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风的形成和分类

1.3.1 风的形成

空气流动现象称为风,一般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尽管大气运动很复杂,但始终遵循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变化的规律。

1.3.1.1 大气环流

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由于日地距离和方位不同,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也就各异。在赤道和低纬地区比极地和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因而温度高。这种温差形成了南北间的气压梯度,在北半球等压面向北倾斜,空气向北流动。

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叫做科里奥利力,简称偏向力或科氏力。在此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使气流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的运动,除受到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在赤道为零,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极地达到最大。当空气由赤道两侧上升向极地流动时,开始因地转偏向力很小,空气基本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在北半球,由南向北流动,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逐渐加大,空气运动也就逐渐地向右偏转,也就是逐渐转向东方,在纬度30°附近,偏角到达90°,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当,空气运动方向与纬圈平行,所以在纬度30°附近上空,赤道来的气流受到阻塞而聚积,气流下沉,使这一地区地面气压升高,就是所谓的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分为两支,一支从副热带高压向南流动,指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风速稳定且不大,约3~4级,这是所谓的信风,所以在南北纬30°之间的地带称为信风带。这一支气流补充了赤道上升气流,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圈,称为哈德来(Hadley)环流,也叫做正环流圈,此环流圈南面上升,北面下沉。另一支从副热带高压向北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吹西风,且风速较大,这就是所谓的西风带。在60°N附近处,西风带遇到了由极地向南流来的冷空气,被迫沿冷空气上面爬升,在60°N地面出现一个副极地低压带。

img

图1-5 三圈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的上升气流,到了高空又分成两股,一股向南,一股向北。向南的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构成一个中纬度闭合圈,正好与哈德来环流流向相反,此环流圈北面上升、南面下沉,所以叫反环流圈,也称费雷尔(Ferrel)环流圈;向北的气流,从上升到达极地后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这股气流补偿了地面流向副极地带的气流,而且形成了一个闭合圈,此环流圈南面上升、北面下沉与哈德来环流流向类似,因此也叫正环流。在北半球,此气流由北向南,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吹偏东风,在60°~90°N之间,形成了极地东风带。

综上,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空气压力不均衡,因此,形成地面与高空的大气环流。各环流圈伸屈的高度,以热带最高,中纬度次之,极地最低,这主要由于地球表面增热程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的缘故。这种环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赤道到纬度30°N环流圈(哈德来环流)、30°~60°N环流圈和纬度60°~90°N极地环流圈,这便是著名的“三圈环流”,如图1-5所示。

当然,三圈环流是一种理论的环流模型,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实际的环流比上述情况要复杂得多。

1.3.1.2 季风环流

1.季风定义

在一个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或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种在1年内随着季节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又称季风气候。

季风明显的程度可用一个定量的参数来表示,称为季风指数,它是根据地面冬夏盛行风向之间的夹角来表示,当夹角在120°~180°之间,认为是属季风,然后用1月和7月盛行风向出现的频率相加除2,即I=(F1+F2)/2为季风指数,如图1-6所示,当I小于40%为季风区(1区),I在40%~60%范围为较明显季风区(2区),I大于60%为明显季风区(3区)。由图1-6可知,全球明显季风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东非索马里和西非几内亚。季风区有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南部,北美的东南岸和南美的巴西东岸等地。

img

图1-6 季风的地理分布

亚洲东部的季风主要包括我国的东部,朝鲜、日本等地区;亚洲南部的季风,以印度半岛最为显著,这是世界闻名的印度季风。

2.我国季风环流的形成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所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形成我国季风环流的因素很多,主要由于海陆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转换以及地形特征等综合形成的。

(1)海陆分布对我国季风的作用。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得多,在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气压高于海洋,气压梯度力自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则相反,陆地很快变暖,海洋相对较冷,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陆,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如图1-7所示。

(2)我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冬夏的海陆温差大,所以季风明显。

(3)行星风带位置季节转换对我国季风的作用。地球上存在着5个风带。从图1-5可以看出,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是对称分布的。这5个风带,在北半球的夏季都向北移动,而冬季则向南移动。这样冬季西风带的南缘地带,夏季可以变成东风带。因此,冬夏盛行风向就会发生180°的变化。

img

图1-7 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风示意图

(4)冬季我国主要在西风带影响下,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笼罩着全国,盛行偏北气流。在夏季,西风带北移,我国在大陆热低压控制之下,副热带高压也北移,盛行偏南风。

(5)青藏高原对我国季风的作用。青藏高原占我国陆地的1/4,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对应于周围地区具有热力作用。在冬季,高原上温度较低,周围大气温度较高,这样形成下沉气流,从而加强了地面高压系统,使冬季风增强;在夏季,高原相对于周围自由大气是一个热源,加强了高原周围地区的低压系统,使夏季风得到加强。另外,在夏季,西南季风由孟加拉湾向北推进时,沿着青藏高原东部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流向我国的西南地区。

1.3.1.3 局地环流

1.海陆风

海陆风的形成与季风相同,也是大陆与海洋之间温度差异的转变引起的,不过海陆风的范围小,以日为周期,势力也薄弱。

由于海陆物理属性的差异,造成海陆受热不均,白天陆上增温较海洋快,空气上升,而海洋上空气温度相对较低,使地面有风自海洋吹向大陆,补充大陆地区上升气流,而陆上的上升气流流向海洋上空而下沉,补充海上吹向大陆气流,形成一个完整的热力环流;夜间环流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将这种白天从海洋吹向大陆的风称海风,夜间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陆风,所以将在1天中海陆之间的周期性环流总称为海陆风,如图1-8所示。

海陆风的强度在海岸最大,随着离岸的距离而减弱,一般影响距离在20~50km。海风的风速比陆风大,在典型的情况下,风速可达4~7m/s,而陆风一般仅2m/s左右。海陆风最强烈的地区,发生在温度日变化最大及昼夜海陆温度最大的地区。低纬度日射强,所以海陆风较为明显,尤以夏季为甚。

img

图1-8 海陆风形成示意图

此外,在大湖附近同样日间有风自湖面吹向陆地称为湖风,夜间自陆地吹向湖面称为陆风,合称湖陆风。

2.山谷风

山谷风的形成原理跟海陆风类似。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从山坡上空流向谷地上空,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故将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间,风自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和谷风又总称为山谷风,如图1-9所示。

img

图1-9 山谷风形成示意图

山谷风风速一般较弱,谷风比山风大一些,谷风一般为2~4m/s,有时可达6~7m/s。谷风通过山隘时,风速加大。山风一般仅1~2m/s。但在峡谷中,风力还能增大一些。

3.焚风

如图1-10所示,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这种风被称为焚风。这种风不像山风那样经常出现,而是在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

在山岭的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会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但因受山岭阻碍,空气被迫上升,气压降低,空气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100m,气温则下降约0.6℃。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则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每下降100m,气温则会上升约1℃。因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迎风和背风的两面即使高度相同,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面的高。每当背风山坡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落雪。

img

图1-10 焚风形成示意图

1.3.2 风力等级

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是描述风能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风力等级是风速的数值等级,它是表示风强度的一种方法,风越强,数值越大。用风速仪测得的风速可以套用为风级,同时也可用目测海面、陆地上物体征象估计风力等级。

1.风级

风力等级(简称风级)是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而引起的各种现象,按风力的强度等级来估计风力的大小,国际上采用的系英国人蒲福(Francis Beaufort,1774—1859)于1805年所拟定的,故又称蒲福风级,他把风从静风到飓风分为13级。自1946年以来风力等级又作了一些修订,由13级变为17级,各种风的等级及特征如表1-2所示。

表1-2 蒲福风力等级表

img

续表

img

注:13~17级风力是当风速可以用仪器测定时使用,故未列特征。

2.风速与风级的关系

除查表外,还可以通过风速与风级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风速,如计算某一风级时,其关系为

img

式中:N为风的级数;img为级风的平均风速,m/s。

若要计算N级风的最大风速img,可近似计算为

img

若要计算N级风的最小风速img,可近似计算为

img

1.3.3 风速特点

平均风速是对瞬时风速的数字滤波。风速特性的观察记录表明,风具有紊流特性,即风向和风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会有相当大的变化。

图1-11表示了8min内风速风向随时间的瞬时变化过程。对于风力发电机组而言,计算载荷、设计功率调节系统和设计调向系统等,这些都需要准确地了解瞬时风速风向的变化情况。

风向和风速的瞬时变化可以看成是均匀气流和旋流的叠加。一个切向速度img的简单旋流,被速度为img的均匀气流所夹带,其方向和速度变化规律为

img

imgimg的方向相同时,速度最大;当imgimg的方向相反时,速度最小。据实际统计,img的值一般为0.15~0.4。设img的大小固定,则可写为

img

图1-11 8min内风速风向随时间的瞬时变化

img

由此可得

img

设β 为img和瞬时风速?img间的最大夹角,如图1-12所示。

img

图1-12 阵风的产生

则风向波动的最大幅度为

img

观察表明,风速风向在垂直面的变化很小,仅为水平面变化的1/10~1/9,更加不利的因素发生在水平方向上,所以风能利用中更加关注风在水平方向上的波动。

在实际测试风的紊流脉动变化时,应有足够快的采样速度(最小1Hz),且常采用标准差与某一测试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关系式来计算,即湍流度为

img

式中:It为湍流度;υm为平均风速;σ为风速的标准方差。

典型的紊流特性是风速在平均风速的上下10%~20%内浮动。图1-13给出了平均风速分别为7m/s和14m/s的风速模拟图,从图1-13中可以看出,平均风速越大湍流扰动越大,符合自然风速特性。

在某一时间段内,最大风速的估算可推导为

img

式中:vmax为某一段时间内的最大风速;h为离地面某一高度;h0为地面粗糙度长度。

常用的湍流风速变化的频谱之一是卡门湍流谱,其形式为

img

可见,功率谱密度与湍流强度It和湍流长度Lt有关。这些参数由不同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计算的标准来确定,如丹麦标准DS472,It和Lt的计算公式为

img

式中:h为距离地面高度,m;h0为表面粗糙度长度。

img

图1-13 平均风速分别为7m/s和14m/s的风速

img

图1-14 不同平均风速下的卡门湍流谱

同时由图1-14所示,从不同平均风速下卡门湍流谱可以看出,风速的湍流扰动分量功率谱依赖于平均风速vm,表明风速的湍流分量具有非平稳过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