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拓展思考
摘要:2013年10月9日四校会聚于贵阳,拉开了“2013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活动的序幕,以中央美术美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4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近40余名师生,正式启动了民居调研课题。这是王铁教授和潘召楠教授等发起的旨在联合名校名师、推动设计教育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打破校际间壁垒、协同实地研究、邀请专家学者讲座、共同探索中国高等学校设计教育新路,是结合教改立项专题下的一次合作课程。对于参加此次试验课程的师生来说,不仅可以收获学业,还可以逃离学院藩篱,轻松地走进西江千户苗寨,实地采集调研少数民族民居环境与建筑素材,为研究设计,积累相关支撑素材,为教与学拓展研究有价值的进行探索。关键词:收获 视界 相互学习 潜移默化
一、收获新的视界
有意义的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的几十位同学和老师,在挣脱课堂羁绊的自然场景中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建立了相互了解,开阔视野的良好基础。师生们面对贵州自然的山川河流、动人的苗乡古寨,期盼着收获知识,收获情谊,更期盼着收获新的视界。
10天考察结束后,经过对素材的整理,四川美术学院参加课题的9名同学分别按计划提交了调研报告和实地作品,其中有直接抒发情感的现场描画的建筑与环境的速写写生,有充满理性考察的测量记录,有工整严谨的制图描绘,更有从方方面面感慨探问和梳理研究的思考论文,林林种种,十分丰富。成果显示出实验课题的价值,特别是王玉龙、雷淯茜同学的速写,用建筑绘画的手法将苗寨民居的丰富外观展现的活灵活现,技法熟练,造型准确,体现了良好的训练水平和艺术造诣;刘九伟以素描淡彩方式表现的建筑与环境小品的速写细腻而精致;赵青松的黑白速写富有动感和灵气,有些中国画的意境;孙晓同学在现场又是测量又是速写,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运用于课题设计;而同学的论文也是收获颇丰,有从专业角度关注苗寨和苗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特征、功能设置和隐含其中的文化信息的探讨研究信息,也有从社会形态、人的行为、旅游经济等方面关注苗寨全方位发展的价值思考,显示出师生在交流中,在真实环境里发现的问题、以及关注焦点的敏感与睿智。在这短短十几天时间中,形成了这样一批教学成果,以过去的经验来看,简直有些难以做到。“贵州民居实考”课题的圆满的成果,是对“中国高等学校专业设计调研实验教学课题”活动的价值是一个实在的肯定,活动展示出组织者对设计教学的责任和热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热爱。折射出在当下现实条件下只要目的,在没有尊重理性价值的社会风气之下,是非常独特而富有意义的学术探讨。
当然,从同学们的考察调研成果中,也不难看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涉及到我们此次派出学生的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当前面临的教与学的思考。
此次联合调研活动的考察地点是贵州省苗族聚集的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和青岩古镇,选点表现了活动策划的立脚点。正如课题计划中所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贵州不可抗拒的魅力,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史迹吸引着世人。”这两句话概括了环境设计的精髓——自然、文化。
在实验教学的价值方面,我认为环境设计在20多年的埋头苦干中结出了光怪陆离的硕果,由最初的“室内设计”蔓延到环境、景观、建筑、规划、家具、室内陈设艺术,甚至工业产品的设计,它好比一个包罗万象的箩筐,不问青红皂白地盛放了一切与我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有关无关的东西。而环境设计专业也在巨大市场的推动之下从艺术院校的应用艺术设计专业,在各种各样的大专院校落地生根,像“杰克的豆蔓”一样,迅速地爬满了每一个角落,看似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环境设计”真的如“杰克的豆蔓”那样可以蔓延通天吗?从现在蔓生在中国城乡大量的环境设计作品来看,这样的蔓延与我们的环境景象没有形成正比关系,倒是城市中时髦华丽的荒凉在蔓延,乡村中传统的破败荒凉在蔓延,人心中茫然失落的荒凉在蔓延。记得多年以前,一位教授在学术讲座上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景观设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大怪胎当道”。今天看来情形依然。
二、享受相互学习的乐趣
环境设计其实不像人们想象那样无边无际,虽然它是一个独立学科,可以涉及宽泛的外延,但其最为核心的内涵应该完整准确的去表达概念,并保持发展,那就是这个专业建立初始为其发展划划的“艺术边界”。设计研究应该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的问题,人与自然甚至可以是情感与环境的“发生器”,关注塑造民族的、秉性的“文化磁场”。在同学提交的调研成果作业中,画得熟练,专业技法上游刃有余的很多,出处在于环艺专业的记录表达方式溢于纸面,9位同学的表现技法大多相似甚至一样,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专业训练达到可以胜任现场记录和设计表达的目的,然而像王铁教授那样在实地进行写生却是凤毛麟角。回想一下,我的几个学生都是回校后根据现场的零星记录和照片整理绘制的,与出自现场的写生相去甚远,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各种陌生技法的折腾之中荡然无存。多数论文,则是不厌其烦地唠叨古人的村落选址多么的合理,环境协调得多么天衣无缝,天然材料的使用多么的炉火纯青,仿佛我们完全应该膜拜在这些隐匿深山的原始仙境面前,以它们为设计的范例和榜样(同学的论文很多持这样的观点)。其实,今天的设计早已把这些简单的道理变成了法则,只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宽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我们恰恰容易忘记暗藏于这些古老村落的历史和故事,容易忽略在那些今天显然已经落后的表象下所隐藏的文化信息。技术性的表象描述似乎更便于在临时急抓时解救思考的欠缺,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苗寨向我们叙述的难道只有这几条浅显的技术性内容?大凡试图以技术的合理性去解释那些神圣神秘的文化现象,定然会徒劳无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翻来覆去论证的浅显简单的合理性,对当今的设计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毫无帮助的。
环境设计的本源意图是环境的艺术设计,那么,理所当然应该在艺术上去感知和理解我们面对的世界,在文化的层面去认识传统村落的复杂特征,透过让游客止步于表象陶醉的景物背后,找到山间苗寨中隐匿的艺术符号和艺术语言。这,应该是本次设计调研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初衷,但愿在这种不断的努力尝试之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寻找方法论的过程中增加一条“由下而上”的设计教学途径,通过近距离接触具有符号性的传统环境样本,由经验的积累,感性的叠加,认识的升华而找到环境设计的恰当语言和表达方式。而不再限于向目标学习,向国外借鉴,不再直白裸露地制造更加华丽却又更加冷漠的环境。
三、潜移默化意义深远
在今年的“环境设计教育学年奖”年会上,我和清华大学的郑曙阳先生谈到了环境设计的“门槛”问题。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当然有着传统的技术门槛,进入者要通过多重关卡的测试,现在划归工科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也是参照这种标准来运转。设计教育有无工科技术“门槛”,究竟怎样更便于管理,更容易取得统一的判断标准,也许社会需要更容易被应试教育模范化后的方法,让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究竟环境设计的“门槛”在哪里呢?在高校扩大招生以后,有原来那点美术能力的专业考试“门槛”,已被各种各样的高考美术补习班完全突破了。从某种角度看,现在高考现象还是艺术类院校成了很多学业不好的学生上大学的近途。实践中证明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一个没有“门槛”的学科专业难以长期为继。环境设计专业既然归口于艺术设计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在满足艺术能力条件下设置有一定高度的科学“门槛”。目前招生考试中设置的“门槛”已经难以再发生作用,那么建立和完善的途径唯有借助于大学的实验教学过程,通过课程体系加强对艺术的关注与强调,使环境设计成为以艺术设计为主干的“知识学科”。否则,环境设计真的有危险成为“边缘化学科”的小专业。
感受“中国高等学校专业设计调研实验教学课题”在实践中已经开启了艺术设计最为必要的大戏,需要场景式、体验式、实验性及交流教学的窗口,提倡把艺术设计教育课堂设在现实场景中,而不是永远停止在教室或实验室里的不敢迈出第一步。联合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触动影响更是潜移默化和意义深远。目前,“实验教学课题”还在试验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拓展深入,研究对象和范围也会逐步延伸,相信会越来越得到认同,为环境设计教学回归“艺术”本质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思路。
曹莉梅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个人简历: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环艺学院陈设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1994年毕业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02年毕业与荷兰布尔玛国际花艺学院(北京分院)欧洲花艺班、研究生班;2008年荣获年度十佳配饰设计师称号。
个人陈述:对贵州民居的调查研究让我们反思很多。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印迹,在调研中我们有机会以另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参与这次考察活动,对于每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启迪和警示,未来无数城市和建筑的命运和我们相关。希望我们能以客观的心态真是的面对历史,不急功近利、不杀鸡取卵,好好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为数不多建筑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