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区域模式对淮河流域未来气温、降水变化的预估
2.1 区域模式对淮河流域2010—2020年和2010—2050年气温变化的预估
在对区域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本节中我们分别将2010—2020年、2010—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多年平均值与1986—2005年的值相减,作为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21世纪初期、中期淮河流域的变化,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图2给出了区域模式模拟两种情景下2010—202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地面气温的变化分布。
从图2中可以看出,RCP4.5情景下,2011—2020年年平均气温都是增加的,升温值在流域东南部较高,数值在0.2℃以上,流域中部升温值相对较低,数值在0~0.1℃之间,其他大部分地区升温值在0.1~0.2℃之间。相对于年平均来说,冬、夏季气温的变化在大部分区域上是降低的,气温变化值呈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分布,最大降温值在-0.6℃以上。RCP8.5情景下,年平均和冬、夏季气温都将升高,升高值在冬季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夏季则与此相反,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平均变化值大都在0.3~0.5℃之间,其中流域南部相对较低,北部较高。
图3给出了区域模式模拟两种情景下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地面气温的变化分布。从图3中可以看出,RCP4.5情景下,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气温都是增加的。其中,年平均气温升高值相对较高,除流域南部小部分地区外,数值都在0.8~1.0℃之间;冬季气温的变化基本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数值从0.5℃以下增加到0.9℃以上;夏季气温的变化值相对较低,大部分区域的升温值都在0.4~0.6℃之间。RCP8.5情景下,2010—2050年升温值较RCP4.5情景明显要高。除冬季流域南部有小部分区域升温值在0.8℃以下外,其他区域升温值都在0.8℃以上,且年平均和冬、夏季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分布。相比较来看,年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最大,大部分地区升温值在1.0℃以上,冬季升温的南北梯度最大,数值由南部的0.8℃以下上升到北部区域的1.1℃以上,夏季升温值大都在0.8~1.1℃之间,升温相对较低。
图2 淮河流域2010—202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地面气温的变化(单位:℃)
图3 淮河流域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地面气温的变化(单位:℃)
2.2 区域模式对淮河流域2010—2020年和2010—2050年降水变化的预估
降水作为一个重要的气候变量,对经济、生态和人民生活等都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气温,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更大,其如何变化是大家更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图4给出了区域模式模拟两种情景下2010—202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分布。
从图4中可以看到,总体来说,RCP4.5情景下,未来2010—202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在整个流域上大都是增加的。其中,年平均降水的增加值相对较小,基本在10%~25%之间;冬季流域中部的变化较大,在25%~50%之间,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0%~25%之间;夏季整个流域的降水都将增加,其中东南部增加相对较小,在10%~25%之间,其他区域都在25%以上。RCP8.5情景下,年平均降水在整个流域上以增加或变化不大为主,其中增加值在5%~25%之间;冬季降水的变化除流域西部少部分地区为增加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以减少为主,减少值在流域北部较大,南部较小,减少最大值在-25%以上;夏季降水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其中流域南部和中北部增加较大,增加值在10%以上。与RCP4.5情景下降水变化相比,两者在变化分布及变化量级均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冬季。
图5给出了区域模式模拟两种情景下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分布。
从图5中可以看到,总体来说,RCP4.5情景下,未来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在整个流域上表现为增加或变化不大。其中,年平均降水的增加值基本在5%~25%之间;冬季降水的增加值相对较大,大都在10%以上;夏季整体来看流域东部降水变化不大,西部大都是增加的,增加值在5%~25%之间。RCP8.5情景下,年平均降水在整个流域上以变化不大为主,数值在±5%之间;冬季降水的变化大部分地区以增加为主,增加值一般在5%~25%之间;夏季降水的变化在流域东部表现为减少或变化不大,流域西部主要是增加的,增加值在5%~25%之间。两种情景相比,冬季降水变化的差异仍然相对较大。
图4 淮河流域2010—202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
图5 淮河流域2010—2050年年平均和冬、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