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理论与实践文集(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江南水乡文化

在江南,河的概念和北方不同,江南的河都用“运河”canal一词,而非“河流”river,即都是人工开凿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伍子胥开胥溪、夫差开凿邗沟与江南运河。伍子胥在造苏州城时曾用过八个字,“象天法地,相土尝水”而后立水陆八门,造大城。这种尊重自然、利用良好生态的态度和实践形成了江南水乡环境。在江南,水产、灌溉、水上运输,形成了一套自我调节的水生态系统;市河、水埠、拱桥、建筑、园林等水乡景观及市井生活造就了水乡文化。

(一)水神崇拜文化

中国凡是江河湖泊、水利工程都有供奉的水神。江南的水神崇拜有:大禹、张渤、龙王。大禹是官方的祀典,多由地方政府行政长官主祭,张渤是官民共同祭祀的水神,龙王在宋以后已经演化为民间百姓的节日。下面介绍江南水乡主要的水神崇拜,大禹和张渤。

(1)大禹陵。关于大禹的传说,《史记》《越绝书》等古籍书都有大同小异的记载。说大禹治水成功,得到人民的拥戴,舜就把帝位“禅让”给他。禹接天子位,国号夏。任间,他四出巡守,到晚年出行会稽时病死了,葬在会稽石帆山的北坡,即现在禹陵的地方。禹会诸侯于会稽,以及死葬会稽的故事虽然只是一种传说而已,但不是没有一点依据的。

本世纪初始,绍兴市政府每年举行公祭大禹典礼,以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治水先贤。在太湖周边江南水乡,民间祭祀大禹的程度远远不及张渤,可能与张渤出生在江南太湖边,其治水发生地也在江南有关。

(2)张渤庙(祠山庙)。张渤是江南地区民间有影响力的水神。据《说郛》记载,张渤是东汉吴兴郡乌程人,始于吴兴郡长兴县太湖以南发迹,渤化身猪形役阴兵,疏导河流,并兴行洪灌溉之利。后为夫人觇破,变形未及,因羞愧而耻之,其工遂辍,河渎之功遂息。后张渤遁于广德县城西北五里横山修炼得道,治水江南,誉“禹后第一人”。张渤死后葬于横山。后横山建张公祠(又名祠山庙),其夫人至县亦化为仙,时人立“娘娘庙”,与张公祠遥相呼应,长相厮守。

张渤奉为水神,与上自皇帝、下自黎民的推动有关。《历代神仙通鉴》记唐天宝七年(748年),长安及江淮大旱,唐玄宗李隆基立坛设张渤神位祈雨而得应,遂封张渤为“水部员外郎”。明朝朱元璋因战争与横山结下不解之缘,曾两次驻跸祠山,得梦知他贵为天子,必得天下。登基后,两次派钦差朝觐祠山,拨款对祠山庙修复扩建。在南京鸡鸣山建广惠祠山王庙,遂为各地效仿,特别是苏南、皖南、太湖周边各州县建起许多祠山庙供人们祭祀张渤。

二月初八,张渤的生日这一天成为民间节日。人们为纪念这位治水英雄,来自苏南、皖南、浙北的数十万百姓聚集祠山,簇拥着祠山爷神像绕广德城游街,到东门娘娘庙与娘娘一年一度会合,跳起“跳五猖”(指跟随张渤治水的五员战神)舞蹈,再沿途接受祭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跳五猖”的祭祀活动仍在江南民间流传。但现在,唯独苏皖交界的分属江苏高淳县、安徽郎溪县的两个定埠镇(隔胥溪河相望)保留下来了。现在,每年二月初八,“跳五猖”舞蹈成为定埠镇独具地方特色和水乡气息的亮点。

(二)水乡建筑文化

水乡市镇内部,水街相依,水巷相邻,是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众多的建筑刻意亲水,沿河的房屋挤挤挨挨,每隔一段总有一条水弄,穿过水弄,就有一个河埠,那些不临河的商家,装货卸物全仗就近水弄这个平台。有的住宅内部也有水巷,当地民谚云:“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

江南水乡最常见的是“下店上宅”“前店后宅”,融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街面沿河的店铺,为了吸引行人逗留,纷纷架起了廊棚,形成一道道长廊。考究一点的,在河一侧做上一排“美人靠”中间再搭建几处亭廊。美人靠上,三三两两的行人闲坐歇脚,亭廊中,老人们围坐喝茶聊天,真是惬意。廊棚,造型轻巧简洁,轮廓柔和美观,水乡凭此增添了几许古韵雅意,体现了人与水和谐的关系。

(三)水乡园林文化

水乡市镇方便的生活条件,幽雅的居住环境,自古以来就成为官宦隐退、富贾置产、文人雅居的首选之地。历史上许多官员、学者、诗人仰慕水乡恬静的居住环境而寓居下来,在此安度晚年。

人是自然之子,总离不开山水草木,阳光空气。比如游山玩水很累人,那就把自然搬到家里来,于是就有了江南水乡园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江南水乡是最好不过的隐居之地。这些隐居者由两个特点,一是有钱,二是有文化,从官场带来的种种文化,使得江南文化不闭塞不排外,众采百家之长。因此,江南水乡园林门类齐全,样样精细,家具、陈设、雕刻、古玩、字画都是艺术作品。

江南水乡园林的建造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园林主人先造了一山一水,一亭一轩,请自己的朋友(文人雅士)来饮酒赋诗,题写匾额、楹联,提提意见。主人采众家之言进行一番调整。于是乎,江南水乡园林在平地上造出了山林沟壑,曲桥流水,将大自然浓缩于小小的园林之中,尽管是假山假水,却真实而自然,住宅里融入了园林。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世界上独一无二。

(四)圩田水利文化

长江流域历史上的三次水利大开发[都江堰水利枢纽的兴建、江南水乡圩田水利开发、两湖(湖南、湖北)圩垸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稻作农业的发展,江南水乡圩田水利开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国历史上自汉至隋、唐两次大统一之间,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300余年以分裂为主的历史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水利技术,既把水乡圩田治水与造田融为一体,又把水利中的蓄水、引水和排水结合起来,把一块沉睡千年的土地唤醒,将它创造成一个人间天堂。杨万里的诗反映了当时水乡圩区兴旺的景象:“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洲。”

江南水乡圩田体系把浚河、筑堤、建闸等水利工程措施统一于圩田建设过程中,是农田水利发展的一种新形式。

(1)根据水网及可耕土地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低田区以筑堤作圩、防洪排水为主;高田区则以浚深塘浦、引水灌溉为主;高田区与低田区的塘浦既相互贯通,又高低分治,其交界处设堰闸控制。雨多时控制高地的径流,以减轻低区洪涝压力;遇旱时则导引圩外江水,以供高田灌溉。

(2)注重施工质量。注重圩堤基础施工,分层夯实后,要求达到“锥子不入”。取土方法一般是深挖塘浦与高筑圩岸相结合。

(3)水车的使用。圩田外水水位高于圩内水位,干旱时又可能低于圩内地面,因此,不能自流排灌。水车则应运而生,自唐代水车推广应用以后,水车就成为圩田最重要的提排、提灌的工具。圩内设置的水车往往多得惊人。

江南水乡圩田建设是低洼区农业开发的最佳方式。圩田作为水利工程和耕地的综合体,它既宏大,又细小;既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又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既可以由政府组织大规模开发,又适合百姓小型经营。历史上对于圩田建设、管理的丰富经验,有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成为圩田独特的水文化内容。但是,水乡圩田建设引发肆意围湖造田,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太湖圩田开发所产生的效益,促进了人口的大发展,人口的大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圩田的开发,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水乡圩田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豪门巨室从强占濒湖滩地、发展到围垦江湖水道,河流泄洪不畅,水灾频发。据记载,宋元两代,浙东平原有18个湖泊在围垦中消失,其中面积约206平方千米的绍兴鉴湖,于南宋时期被围垦。据统计,北宋147年中,太湖地区共发生较大水灾32次,远远超过吴越时21年1次的频率。

(五)桑基鱼塘文化

农业专家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太湖周边。唐宋以来,江南太湖周边人民在低洼的地方,把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抬高地面成基。这样,既可减轻水患,又可收到地尽其用、有利生产的效果。结果便形成了四分水(鱼塘面积)和六分基(塘基面积)的基、塘生产模式。塘里养鱼,塘泥肥基,基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的良性循环,同时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的废物成为后一环的营养(如蚕沙饲鱼),减少了环境污染。

“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一直到20世纪80 年代初,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才逐渐消失。桑农不再从事种桑养蚕业,而从事收入更高的其他行业,如进工厂、做生意等。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大面积环境污染,使江南桑基鱼塘几乎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