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16
如何应对恐惧情绪?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无法尽情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便现在工作稳定、吃喝不愁、双亲健在、知己两三,按理说已经拥有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美好,却因为无法预测和掌控未来,内心依旧隐隐有些担忧。
引起自身不安的缘由因人而异,我们无法窥见,但是我们可以追溯最初这种恐惧感产生的源头。恐惧反应是由位于人脑深部的杏仁核(amygdala)[1] 控制的。该区域掌管着与情绪相关的一切脑部活动,能够预先感知威胁并迅速躲避,也可以说是具有一种预知的能力。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都能够领悟这样一个智慧:敌人来袭时,如果自身动作幅度过大,就会被敌人发现,随时可能将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因此,察觉到威胁时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恐惧反应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冻结行为”(freezing)[2] ,身体会因为恐惧而无法动弹。研究人员经常会用小白鼠做实验,观察其冻结反应。
研究表明小白鼠在受到惊吓后基本上都会出现冻结反应。可以说小白鼠是有一定智慧的,知道定住不动对自己更有利。但问题是,人类有更高级的智慧,遇到危险时完全可以求助于他人,甚至是向全社会寻求支援,所以即便感到恐惧,按理说也会有很多能够保护自己的办法。
可是我们往往会因为害怕什么都不敢尝试,人类的反应竟与小白鼠相差无几,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恐惧本身就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情感,是人的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同时也是提示我们危险即将来临的一种预警信号。小白鼠无法预知10年后的事情,而人类却可以做到。如果有10年的时间,就会有很多可以应对的办法,更何况这种恐惧最终是否会变为现实还是个未知数,根本没有必要现在就自己吓唬自己。
其实,勇于尝试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即使失败了,那也是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失败未尝不是一次绝佳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通过不断试错(try and error),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去应对当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对未来感到不安而畏缩不前,也就永远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比如,第一次滑雪的人站在滑雪场上时,内心肯定很忐忑。当看到陡峭的斜坡也许不由得会想“摔倒的话一定很疼”,因而越想越害怕。但是,如果一直在上面站着不敢往下滑,不但学不会滑雪,整个人都会冻僵。其实,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经过无数次尝试之后慢慢也就学会了,如果不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无法掌握滑雪的要领。
有人认为一切的恐惧都源于自己的幻想。的确,所谓幻想,原本就是某种情绪的形象化表达。从大脑运作机制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先产生情绪,然后再以幻想的形式出现。比如,有的人只要看到芒草摇动,就会认为“有鬼”。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其实是因为人们先有了恐惧这种情绪,然后把这种恐惧想象成是鬼怪在作祟。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幻想,或大或小。觉得自己最近诸事不顺的人,也许心里会想:“今后会不会也一直这么不顺?”“为什么命运总是对我这么不公平?”
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是人的一个特性。小说家或许能够借此创造出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要被内心的恐惧所打倒,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
恐惧,并不是让人束手无策的情绪。正因为有了恐惧,我们才会想要努力战胜恐惧。恐惧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我们可以借助恐惧的力量打开成功人生的通道。
比如漫画家手冢治虫[3] 先生,在日本动漫界的地位和声望无人企及,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个人,晚年时在看到新锐漫画家的作品后,受到了新风格的冲击竟开始感到不安,也会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年轻人超越。
我相信,正是因为他心知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一生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其实,感觉不到恐惧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正因为有了不安和恐惧,人们才会更加努力。切记千万不要被其所支配,聪明的人会把它当作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
因为害怕,所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