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环境壁垒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技术—环境壁垒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在关税不断削减、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小的背景下,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关税措施和配额等非关税措施不同,技术—环境壁垒是一种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手段,它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提法上的巧妙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以及手段上的隐蔽性,因此被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广为采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安全与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新的技术—环境壁垒将不断产生和更新,因此技术—环境壁垒将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和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只要企业遭受到国外的技术—环境壁垒,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这些技术—环境壁垒来自企业出口的重点地区,企业将为此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因此,跨越这些壁垒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这种跨越也必将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从理论上系统研究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影响效应,探讨企业跨越进口国不同性质的技术—环境壁垒的战略选择等,这不仅是经济理论界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本书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展开研究的。本书在对技术—环境壁垒的定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同时,利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数据,从总体影响、国别分布、贸易损失、引致的新增成本和遭受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另外,还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通过构造技术—环境壁垒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传导路径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遵循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势必要求出口国企业支付额外的附加成本,而这些附加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从而使其国际竞争力下降;技术创新是出口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必然选择,而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使企业通过“创新补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使企业通过“先动优势”获得成本优势,同时还能够使企业通过创立国际标准获得市场控制权。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从而能够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第二,分析了技术—环境壁垒的引致成本及其产生机制,探讨了技术—环境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遵循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所带来的出口国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下降;数量控制机制则主要表现为:在短期内,遵循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可能会使出口国企业的出口量下降;而在中长期内,企业的出口量则可能逐渐恢复,甚至会大幅度增加。

第三,通过建构动力机制模型,探讨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及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口国设置技术—环境壁垒的动机:当进口国所设置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主要反映了进口国的技术水平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就是说,这些标准是合理的,那么,随着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的提高,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会增强;相反,当进口国设置技术—环境壁垒是出于狭隘的贸易保护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些标准过于苛刻或者带有歧视性,那么,由技术—环境壁垒所引致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会消失。

第四,利用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条件下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份额与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呈正向关系;产品的初始质量水平与进口国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对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呈负向关系;创新成本对贸易壁垒的敏感度系数与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呈负向关系。

第五,利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分析了技术—环境壁垒对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同以及能使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内部化程度不同的两类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影响效应。在技术—环境壁垒条件下,技术创新会对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价格水平和利润水平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口国企业能使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内部化程度的高低和出口国企业原有的技术水平与达到进口国新质量标准所需的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的大小。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价格水平和利润水平与其能使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内部化的程度呈正向关系。而与其原有技术水平与达到进口国新质量标准所需的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呈反向关系。

第六,利用中国打火机企业应对CR法案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遵循CR法案增加了中国打火机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产品的出口价格,削弱了其价格竞争优势;同时,突破CR法案的技术创新又使打火机企业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