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日本文化酌心地图——我的京都浮浪记
今天,京都差不多已经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其符号意义的形成,是漫长的历史沿革的结果,但未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演进的结果,其内涵其实包含了出于不同意愿的人为的建构。但不管怎么说,相比较日本其他的任何地方,京都确实更具有这样的一个符号意义,这是因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它是日本公家(宫廷贵族)文化、武家文化、寺院文化与庶民文化的最大的一个集合体,或者说,京都是集中汇聚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最典型的一个场域。自平安建都以来,因屡屡发生的政治动乱、兵燹、地震、水灾,尤其是破坏力极大的火灾,京都的有形遗存大部分都已灰飞烟灭,19世纪中期之前的古建筑可谓寥若晨星。但它作为一个古都的文化脉络从来没有断裂过,因为以此地为生活场域的人们生生不息的日常经营,这一脉络一直以各种形式被延承了下来,以日本或“大和”为标记的文化,在此地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虽然受到了近代西洋文明的强劲荡涤,命脉依然盘根错节、绵延相续,并试图在汲取新的养分后以改良的新姿态重新伸展起来。这与中国曾经的古都洛阳和汴梁(开封)形成了一个对比。西安因为靠了后来大量出土的秦汉隋唐的文物以及早年帝王的大批陵寝,还多少可以让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脉搏,而洛阳、汴梁,在唐宋以后,被长期抛掷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以至于到了今天,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除了洛阳郊外残破的龙门石窟,几乎都褪尽了往日的浮华,如今走遍整个城市,汉魏唐宋的文脉也只是依稀可见。
下篇的主标题,来自和田博文教授编著的日文图书《巴黎:近代日本人的心像地图》,这本书主要探寻近代日本人(尤其是文化人)在巴黎的足迹。其实“心像地图”的说法不仅对中国读者很陌生,在日语中也不是一个常用词。这里姑且用来表示对日本文化的一种心灵或精神上的探寻吧。这一部分,主要是记录我个人在京都的各种文化体验,副标题本来想借用日本女作家林芙美子的自传体小说《放浪记》的标题,后觉得“放浪”一词在中文的语境中似乎太放肆了,往往会与“放浪形骸”联系在一起,而我的体验还完全未能企及如此潇洒的境地,于是改为“浮浪记”。其实“浮浪”一词在中文中也多有贬义,而日文中则几乎没有(当然也没有任何的褒义),那么,就取日文中的浮浪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