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抗震及隔振分析原理与计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本章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0.

[2]胡聿贤.地震工程学[M].2版.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3]胡聿贤.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4]陈国兴.岩土地震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顾淦臣,沈长松,岑威军.土石坝地震工程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6]柳炳康,沈小璞.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7]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8]KramerSL.Geotechnicalearthquakeengineering[M].NewJersey:PrenticeHall,1995.

[9]DayR W.Geotechnicalearthquakeengineeringhandbook[M].New York:McGraw Hill,2001.[10]胡聿贤.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11]张新培.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非线性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李英民,刘立平.工程结构的设计地震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李荣建,邓亚虹.土工抗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