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兰古国与丝绸之路兴衰的环境因素
楼兰衰落的各种原因多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疆地区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地形闭塞,整个塔里木盆地内降雨稀少,水资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自第四纪以来,新疆地区在长期干旱的背景下,同时也伴随有冷暖干湿的气候变动,形成了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河流和绿洲是这里人类活动的地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人类文化单元,它们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对楼兰古环境变迁与古文化关系的分析,首先需要把握人类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同时需要在全球大的气候变化趋势下,分析区域气候变迁的过程以及空间地貌格局变化。罗布泊及周边流域环境变化对认识楼兰古环境变迁最为重要。
(1)古人类活动。
在罗布泊西侧的孔雀河三角洲地区许多地点都曾发现细石器,这些石器基本都是地表采集品,缺乏精确测定年龄,人们根据考古类型学推测它们的年代最早在距今1万~2万年前,综合已有的零散的考古资料,认为在罗布泊及周边流域,古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①10000~8000年以前,旧石器—新石器早期。②4000年以后,遗址更多地集中在4000年前后(如小河墓地、古墓沟墓地)和2000年前后(即汉唐时期的楼兰文化),3000年前后遗址相对缺乏,缺少5000~8000年期间的古人类遗址。
然而,对罗布泊西侧楼兰古城所处台地下伏地层的最新研究(图37)表明,该区顶部约4.7m厚的河湖相沉积物形成于距今约4000~7000年的全新世适宜期,其下存在一个侵蚀面,大致与中国北方普遍存在干旱事件对应。这套适宜期地层覆盖在另一套顶部年龄为大约距今1万年的河湖相地层之上。因此,在罗布泊西岸地区地表发现的石器不应早于距今4000年,更早的石器应该到周边更高的台地上寻找,这表明罗布泊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确定,同时说明在距今大约4000~7000多年的这个时期是罗布泊的丰水时期,罗布泊的湖面面积十分庞大,如果按楼兰当时刚被湖水淹没估算,湖泊面积大约为11900km2,湖水量为426.2亿m3,远大于楼兰时期。小河墓地的年龄为公元前2000—前1450年之间,大致相当于这次大湖期末期,可能正是由于湖水退缩,大量河湖湿地变成宜居场所,古人因此迁徙至此才形成了著名的小河文化。
(2)古环境记录。
绿洲是维持该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环境资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河流洪水几乎是维持绿洲发育的唯一水源,水源的盛衰和人类活动的程度,都会影响湖泊水文环境的变迁。从楼兰遗址佛塔和其他残存的植物类型看,红柳、胡杨和芦苇等为主要植物类型,说明当时已是生态相对脆弱的绿洲环境。
研究表明,距今7000年前后至4000年前后以及距今2000年前后,是湖水丰沛、相对淡化的时期,大致与古人类遗址集中时期对应。距今1300年以后,注滨河(古塔里木河)河水急剧减少,楼兰耕地灌溉用水出现短缺,导致粮食匮乏,当时的前凉政权不得不从楼兰退出驻军,最后导致了楼兰的最终消亡(图38)。
图37 楼兰佛塔剖面的第四纪河湖相黏土—粉沙沉积物(红色箭头指示黏土层,黑色三角和数字是光释光OSL测年点和年龄)
什么原因影响了进入湖泊水量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湖泊咸化?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的西域50国与北魏《水经注》记载的塔里木盆地古河流分布(图39),汉唐时期的注滨河(古塔里木河)分为南北两支。《水经注》记载,“南源导于阗南山,……自置北流,径于阗国西”,“南河又东径于阗国北”、“南河又东北径杆弥国北”、“南河又东径精绝国北”、“南河又东径且末国北,又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其水北流径且末南山,又北径旦未城西。”显然这里的阿耨达大水就是且末河。“且末河东北流径且未北,又流而左会南河,会流东逝,通为注滨河。”可见南河汇集了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牙通古孜河、安迪尔河、且末河等河流,这几条河流当时都是横穿盆地的河流,现在的车尔臣河当时还没有形成,且末河(即阿耨达大水)是北流汇入南河的。虽然南河的真实位置由于流沙覆盖现在还难以准确判断,但肯定存在,且位于北河以南,从地形高程判断,可能在图39所示位置。另外,在尉犁以东的南河位置既无史料准确记载,也缺少遥感影像证据,图39所画是推测位置。
然而这条曾经浩浩汤汤的南河现在已完全消失无影,这表明古楼兰之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河流水量大量减少,几条发源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都沦为了消失于沙漠腹地的短小河流,且末河变成了直接东流的车尔臣河,后者可能是最近约1500年来构造变动对河流的影响结果。由此看来,楼兰衰亡的自然背景,至少与塔里木盆地河流退缩、罗布泊湖泊萎缩的干旱过程是对应的,同时湖泊干旱、湖泊面积缩小,也为丝绸之路从罗布泊南部的开通提供了条件,因此,米兰垦区在楼兰衰亡之后相继而生。
除干旱加剧的自然背景外,人类活动可能也加剧了楼兰的衰亡。楼兰地区大量耕地的灌溉用水也加大了河水的消耗,致使罗布泊入湖水量进一步减少,在近2000年来整个气候逐渐趋于干旱的环境背景下,加快了罗布泊湖面收缩和湖水下降的速度,由此造成了罗布泊周边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导致楼兰最终走向衰亡。
综合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记录分析,有以下几点认识。
1)短期的气候温暖,冰川径流增加,淡水增加,湖泊扩大,可能适合人类生存。
2)长期持续的气候干旱,则导致湖泊干旱,人类迁移,楼兰古国和丝绸之路衰亡。
3)晚期交通路线的变化和兴衰可能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变化的综合反映。
4)楼兰古国的消亡,气候趋于干旱是决定性因素,但人类活动尤其是大量的农业灌溉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挤占了湖泊、河流的生态用水量,导致了楼兰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迫使耕地遗弃、人群迁徙,楼兰最终沦为不毛之地。
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将来更多的古环境、古人类、古气候、冰川、水文学的学者共同合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