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我国迄今为止政策性强、投资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程序多、群众参与程度高的一项宏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范围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含县级单位)、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截至2010年,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15亿亩。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道路,它从调整土地利用方向,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入手,大力控制水土流失,减缓土地荒漠化危害,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惠及数千万农民群众,从而为一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一期工程从直观上来看建设成效显著,其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少了土壤侵蚀和风沙灾害、丰富了退耕还林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果业成效突出、农村结构趋于合理化等。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具体的好与坏,缺乏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关于对退耕工程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评估体系,如何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果,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科学、全面、系统地总结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国家林业局于2008—2012年决策启动了“中国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评价”和“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研究”,研究课题依据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布局、气候生态类型区特征和研究区典型代表性,在我国北方选择了黄土高原区、西部风沙区、北部农牧交错区、土石山地区四个生态类型区的10个重点示范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在我国南方选择了川鄂山地区、东南红壤丘陵区、云贵高原区、海岛丘陵区、淮阳丘陵区,五个生态类型区的10个重点示范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通过对县域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个评价,继而上升到大的类型区,从而总结出我国北方和南方两个大区域尺度的一个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评价,本书为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县域单元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部分,其发展与否,既关乎区域经济、微观尺度的发展,也对宏观尺度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走适合县情的发展路子,才能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评价以县域为单元的选择是极其重要和正确的。本书以吴起县为例,该县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典型县之一。本书试图通过对该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监测与评价,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的科学技术研究与调查评价,特别是对其生态效益和生态功能进行客观准确地监测与评价,不仅有利于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体系,及其宏观掌握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宏观决策水平等,并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修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县域的影响为主题,全书共分为16章。第1章为绪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背景、研究进展、研究意义、技术路线进行了介绍;第2章简要阐述了典型退耕还林县的基本特征;第3章对本书的试验设计与监测方法进行了说明;第4章介绍了研究区退耕还林区树种选择及典型配置模式;第5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第6~10章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土壤特征、水文效应、土壤侵蚀、碳储量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第11~14章对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县域生态、社会、经济影响的贡献率;第15章阐述了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第16章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后续发展思路举措。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工作,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全书由郭建英、李锦荣、孙保平、何京丽、王利兵等研究确定编写提纲,并负责全书的修改定稿。参加本书初稿撰写的有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吴起县林业局等单位的20余人。
专著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302、41301303、40901136、31400482)、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项目(MK2013J08)、国家林业局科技计划项目(2008ZD001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201004018)、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出版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感谢。本书的研究内容及出版得到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包小庆所长、魏永富、李和平、杨志勇和尹瑞平副所长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书籍和文献,特此感谢。同时本书的出版承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支持,编辑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群众参与度高的一项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难度较大,还有不少科学和实践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编写组历时2年,科学审慎地几易其稿、增删数次,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为方便印刷,本书中部分彩色图片(图名带∗号者)在正文中采用单色印刷,在正文后附上了四色印刷照片。
作者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