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健康与水生态文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政策背景与内容

1.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在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文明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生态危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面对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公正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宗旨,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健康的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1]

水的演变是生态演变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即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时应达到的文明程度。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人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治水活动中,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法则,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既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保障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具体来说,水生态文明包括以下四个方面[2]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仅仅把水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水生态”是不全面的,我们倡导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

(2)水资源节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十八大报告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可以看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这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3)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

(4)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组成“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与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形成、转化的主要载体。因此,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