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赵汝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序二

沈海清

2013年1月,新甫先生的《一代名医金子久》出版,要我写序,我曾推辞。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作为新甫先生的后学,更不能随便写了。但又恐却之不恭。写好后,尚心怀惴惴。这回,新甫先生又嘱我为《贤相赵汝愚》作序,惶恐之余,不敢再应允。儿童文学作家蒋风说:“离休后,不断有人为出书上门找我写序,使我感到十分为难。自知才疏学浅,不足以为人写序。”名家尚且如此,我辈又岂敢,后新甫先生又垂临敝室,仍说起作序一事,如再要推辞,就有“做作”之嫌了。

洲泉,古称洲钱,因“四周皆水,其中一地如钱”而名,典型的水乡风情,清代诗人阮元说:“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是湖州吴兴人,和洲泉是比邻,阮元的诗意应该和洲泉是同一区域的景致。

我自幼居洲泉,知小镇以“七十二只半浜”著称,小路都与河道并行,水远林深,沿水而行,一路观赏水乡风光,明明是对岸,一水之隔,却咫尺天涯。沿岸花丛叠叠,桑柳成荫,可谓树重水复,却又柳暗花明。明末清初诗人吴之振的《忆相洲旧里》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夹水花成岸,当门树作林。”

还有清嘉庆年间诗人吴曹麟的《语溪棹歌》云:“芙蓉洲畔长新荷,九曲横塘一鉴波。得似泮池开并蒂,与郎编入采莲歌。”

这几句诗足以证明水乡洲泉的风光景色是何等的幽静美丽了。

所以与其说地以人显,一代贤相赵汝愚,使洲泉熠熠生辉,倒不如说是钟灵毓秀的洲泉水土孕育了一代贤相。所谓地灵人杰,是也!

赵汝愚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赵汝愚得殿试第一,因赵宋有训,皇室不能居状元,于是被降为第三名探花,光宗时任吏部尚书,宁宗时擢右丞相,逝后赐谥“忠定”,追封“沂国公”“福王”“周王”。赵汝愚以人品高尚、为官清正为乡里所敬仰,故尊其出生地故巷为“生贤里”。

《贤相赵汝愚》叙述了康王南渡,金兵追击,赵氏相随护驾,择居洲钱,赵汝愚出世,在洲钱这块土地上成长,成为南宋三朝元老、一代贤相的经过。作者根据史实,以叙述为主,当然其中不乏虚构。因为大时代的舞台,要有细节来演绎。

大凡长篇巨著,描述的都是特定的时代,南宋时期,金人屡屡南侵,数代帝王懦弱昏庸,中原百姓惨遭强虏铁蹄践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赵汝愚出现了。

赵汝愚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当是策划“绍熙内禅”。绍熙五年(1194),太上皇孝宗薨逝,光宗向与父不和,称病不执丧礼。于是两宫隔绝,大臣累奏不复,迁延多日,朝野忧虑,左丞相留正称病他去,朝中官员几欲解散,人心更益浮动。赵汝愚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进宫疏通,又与工部尚书赵彦逾等密议,派知阁门事韩侂胄进宫禀请宪圣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并逼使重病不能理朝政的光宗逊位,拥皇子嘉王赵扩即帝位。嘉王固辞不受,赵汝愚以“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相劝,于是嘉王即位,是为宁宗,改年号为庆元。命赵汝愚兼代参知政事,特进右丞相、枢密使。赵汝愚推辞不就,并请召还留正,使续居相位,又举荐大儒朱熹入朝;召回出走之官员,以安定朝政。留正还朝后,赵汝愚自请免兼职,改任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宁宗不允,遂与留正同心辅政。为南宋的延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历史上的赵汝愚学务实用,他常以司马光、范仲淹等自许,为人耿直,著作颇丰,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全宋诗》录其诗八首。

赵汝愚最后窘迫客死衡州,其结局可以说是悲惨的,这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必然。

“事亲孝,事君忠,居官廉,忧国爱民,出于天性。”这是后人对赵汝愚最贴切的评价了。

《贤相赵汝愚》作为长篇,体载又介于纪实和小说之间,人物众多,线条繁杂。所谓纪实,主要人物必须真实,历史上确有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情节的想象。而情节曲折又为通俗小说第一要点,这在写法上就有了“矛盾”。新甫先生不是专业作家,平时擅长小戏、曲艺,但纵观《贤相赵汝愚》全书,人物各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故事前后呼应,情节上下连贯,在人物描写和故事发展的把握上恰到好处。

赵汝愚生活于800多年前的南宋,而且在洲泉住的时间不长,后人对于其生平细节知之甚少。这就要靠作者从残编断简的故纸堆中寻找写作素材了。当然,洋洋二十多万字,仅靠一些资料是不能成篇的,这就要靠作者根据“资料”进行创作。

资料是“死”的,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活”的。所谓“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离不开人物,当然要“活”的人物。

一般文人,人们只知其治国辅政之能,却不知其从戎戍边之威。其实,两宋出过不少文武双全的读书人,如范仲淹、陆游、沈晦,他们不但有盖世文才,还有超群武略,赵汝愚亦然,宋孝宗曾赞扬他“文武全才”。新甫先生更是把赵汝愚的文治武功描述得淋漓尽致。

《贤相赵汝愚》中赵汝愚的人物形象可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如:绍熙内禅,赵汝愚当机立断,联络朝中大臣,请出太皇太后,及时更换新帝,可谓力挽狂澜;知福州,赵汝愚微服出访,将鱼肉乡民的恶霸绳之以法;知成都,赵汝愚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巧妙出兵,将反叛之敌各个击破。无论是居朝中为尚书为丞相,还是戍边关为将军为元帅,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在对赵汝愚正直、宽容、忠君、爱民的描述过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权势、襟怀坦荡,但对朝中现实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

赵氏夫人李玉莲,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她协助夫君,既会吟诗作文、相夫教子,又能横枪跃马、驰骋疆场,既持内又主外,凸显出一位慧心灵性的贤内助的丰满形象。

对于几位皇帝,作者运用笔墨也恰如其分:如宋高宗,安于残山剩水,畏敌如虎,亲信奸人佞臣,迫害忠良;如宋孝宗,虽然有心中兴,但无奈意广才疏;如宋光宗,惧内怯外,荒诞怪异;对理宗、度宗,也将他们的腐败孱弱、无所作为又唯我独尊描绘得惟妙惟肖。

韩侂胄,是作为反面人物来写的,作者通过故事细节,把韩侂胄倚仗权势、小人得志、妒贤嫉能、飞扬跋扈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长篇小说,无论是纯文学的,还是通俗的,都要遵循写作规律,如谋篇布局、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事件延伸……都有一定的要求,作者除了具备娴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功底,还需要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更需要渊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当然还需要满腔的创作激情。无疑,《贤相赵汝愚》全书,文理俱惬,有如行云流水,作者把各方面都描述得非常流畅又合情合理。

数年磨一剑。《贤相赵汝愚》的出版,可喜可贺!同时,对挖掘桐乡地方名人和宣传洲泉地方文化,无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自知才疏学浅,泛泛而谈而已,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新甫先生见谅。

2020年2月于梧桐楼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新故事专委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