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内涝,又是内涝!
如今对于城市来说,这是一场几乎每年都会上演的“噩梦”。一场强降雨,导致城市街道成河、房屋进水、河水倒灌……在强降雨面前,城市从未像今天这般脆弱。层出不穷的城市内涝,让优美的城市饱受创伤,让更多的城市人陷入深思。
内涝反映出城市排水防涝的症结,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水系调蓄量又严重不足,焉能不涝!
如今城市越来越繁荣,防洪排涝任务越来越重;但近几年的表现是年年治涝年年涝,路在何方?
每每站在内涝的街头,听着她沉重的喘息,悲悲切切,直拷问我们的担当。不能再无所作为,不能再做无谓的慨叹,我们拥有一腔的铿锵。
内涝已使我们身心疲惫,我们有点内疚,但我们从不气馁,我们一直在探索、在思考,寻求治理城市内涝的良策。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不改变河道规模、不重新征用土地的前提下,如何增大河道的调蓄量,提高城市的防涝能力。内涝在呼唤新的设计理念,呼唤强降雨时能贮得下、排得出。我们在寻找创新理念,我们在绘制治理城市内涝的新方案。
“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伟大构想需要落地,才能开花结果。是以,时代呼唤水利工程科技进步,城市内涝治理亟须新技术的诞生。
解决城市内涝,就地消纳雨水无疑是最佳方法,但需要一个吸纳雨水的场所。基于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的现状,难以有专门场地削减内涝的条件。因此,急需寻求其他空间来调蓄雨水。
综上,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从水利视角出发,透析城市内涝成因,给出了治理策略,提出城市内涝治理的两项创新技术;这两项技术都是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方案。这是作者历经数载,跟自己、自然与城市无数次对话的积累。
创新技术不需要修改或调整已修建的雨水管道及排涝设施,不占用河道和绿地。独具视角的方案构思,极大地丰富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内涵;闪耀着设计者的智慧,在城市内涝治理的征途上,我们期待新技术做出卓越的贡献。
我们崇尚节约型的城市内涝治理技术,我们需要低碳、环保型的城市内涝治理良方。
本书共9章,内容按照治理内涝的思路,本着先源头减排、后末端调蓄的顺序编著;阐述了内涝成因,论述了排水和防涝的基础知识,初步构建其理论框架。第5章“城市绿地地下调蓄装置”和第7章“城市河道增大调蓄量装置”,这两章是城市内涝治理的核心内容;前者为源头减排,后者为末端调蓄。新技术提供的两种不同的雨水调蓄装置,都能自动蓄水、自动排放;先储存,后排放,可循环利用,且不与现状设施争排水,不占用城市土地资源,符合现状实情,便于实施。通过实例对不同的内涝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证,采用这两种装置,完全可以就地解决雨水调蓄和排放。可以预见,推广治理城市内涝实施新技术后,排蓄一体化,科学地解决城市防涝问题,城市将无内涝之忧。
城市内涝治理技术涉及内容广泛,地方特色鲜明,且有关技术尚在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现代城市水利特色明显,但目前鲜见系统研究。不断生长的城市,涉及水文、防洪排涝、水工建筑、施工等,这些都已超越传统水利;现有的水利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已难以完全支撑,窘显技术落后。
此前,城市内涝治理尚缺少专著,本书也只是抛砖引玉,旨在呼唤城市内涝治理理论的探索和繁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开展城市水利学的系统研究,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探索。
本书完稿后,承蒙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原副总工程师徐萼琛教授级高工关怀,对本书进行了审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
谨以此书献给城市内涝治理的工程师、管理者!
作者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