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光伏子方阵设计
曲阳光伏工程从设计标准化、发电单元电气设备的接线与布置、设备效率、工期以及后期维护运行考虑,每个发电单元容量设计为1MWp,包括2个500kW子方阵。每1MWp方阵设1个逆变器室,每个逆变器室设置2台500kW逆变器。由于直流电缆压降不相同,导致各光伏子方阵的MPP不相同,逆变器无法跟踪光伏方阵的最大输出功率,其输出功率将发生偏移,直接影响发电量。为了减少布置引起的电量损失,合理选择汇流路径大致相同的汇流箱接入同一直流汇流屏,线缆长度应可能一致,从而减少发电量损失。
5.6.1 电池组件串并联设计
利用《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 2012)公式(6.4.2-1)及公式(6.4.2-2)计算电池组件串联数量,经计算,N≤23.1及16.2≤N≤22.8。
(1)初步确定串联光伏电池数量为每组22个,串联后每组电池组功率为5.39kWp
(2)每500kW方阵需电池组数量98组。
(3)每1MWp方阵需电池组数量196组。
(4)考虑电站的方阵组合及后期的维护管理,结合场址地形条件,1MWp方阵布置在场区的阳坡面,所需电池板数量为4312块。
(5)1MWp方阵功率为1056.44kWp
(6)500kWp子方阵共有6台16路汇流箱和1台10路汇流箱,子方阵电池串并连接入1台汇流箱,汇流箱布置于每行16组电池串中间。
5.6.2 电池组串单元的排列方式
每个电池组串单元中组件排列方式可以由多种,但是为了接线简单,线缆用量少,降低施工的复杂程度,一般采用统一的排列方式。对245Wp单晶硅电池排列进行了分析:
方案一:将一组电池组串(每串22块)竖向布置,排成2行11列。
方案二:将一组电池组串(每串21块)横向竖向布置,排成3行7列。
方案三:将一组电池组串(每串22块)横向竖向布置,排成2行11列。
由于方案三上下两排横向布置的方案土地利用率太低,主要对比方案一与方案二。
图5.6-1 方电池组串单元排列图
(1)布置方案。方案一的布置方式为:每组支架支撑22块组件,组件按照纵向2行、横向11列的形式布置。一个组串由一个支架支撑固定,8根支架基础。方案二的布置方式为:每组支架支撑21块组件,组件按照纵向3行、横向7列的形式布置。一个组串由一个支架支撑固定,8根支架基础。
50M W p规模电站,方案一的全场组串数为9600组,方案二的全场组串数为10100组。
(2)优缺点对比。方案二的组串占地是方案一的96%,但方案二的方阵布置总占地比方案一多3%。从工程占地上考虑,方案二占地略多。
由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上部荷载基本相同,支架地锚系统用钢量基本相同。考虑到方案二的组串数比方案一多500串,经测算,全场支架地锚系统用钢量比方案一多2%。
方案一选用22块为一个组串,比方案二的组串多1块。从电气设备上考虑,方案二会相应增加电气设备的投资。
综上,可研布置方案推荐方案一为电池组串单元排列方式。
5.6.3 光伏阵列间排距设计
太阳能电池阵列布置必须考虑前后排的遮挡问题,一般的确定原则是:冬至日当天9:00~15:00之间时间段内,要保证阵列不会有阴影遮挡。
根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 B 50797—2012)中推荐的公式,计算如下:
式中 D——遮挡物距阵列的间距;
L——阵列倾斜面长度,取3.32m;
φ——当地纬度,取38.7°
β——阵列倾角,取34°。
经计算可得出曲阳光伏工程光伏阵列的前后排间距不小于3.44m。
鉴于场区东西向坡度为0~40%,南北向坡度为0~50%。考虑到山区不同的南北向坡度和东西向坡度,方阵中组串南北向间距为2~8m,东西向间距为0.2m。
5.6.4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曲阳光伏电站内共有215600块245W p多晶硅电池板,每22个电池板串为1组,共9800组,196组电池板组成1个1M W p方阵,全站共有50个1M W p方阵。每个1M W p方阵配12台16路和2台10路汇流箱,每组电池板最佳输出电压为665V,电池板组至汇流箱间采用1kV双芯光伏电缆连接,汇流箱至逆变器室直流配电柜采用1kV双芯光伏电缆连接,每个1MWp方阵通过14电缆分别引至逆变器室直流柜。每个1MWp方阵设2台汇流柜和2台逆变器,每个逆变器的交流额定输出电压为三相AC315V,50Hz,每2套500kW逆变器设置1座逆变器室,逆变器室布置在1MWp方阵中。2套逆变器经1台双分裂绕组组合式变压器升压至10kV。每台双分裂组合式变压器出1回10kV电缆,每5回10kV电缆出线为1组,汇经10kV电缆分支箱,最终以1回10kV架空线路,引至光伏电站内的110kV升压变电站10kV母线,经升压后采用110kV高压架空线路引至地方电力系统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