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迪奥·阿巴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听友俱乐部

我们梦想周游世界,

但世界岂不就在我们心里?

我们无法探知自己灵魂深处,

自有秘径通向其中。

——诺瓦利斯

同浪漫诗人诺瓦利斯一起,前往声音的深处!音乐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喜好赏诗读书,一生与动静的奥秘结缘,而理由却朴实得多:“音乐对我而言意味什么?一切。即便是不爱音乐之人,不识音乐之人,都能从中获得帮助。因为音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音乐的痴迷从小就是阿巴多生命中最重要和最“美妙”的事情。他希望音乐家始终忠实于乐谱、“满怀热忱地演奏”。因为罗伯特·舒曼早已提到:“丧失激情,艺术将乏善可陈。”随着年岁渐长,阿巴多愈加擅长以音乐感化人,这不仅为他赢得艺术家和普罗大众的尊敬,继而还有钦佩和好感。

这就引发一些有意思的事了,比如乐迷们成立了阿巴多之友漫游协会——一个公开注册名为“阿巴多人漫游俱乐部”(CAI)的社团,并半开玩笑地用了阿巴多喜爱的意大利阿尔卑斯登山之友协会的同名缩写(CAI)。“阿巴多人”自诩为指挥家的坚实后盾,无论他在维也纳、柏林、慕尼黑或琉森任职的时光,还是在罗马和米兰指挥演出的岁月。他们一路跟随奔赴加拉加斯、纽约、东京和北京观演。中场休息时他们随处可见,无一不脸上熠熠放光,满腹音乐经纶。对“阿巴多人”来说,单纯听唱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追求的是身临其境,亲耳聆听阿巴多的指挥,亲身感受阿巴多的所闻,只有追现场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熟知关于艺术和阿巴多生活的一切,比如他排斥所谓“大师”、“明星指挥家”之类的名头,他们甚至清楚阿巴多的日程安排。

阿巴多人漫游俱乐部由米兰人阿提利亚·茱莉亚尼于1968年在阿巴多故乡米兰成立,后于1995年以法律协会身份进入公共视野。协会成员约400人,来自12个国家。建会初衷源于1968年12月7日那个夜晚,18岁的阿提利亚·茱莉亚尼观看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该年演出季的首演剧目——正是时年35岁的阿巴多指挥的席勒同名剧作、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自此这位年轻女士和斯卡拉歌剧院年轻的指挥家结缘,她从阿巴多身上体会到朱塞佩·威尔第的戏剧艺术:“这个人对待音乐与众不同……霎时间音乐不再只是华美的咏叹调,而是它的社会教化。对我而言简直是豁然开朗!从那时候我就建立听友俱乐部了。”

这个俱乐部持续了四十多年。克劳迪奥·阿巴多于2014年1月20日逝世后,漫游的“阿巴多人”不得不停止追随的步伐。俱乐部在其主页上公告称,“曾被克劳迪奥·阿巴多无比珍视的倡议和项目,将以他的名义继续下去”。目前,这些项目由驻博洛尼亚的“莫扎特14”协会照管,协会自称为“阿巴多社会和教育项目的自然延续”,主席正是阿巴多的女儿亚历桑德拉。这些音乐项目由阿巴多生前倡议设立,主要在医院、监狱、学校及少管所开展,且均以大众耳熟能详的歌剧角色命名,如塔米诺(男高音,《魔笛》)、帕帕盖诺(男中音,《魔笛》)、雷波莱罗(《唐乔瓦尼》)。作家罗伯特·萨维亚诺认为,这正体现了阿巴多非常重视音乐所具有的的社会性潜力,“遇见克劳迪奥·阿巴多,就是遇见一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