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从孩子看图说话 写话谈起(二)
本节重点谈一下看图写话的主要途径。
一、以教材为凭借,诱导学生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
字词卡片教学。在教学新课文时,在学生读准字音、弄清词意的基础上,用上新字、新词说话。如学到“秋天“一词,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天气怎样?秋天里有什么花?有哪些果实成熟、收获?等等。引导学生由学到的词联想到与它有关系的事或物,把它们联系起来说,并把听、说的话写下来,如“田野里的花很多,树也很多。““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秋天到了,苹果熟了。“从而达到说和写的目的。
音像教学。利用录像、投影、课件等媒体手段生动形象的优势,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浅显易懂、优美风趣的音像节目,让学生去观察、品味和欣赏,然后畅所欲言,述说内容或发表感想。一年级重点选择短小的童话故事和一些自然知识、动物趣闻、植物常识、科普知识;二年级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动物世界、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和英雄故事,介绍一些祖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风士人情、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和历史系列片等等。要在学生充分看懂、听懂的基础上,把说写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及认识能力,自由地发挥、各抒己见,抒发情感。随着情节或图景的变化,学生们的情绪也在变化。有时欢笑,有时雀跃,有时叹息,有时激动得站起来,有时平心静气地看得入神。在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学生的说、写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图画和实物教学。让学生观察图画与实物,以获取形象性的感知,进而学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和写话训练。看图学文是让学生从看图入手,由看图到学文、图文对照,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图学文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第一,从指导学生观察入手。如《骄傲的孔雀》每幅图表现故事的一个情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逐图进行观察,抓住孔雀神态的变化,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样?再让学生把观察到的说出来、写下来。第二,从理解词语和句子入手。如《黄山奇石》第三自然段说“翻滚“的云海,可以对画面上云海的翻滚形态进行观察,再引导学生同日常对云的观察以及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思考,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说句子的训练。实物的教学,本着简易、直观、方便的原则,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展示一些实物,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根据实物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可介绍实物的来历,可说实物的样子,也可以说实物的色彩与用途。如看到一盆开放的月季花。说“月季花真美。““月季花开了。““一朵鲜红的月季花“等。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自由表达,教师重在指导说话准确、明白。图画和实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说写能力。
剪贴画是让孩子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画,贴在练习本上,在我们的引导下观察,说话、写话。画片的选择要由简到繁,由静到动。说写话训练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围绕一个中心说写一段话。第一,让孩子剪贴简单的画片,说写简单的句子。如剪贴浮水的鸭子,从说写“这是鸭子“到“一群鸭子在小河里浮水,它们玩得多开心啊!“由简单的观察,到加上合理的想象,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就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二,让孩子把最喜欢的事物、人物和景物的图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然后观察、想象: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三,剪贴组合画面,进行段的训练。即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剪贴的几个静态事物,有机的组合成动态画面,然后根据画面的内容,对画面进行补充,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画,写一段话。通过剪贴画的训练,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借助于这种想象,发展了孩子的语言。小游戏和小制作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说写兴趣,调动孩子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培养孩子说写能力。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分组进行,每个同学把自己所做的活动说一说,写一写。每逢节假日或父母、教师、同学生日,要求孩子自制贺卡,不仅在卡上画图,而且写几句祝贺或祝福的话。通过这些活动,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从小懂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训练孩子画、说、写的能力,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
三、以家庭、学校生活为背景,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人、事、情、景,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培养孩子的观察、思维和说写能力。比如:让孩子先观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脸,不仅要观察他们脸型的不同,爷爷、爸爸多是“国”字脸、“由”字脸,而奶奶、妈妈可能是“申”字脸或“甲”字脸。还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变化--喜、怒、哀、乐、愁、哭等。然后再让孩子对每一个人写几句话,这样既增强家庭之间的温馨,让孩子体现到家庭俄温暖和关爱,更能锻炼说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