三五”规划对水利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浙江省提出了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方针。
(1) 直面水问题-“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以砸锅卖铁的决心兴建水利基础设施”“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浙江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既是解决水的问题,又是借解决问题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以治水倒逼发展理念转变,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倒逼生活方式改进,以短期阵痛换取长远发展。
(2) 践行系统治理-“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新时期治水的科学内涵。用系统治理的思路明确路径,用系统治理的方式攻坚克难。统筹兼顾的治水大系统中,蕴藏着一个个协调运作的小系统,构成治水攻坚的强大合力。
(3) 开启“全民治水”-强化保障,群策群力,“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浙江结合实际,着力构建“八大保障”机制,力争做到规划能指导,项目能跟上,资金能配套,监理能到位,考核能引导,科技能支撑,规章能约束,指挥能统一。“五水共治”人人有责,绿水青山人人共享。“五水共治”调动了全民参与治水的热情,形成了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