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近10年气象灾害特点

相较于过去50年,近10年来安徽省增暖趋势更显著,极端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加,尤其是沿淮淮北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全省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超过了100亿元,旱涝灾害损失占总损失的60%以上。其中,暴雨洪涝损失约占44%,旱灾损失约占19%(图4)。

img

图4 2001—2012年安徽省各类气象灾害占总灾害平均比重

2001年以来,安徽省极端降水频繁,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遭遇流域性大洪水;2008—2009年沿淮淮北秋冬季以及2010—2011年全省秋冬春三季相继遭遇干旱。2001—2012年,全省年平均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86×106hm2,受灾人口2901.1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32.5亿元。气象灾害损失年际波动大,以2003年和2008年灾损最重,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200亿元。近年来,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防灾减灾成效显著,近10年来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减轻。

(一)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是安徽省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主要由暴雨造成。暴雨多在汛期出现,一般6月下旬至7月大暴雨出现机会最多,多为梅雨暴雨,8月多台风暴雨。年平均暴雨量安徽省西南部最多,涉及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而淮北及江淮地区相对较少[图5(a)];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d,空间上呈现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暴雨发生频次最多。从受灾程度来看,由于沿淮淮北地区地势平坦,易形成洪涝灾害,受灾程度也最重,其次为江淮之间东部和沿江地区,江淮之间中部和江南受灾程度最轻[图5(b)]。

2001—2012年,全省年平均暴雨洪涝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0.96×106hm2,受灾人口1078.3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57.1亿元。暴雨洪涝损失情况年际波动大,以2002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灾损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40×106hm2,受灾人口超过1500万人。但近10年全省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明显减轻。

img

图5 安徽省年平均暴雨量及其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3年6月21日至7月22日沿淮淮北降水集中,累计平均降水量579mm,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多1.7倍,淮河、滁河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洪水,蒙洼、唐垛湖等9个行蓄洪区先后蓄洪,农作物受灾面积2.35×106hm2,直接经济损失156.22亿元。2007年淮河再次发生流域性洪水,6月19日至7月11日,淮河流域中南部雨量达300mm,淮河干流安徽段超过500mm,最大凤台为652mm。受强降水及上游客水影响,7月10日12时28分淮河王家坝水位29.48m,7月11日4时王家坝再次出现洪峰,水位达29.59m,超保证水位0.29m,与1954年最高水位持平。由于灾害预警措施到位,受灾程度较2003年明显减轻。

(二)干旱

干旱是安徽省常见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秋旱最多,夏旱次之,冬、春旱较少。以季节连旱最重,两季连旱较多,三季连旱和四季连旱则较少。大旱和特大旱年均为季节连旱或多季连旱。年气象干旱日数及干旱受灾程度均为自北向南递减,干旱受灾程度最重区域也位于淮北地区,江淮之间东北部次之,而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灾情最轻(图6)。干旱发生频率沿淮淮北大致为2~3年一遇,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为3~4年一遇。

img

图6 安徽省年平均气象干旱日数及其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1—2012年,全省年平均干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0.98×106hm2,受灾人口1050.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4.4亿元。干旱损失年际差异显著,以2001年、2009年、2011年灾损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50×106hm2,受灾人口超过1200万人。近10年全省因干旱造成的损失也明显减轻。

2001年安徽省遭遇特大干旱,3月1日至7月21日淮北及江淮之间累计雨量少于大旱的1978年同期,为1949年以来最少;夏季高温明显偏多,少雨高温导致库、塘、湖泊蓄水剧减,淮河干流王家坝、润河集分别断流9d、11d;长江安庆站8月8日水位为10.38m,为1972年以来的最低值。为保障淮南、蚌埠两城市供水,一度采取“弃农保城”应急措施。全省受灾面积3.36×106hm2,因灾死亡24人,减产粮食4.25×107t,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经历沿淮淮北秋冬连旱以及全省性春旱。全省无降水日数均在170d以上,其中沿淮淮北达200~221d,且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34~63d,直接经济损失47.69亿元,为2002年以来旱灾损失最重年份。

(三)低温冷冻害与雪灾

近10年来,安徽省低温冷冻害与雪灾造成的农作物受灾情况淮北北部、大别山区及沿江地区较重(图7)。

img

图7 安徽省低温冷冻害与雪灾造成的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安徽省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造成大面积雪灾。雪深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普遍超过35cm,其中9个市县超过40cm,岳西县石关八里岗105国道路边(海拔近900m)积雪深度竟达93cm。大别山区和江南出现大范围的冻雨天气,电线结冰直径普遍在10mm左右,最大黄山光明顶为61mm。与历史上大雪年的比较结果表明,2008年雨雪的持续时间达28d,超过1954年(持续16d)和1969年(持续16d)。综合来看,是安徽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灾情最重的降雪过程。雪灾造成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2.3亿元。

(四)强对流

近10年来,安徽省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减少趋势,但因经济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全省因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年平均为2.33×106hm2,占各类灾害的11%;年平均受灾人口320.34万人,占各类灾害的10%;年平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09亿元,占各类灾害的8%。风雹受灾程度最重区域位于淮北东部和江南东部,而江淮之间南部、大别山区和江南中南部受灾程度较轻(图8)。

img

图8 安徽省风雹造成的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

2009年6月安徽省先后出现3次强对流过程。6月3—5日,全省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冰雹和雷暴天气。其中,5日最强,有43个县(市)、228个乡镇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最大淮南潘集为35.9m/s,打破全省气象台站的历史纪录。大风影响范围之广、风力之大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所罕见。全省受灾人口482万人,因灾死亡25人,失踪3人,受伤215人;直接经济损失10.77亿元。2007年7月3日,天长市秦栏镇和仁和集镇出现F1级(风速33~50m/s)罕见龙卷风,导致5318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受伤98人;直接经济损失2899万元。

此外,安徽省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由于雷电防范意识不高,防雷措施不到位,近年来出现多起雷击事故,伤亡人员多为雷雨天气在外劳作的村民及务工人员。

(五)高温热害

安徽省晴热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夏季,以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最为集中。空间上呈南多北少分布,江南西南部为全省高温最多的地区。近10年来,高温热害发生频繁,其影响也越来越重。

2013年7月1日至8月18日,高温日数普遍超过25d,其中沿江江南为35~41d;极端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9℃,其中江淮之间西部和沿江江南有33个县(市)达40℃,沿江江南中东部超过41℃(最高为8月10日泾县达42.7℃);最长连续高温日数普遍达10d以上,其中皖东南为15~27d。高温诱发的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