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王国史(华文全球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哥特人与君士坦丁大帝的战争

精彩看点

哥特人在达契亚行省——打破长期以来的和平局面——胜利女神眷顾的君士坦丁大帝——格贝里克与汪达尔人

在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和平相处的五十年里,哥特人的历史是一片空白的。这一时期的哥特人历史没有任何编年记载,哪怕是哥特人的某位首领的名讳,抑或是一个简简单单、无论真实或荒诞的逸闻。或许,历史学家们对于这五十年历史的集体缄默也没有让我们错过关键的信息,因为一个荒蛮民族的故事除了战争及迁徙值得记录,并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成分。然而,我们想知道哥特人与本土的达契亚人是在怎样的条约下共处,因为有充足的证据显示,并非所有的达契亚人都应奥勒良的邀请迁往默西亚行省,有些达契亚人选择了继续居住在自己古老的家园,接受哥特人的统治。我们可以猜想达契亚人并没有沦为奴隶,而哥特人则学会了尊敬邻邦的先进文明。久而久之,原住的达契亚人与后来定居的哥特人逐渐融合成一个族群。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我们便能够理解历史记录中没有这五十年的痕迹的原因,就如同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6世纪的哥特史学家们一提到古达契亚的英雄及圣贤,便会联想到哥特先辈们的荣光。

然而,如果我们认为达契亚行省是当时唯一被哥特人占据的地方,那就大错特错了。269年,虽然有大批哥特人沿黑海北岸返回了原住地,但仍然有众多哥特人留守了下来。至于俄罗斯南部的哥特人是否也与奥勒良签订了和平条约,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这平静的五十年中,俄罗斯南部的哥特人一直按兵不动,从未意欲对罗马帝国发动任何攻击。达契亚行省的哥特人和位于东部的本族同胞分别以古老的名称“维斯哥特”与“奥托哥特”来区分。虽然命名方式相同,但达契亚行省的哥特人和达契亚行省东部的哥特人究竟分别与早期的维斯哥特人及奥托哥特人有怎样的血亲关系,我们不得而知。奥托哥特人似乎是建立了一个联合国家,而维斯哥特人则独立于奥托哥特人之外,分散而居,没有一个共同的首领,成了受不同首领指挥的独立部落。

在这五十年中,哥特人没有发生什么事情,生活风平浪静,而罗马帝国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在这五十年中,罗马由几任能力卓越的皇帝统治,其中有一位尤其出类拔萃。他就是戴克里先。在位期间,戴克里先改革政府,其具体做法我们不再赘述。至于罗马帝国内战、罗马人陷入与法兰克人及其他族群的斗争等,我们也不再详细解说。

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大帝

当哥特人最终打破与罗马帝国维持的长期的和平状态时,罗马帝国正处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之下。君士坦丁大帝采取的两项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立为罗马帝国国教,同时将首都从罗马迁往君士坦丁堡。我们需谨记,帝国虽然仍称作罗马帝国,但罗马帝国自古以来以之命名的首都罗马城现在已经变成了屈居第二的城市。

322年,哥特人与君士坦丁大帝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冲突。323年,君士坦丁大帝大败共治帝国的对手李锡尼,继而成为罗马帝国的独裁统治者。维斯哥特人与奥托哥特人组建了一支有远东斯拉夫人加盟的联合军队。在首领阿利夸卡(也称阿尔瓦卡尔斯)的指挥下,这支联合军队对多瑙河南部的罗马行省发动了攻击。君士坦丁大帝在三场战役中接连获胜,连败哥特军队,迫使哥特人投降。君士坦丁大帝授意给哥特人一些优惠条款作为投降条件。后来的事实证明,君士坦丁大帝当时的决定是明智的。因为在32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亚得里亚堡此处并非众所周知的“亚得里亚堡战役”,后者发生于378年。——译者注与李锡尼背水一战时,受到了阿利夸卡麾下军队的支援。据说当时哥特援军由四万人组成。

李锡尼

亚得里亚堡战役

然而,331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战场上与哥特人狭路相逢。当时,具体人数不详的汪达尔人大约居住在今天的匈牙利西部区域。该区域以底比斯河即现在的蒂萨河,是欧洲中、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几乎纵贯匈牙利全境。——译者注为界,河两侧分别为汪达尔人和哥特人的领地。汪达尔人与哥特人纷争不断。之后,哥特人以绝对优势侵袭了汪达尔人的领土。汪达尔人转而向君士坦丁大帝求助。听了汪达尔人的哭诉后,君士坦丁大帝亲自率军,准备严惩侵略者哥特人。得知君士坦丁大帝大兵将至,哥特人在两个首领阿瑞里克和奥里克的带领下迅速渡过多瑙河,一路马不停蹄,前去迎战罗马帝国军队。在双方的第一次交战中,君士坦丁大帝惨败。这也是君士坦丁大帝戎马生涯中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但在接下来的战役中,罗马帝国军队取得节节胜利。曾经因不敌哥特人而沦为阶下囚的居住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希腊人的后代终于等到了向曾经侵略自己的宿敌哥特人报仇雪恨的机会,因此无不纷纷上阵,帮助君士坦丁大帝攻打哥特人。哥特人颓然败北,便倾向于向罗马帝国乞和。君士坦丁大帝的政策一向都是通过友好手段与手下败将化敌为友,至少在对付荒蛮民族时都是如此。哥特国王和贵族收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慷慨赠送的礼物及尊崇的荣誉。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双方再次达成盟约。为了确保哥特人不背叛约定,哥特国王阿瑞里克须将长子作为人质交给君士坦丁大帝。

自此之后,天下太平。哥特人在超过三十年的时间里未对罗马帝国有过任何侵扰,却在其他战场上夺取了事关重大的胜利。阿瑞里克去世后,民众选举了出身于另一家族的一位新首领格贝里克。格贝里克是盛名卓著的英雄家族的后代。虽然我们对格贝里克的父亲希尔德里克、祖父奥维德及曾祖父尼达达均一无所知,但从约旦尼斯的描述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格贝里克祖辈们的大名和事迹在当时古老的哥特民谣中广为传颂。格贝里克下定决心要完成前辈没有完成的使命,即驱逐汪达尔人。君士坦丁大帝没有再次阻止,而是默许了格贝里克的想法,因为汪达尔人不仅不思感恩当年罗马帝国的恩泽,反而攻击掠夺罗马帝国的行省。在爆发于玛洛什河推测为现在的穆列什河,属于前文中提及的底比斯河左岸的大支流,流经匈牙利境内时注入蒂萨河,但河流大部分流域处于罗马尼亚境内。——译者注河畔的一场战役中,汪达尔人首领威斯玛去世,汪达尔人溃不成军、血流成河。战败的汪达尔人再次向君士坦丁大帝求助。君士坦丁大帝批准汪达尔人居住在潘诺尼亚行省及罗马帝国的其他一些地方。哥特人则占据了汪达尔人遗留下来的土地。此后,哥特人的领地西面也不再有任何敌对势力。很快,哥特人开始打起准备进攻东面邻邦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