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水利
桂林市中心城市环境水利规划设计
桂林市抓住山水名城的特点,在“水”字上做文章,对环城水系进行规划整治,兴建两江四湖工程,使漓江和桃花江的游船经船闸或升船机驶入中心城市的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增添山水城市的独特景观,形成了著名的“两江四湖”景区。笔者根据2000年以来在桂林进行该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工程实施工作,概要阐述两江四湖规划和通航设计中的主要成果,以及该工程对环境景观、人居环境和旅游的作用。这是水利工程服务城市环境的一项环境水利工程,也是21世纪水利工程的一项新课题。
1 引言
唐代诗人韩愈咏“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生动地刻画了桂林山水。人们又称桂林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笔者有感桂林还可称“城中有水,水中有城”。“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了五洲游客,为了充分展示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桂林市在1999年世纪之交之际,抓住山水城市的特点,在“水”字上做文章,提出水是城市之魂,水若不活,城市就没有生气,兴建了“桂林市中心城环城水系工程”,亦称“两江四湖工程”,即将漓江、桃花江与中心城市的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连接起来,使漓江和桃花江的游船通过船闸或升船机驶入四湖水域,形成独特的城中水上游乐景观,使桂林成为更具特色的山水城市。二期工程还可以沿桃花江向上发展,从各宾馆登上游船可以游览芦笛岩等处名胜,沿小东江经穿山再回到漓江,宁允河等水域也可利用起来,把水上游览延至整个市区。这项很有意义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一期工程,已建成为人们共享,其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桂林市环城水系平面简图
2 水环境规划整治
四湖(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为中心城市的内湖,环绕中心城市由北向南分布,为中心市区面积3.0km2的汇流区,与漓江、桃花江构成似“曰”字形状(图1)。在20世纪80年代,曾开凿了一条从城北郊的上南洲引漓江水入湖的7km引渠,由于设计和管理上的问题,引水量甚小,且受沿渠排污影响,达不到改善四湖水环境的目的,除木龙湖大部分被回填外,杉湖、榕湖和桂湖成了城市的雨污排放区,沉积物逐年增加,导致湖区富营养化严重,部分湖区出现污泥膨胀,水质在Ⅳ类以下。四个湖里的水位通常高于漓江和桃花江水位3~4m,地处休闲地段的榕湖水深仅1m,经典景观骝马山、老人山前的桂湖处于间歇干枯状态,仅杉湖里有些脚踏小舟供人游览,上述状况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面貌。此外,桃花江还存在水浅、水量不足、航道障碍和两岸建筑物破旧等问题,漓江也有枯水期水位偏低的潜在问题。要发展两江(漓江和桃花江)四湖水上游览,必须进行水环境全面规划整治,首先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重新实施引水入湖工程
如上所述,整治前的四湖是城市雨污排放区,随着排污量增大,其面貌与山水名城愈不协调,要改变此状况,除杜绝污水入湖外,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重新规划设计上南洲引水入湖工程,将引水入湖输水线路与农用水渠分开,入湖线路全部改为洞涵,设计引水流量1.35m3/s(保证率94%);后期还可通过工程措施,适当提高渠首引水位,增加引水量。2002年建成实现通水以来,已使湖区引水量得到保证,湖区水体4~7d可交换一次,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满足环境设计要求。
2.2 江湖连接点及其水位关系
根据江湖分布、城区景观、环境保护以及游船行驶等要求,确定两江与四湖的通航连接点分别设在木龙湖出口、榕湖出口(亦称春天湖出口)、杉湖出口和桃花江出口。通过水文水利计算和整治规划,各连接点的水位指标见表1。
工程建成以来,榕湖、杉湖水位由原来的147.70m左右升高至149.15m,提高水位1.45m,使湖里水深达到2.4~3.0m,除满足游船正常通航外,人居环境大大提升,城市更具亲水活力感,为桂林增添了一大亮点。
表1 江湖连接点的水位指标表
2.3 湖区排涝
四湖正常水位升高后,雨季调蓄容积减小,对湖区排涝问题,分别按自排和抽排两种标准考虑,四湖向漓江或桃花江自流排涝标准为50年一遇最大24h降雨径流;当桃花江或漓江洪水位高于湖区水位时,抽排标准为20年一遇江湖雨洪同期最大24h降雨径流。经水文水利计算确定50年一遇的自流排涝流量为20m3/s,排水口分别设在榕湖、杉湖出口;20年一遇雨洪同期抽排流量为12m3/s,排涝站设在春天湖出口船闸左侧,已见实效。
2.4 雨、污分流整治
整治前的四个湖区是城区的雨污汇流区,经规划整治,将原有的雨、污合流地下排水管道全部实现分流;污水排放口全部截流,杜绝入湖;生活、工业污水全部进入城区污水管网。雨水管分别就近流入江湖。上述工程是结合城区道路和地下管网改建综合整治完成,彻底消除了四湖水质污染源,使湖水清澈宜人,恢复昔日美景。
2.5 重建木龙湖景区
较长时间以来,木龙湖大部分湖区被回填建成民舍,截断了四湖北端与漓江的连接,根据市政府的提议,对木龙湖周边进行了拆迁扩湖,使木龙湖与叠彩山、老人山、临江宋代古城墙相呼应,再现历史文化景观。当游客由漓江乘船经升船机进入四湖首端的木龙湖时,宋代古建筑群和飞流而下的老人山瀑布尽收眼底,奇峰浮水、鸟语翠竹、有感如临仙境。
2.6 湖区清淤、防渗
据测量,桂湖、榕湖和杉湖的淤泥厚度为0.2~1.0m,富营养化严重,是水质恶化原因之一,湖底清淤势在必行。经综合比较,采用吸泥泵吸泥远距离管道输送方式清淤,把20万m3淤泥输送到郊外造地或作其他用途。
防渗重点是木龙湖,除查清湖区的土洞进行充填灌浆外,对该湖区采用土工织物铺盖防渗处理;对个别岩溶地段,采用灌浆和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的综合措施。榕湖和杉湖两岸有第四纪砂卵石层出露,沿岸采用浆砌料石固岸防渗,外置叠石造景,好似天然湖泊。
2.7 四湖内闭流带水体排放
受各湖区形态影响,在水体流动排换过程中,若干凹岸区会形成局部水体闭流或半闭流带,这些水域的水体排换能力较低,严重部位可能形成“死水带”,对水质和景观不利。经研究,在这些凹岸带采用管网排换,按要求的排换周期布置管网,直接排入漓江或桃花江;也可结合景观规划,布设一些喷泉游乐设施等,以消除闭流现象,全面达到四湖水体排换周期,满足水质景观要求。
2.8 障碍物拆除及沿岸建筑景观
要实现四湖通航、使游客饱览城中山水和景观,对有碍通航的9座桥梁进行了重建,对两岸有碍景观的20万m2建筑物拆除另建。新建的建筑除体现现代科技水平外,应与桂林山水文化和湖区空间尺度相协调。
2.9 岸边造型
除对原有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江湖堤岸进行整治外,为适应人们的亲水感,根据地形和环境,沿江湖岸边设有不同类型的亲水步道和亲水平台,供居民和游人散步游览。沿步道和平台的上方或下方设有不同形态的天然造型,更显天然景致。沿湖步道设有不同造型的亭阁、小品,供人们休闲和观赏,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兴奋点。
2.10 绿化和亮化
规划实施后的城市人行道至湖区水边距5~8m,其间分布岸墙、叠石、步道和亭阁等,各类花草、树木错落其中。分布的树种花木有一百多种,构成一个四季常青、百花争艳、水陆和谐的幽静环境。
在花木丛中配置了各色灯光,夜幕下的灯光更加把“两江四湖”点缀得格外亮丽多姿,优美宜人,游人无不赞扬。
3 通航设计
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通航建筑物设计要求具有安全性、舒适性、观赏性和快捷性,同时又要符合湖区容量、满足引水与船闸耗水量间的平衡条件,有别于一般江河通航建筑物设计,据此着重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3.1 标准游船舱位和尺寸确定
游船尺寸一般取决于载客舱位,合适的舱位除与旅游团队组成人数有关外,还与客流量密度及游客爱好等有关。参照国外经验,确定标准游船的载客舱位为43人,标准尺寸为 15m×3.7m×2.3m(长×宽×水线以上船高),设计吃水深0.5m,另外还配有一些小型游船。大小游船组合,平均每艘计算载客31.5人。
3.2 通航建筑物类型
根据各湖容量和引水入湖流量,若木龙湖、榕湖和杉湖出口均采用船闸连接,则存在水量不足和各湖区水体排放极不平衡的问题。结合三处连接点的空间、地形、景观条件以及考虑科普教育、激发游客兴奋点等因素,经综合判定,各连接点采用不同类型通航建筑物,即木龙湖为升船机(照片Z-9)、杉湖为单线船闸、春天湖为双线省水船闸(照片Z-1)、桃花江出口采用水下推升机(照片Z-8)等多样性通航建筑物。
3.3 各过船建筑物客流量分析
据桂林市1978年以来各主要公园景点的逐年游客量统计分析,过船建筑物设计客流量:近期(2015年)为2500人/d,远期可达3000人/d。
3.4 通航建筑物主要尺寸
根据客流量、游船舱位及其尺寸等分析,各通航建筑物主要尺寸见表2
表2 各过船建筑物主要尺寸
续表
注 表中有效长度为闸室或承船厢的有效长,春天湖船闸为双线船闸。
3.5 游船通过船闸时间
以快捷安全为原则确定游船过闸时间,取单向和双向一次过闸时间的平均值。
式中 T——游船一次过闸时间,min;
T1——游船单向一次过闸时间,min;
T2——游船双向一次过闸时间,min。
以杉湖船闸为例,T1=23.85min,T2=28.58min,由式(1)得T=19.1min。
3.6 客流量及日过闸次数
过船建筑物日平均客流量及日过闸次数分别按下式计算:
式中 P——过船建筑物日均客流量,人/d;
α——载客系数;
n——日均过闸次数,次;
R——每次过闸人数,人/次;
β——不均匀调度系数;
t——日运行小时,h。
以杉湖船闸为例,t=10h,T=19.1min,α=0.8,β=1.25,R=4×31.5=126人/次,由式(2)、式(3)得n=32 次,P=2580人/d>2500人/次,调整大小游船组合,远期也满足客运量要求。
3.7 船闸日平均耗水量
船闸日平均耗水量由船闸正常运行耗水量和闸、阀漏水量两部分组成,按下式计算
式中 Q——船闸日均耗水流量,m3/s;
v——次过闸耗水量,m3/次;
e——每米止水线上的单位漏水流量,当水头小于10m时,e=0.002m3/(s·m);
u——闸(阀)门边缘止水长度,m;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以杉湖船闸为例,v=1826m3/次;n=32次;e=0.002m3/(s·m);u=22.3m。按式(4)得Q=0.72m3/s。
同理,春天湖按省水船闸计算得Q=0.22m3/s。木龙湖升船机和象山过船设施基本上不存在耗水问题。榕湖(春天湖出口船闸)、杉湖出口船闸合计日平均计算耗水流量0.94m3/s,小于引水流量1.35m3/s,在满足通航条件下,剩余流量0.41m3/s可按表3进行水量重分配。
表3中榕湖西是指桂湖与榕湖汇口以西的榕湖湖区,计算中忽略了蒸发、降雨和地下水补给等因素,表中榕湖、杉湖出口流量可以互相调控达到平衡的条件,特别是当桃花江为枯水期时,可将春天湖船闸改为非省水运行,增大其出口流量,以改善桃花江通航条件。经合理分配后,四湖水体交换周期可较原拟10天换水一次缩短到平均4~7天一次,其中桂湖约2天可换水一次,可见四湖水质得到了改善,为桂林市中心城市水上游乐创造了很好的水环境
表3 四湖换水计算表
4 结语
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建成以来,使中心城市旧貌变新颜,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两江四湖景区壮丽多姿,迎来了更多游客,对桂林市旅游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有以下问题望在发展中解决。
(1)桃花江发源于临桂县及灵川县交界的中央岭,经临桂、灵川进入市郊,流域面积298km2,江长65km,下游市区段长19.1km,存在枯水期通航水量不足和污染问题,应抓紧进行全流域综合规划治理。当前可考虑加大上南洲引水入湖流量,补给桃花江市区段部分流量。
(2)应抓紧进行桃花江和小东江的开发整治工作,如在桃花江兴建徐家和肖家两座游览船闸,扩大水上游览区,将更显城在水中的特色环境。
(3)枯水期漓江也有流量严重不足、水浅滩裸的问题,应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兴建上游调节水库和科学管理调度,增大枯水期漓江流量,彻底改变市区和漓江的水环境。
原文刊于水利部《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