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钉螺的组成与形态
钉螺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为螺壳和厣,主要起保护软体和防止在干燥环境中损失体液的作用,厣能封闭壳口,甚至能缩入壳内。内部为软体部分,包括头、颈、足、外套和内脏囊。内脏囊包含有各个脏器,盘曲于壳中,不能伸出壳外;而头、颈、足部可伸出壳外活动。
螺壳呈圆锥形(图2.2.1),壳面光滑或有粗、细纵肋,壳口呈卵圆形,外唇背侧有隆起唇嵴或无,钉螺外壳主要分螺旋部和体螺层两部分,长度一般不超过1.00cm、宽度不超过4.00mm。但因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的差异,有的钉螺较为细长,有的则较粗短,其中湖沼型钉螺的个体最为粗大,一般为8.64mm×3.49mm(壳长×壳宽)~9.73mm×4.24mm,个别最长的可达14.00mm,最粗可达4.70mm。山丘型钉螺最小,一般为5.80mm×2.71mm~6.93mm×2.85mm。水网型钉螺介于二者之间。螺旋一般为6~9旋。螺壳开口处有一可开关的小盖,称为厣。它附在腹足后面,呈卵圆形,有棱状肌与腹足相连。
图2.2.1 钉螺的螺壳形态及厣
湖沼型和水网型钉螺的壳表一般都有明显的纵行凸纹,故称这两类钉螺为肋壳钉螺;山区钉螺壳表纵纹很不明显,称为光壳钉螺(图2.2.2)。
钉螺螺壳颜色一般呈黄褐色或暗褐色,但各地钉螺的颜色不一。钉螺的螺壳构造同普通螺类相比,有其自身特点。钉螺壳内构造上多分为内、中、外三层,但三层膜都不发达,内膜很薄,并无光彩。外壳虽有保护作用,但老螺常因受外部环境的腐蚀而损伤,并直接影响中层。钉螺壳一经受伤后不易修复,最多由内脏囊上皮生出一层较薄的内层,将伤口封闭,但不能产生出完整的外层和中层,无法使受伤处恢复原观。
图2.2.2 光壳钉螺和肋壳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