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谱法
在我们开始了解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点之前,有必要对现今圣咏书所使用的记谱体系稍作解释。确实,这种方形记谱法[square notation]是非常适合素歌的,因为它是一种完全发展成熟的记谱体系。这种记谱只要稍加练习就能熟练释读,是迄今为止最适用的记录素歌曲目的形式。
为了真正理解这种素歌记谱法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简要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发展脉络。最早的供合唱队所用的手抄本只含有歌词,所有的曲调都须内心默记并且凭记忆演唱。而随着圣咏曲目的与日俱增,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的任务。为了减轻歌手的负担,人们所作的第一步是在圣咏歌词上记写各种指示符号。这些符号,也被称为纽姆[neumes],很明显是从指示声调起伏语音记号发展而来的。指示较高音的(/)是“维尔加”[virga,本意为“棍棒”],但指示较低音的符号(\)被简化为了一条短横线或一点(-或·),被称为punctum[“庞克图姆”,本意为“点”]。当在一个歌词音节上有几个音符要唱时,就将几个单独的符号组合成二音或三音的纽姆。在最古老的抄本中可发现为了便于书写而使用的圆形书体的纽姆记号:
超过三个音符的复合纽姆仍然可被记写;但如果某一音节上有四个或五个及以上的音符,一般会将其记写为两个或以上的分开的纽姆。此外,还有许多用来指示歌唱时特殊处理法的专用纽姆记号(参见第62页表3)。
一部十一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写成的《波洛涅升阶经集》[Bolognese Gradual]中的基督升天节的进台经,采用没有谱表、无明确音高的纽姆符号
纽姆记谱体系的发展似乎不早于公元八世纪,但到了九世纪就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欧洲各地和各个宗教中心都培育出了不同书写风格的纽姆符号,因而有可能据此较为精确地断定一本纽姆抄本的来源地。[1]不过,对比研究表明,所有早期文献,无论其写作风格如何,都遵循着相同的记谱体系并具有这一体系共同的局限。
一部十一世纪升阶经集(意大利皮斯托亚[Pistoia])中的复活节彻夜祈祷的特拉克特[Tract],以有音高的纽姆写成
早期纽姆体系是一种异常复杂、用以指示演唱的微妙细节的形式,这是素歌的后来记谱形式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复制的。但是这种体系只能给出音符的数量以及它们上下运动的方向等有限的信息。据此无法确定前后相继的旋律音程的范围,甚至不知道曲调是从哪一个音符开始的(见第59页插图)。这种记谱体系只是熟知曲调的歌手的一种辅助记忆手段,而对歌手之外的人都毫无用处。这种类型的纽姆都有许多名称:口唱的、无谱线的、无音高的、“在空地上的”[in campo aperto]以及手势的[chironomic](这个术语来自希腊语,意为歌队指挥的手势)等等。其中一些术语也暗示了我们很快就要介绍的新进展。
在记谱法方面第一次新的飞跃是音高纽姆的出现。这种纽姆通过其空间尺度的变化来指示个别音程运动的方向。为此,音高纽姆记谱法也被称为“间隔”[diastematic]记谱法,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指音程(相关例证可参见帕里什《中世纪音乐记谱法》图版6)。对纽姆位置的细致区隔以指示其所代表的音符的音高位置,很快导致了以一条或两条横线来代表特定音符的用法。横线本来并无固定的意义,只是在开始处以一个字母来指示横线所代表的音高,但指示中央C(c')及其下方五度的f音的横线逐渐成为最常见的用法。[2]一开始,谱线可能只是用指甲勾勒在羊皮纸上,这样的例子目前已经无法识别了。随后,采用着色墨水勾勒的谱线越来越普及,通常以红色代表f音,以黄色或绿色代表c'音。很明显,这就开始向我们今天所知的线谱发展了。
沿用至今的素歌四线谱的最终成型,一般被归功于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之一圭多·德·阿雷佐[Guido d'Arezzo](约1000—1050)的名下。圭多还发明了唱名音节体系——ut、re、mi、fa、sol、la——这在略加调整后至今还作为乐理教学的基础被使用(见第65页)。在这些新进展的武装下,圭多便能够“在一年或最多两年时间内培养出一位完全合格的歌手”,而在此之前,长达十年的学习“也只能有限地掌握歌唱方面的知识”。[3]当然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在于:歌唱者如今可以阅读和演唱一首他们从未听到过的曲调了。圭多很清楚地意识到他的贡献的意义以及教会音乐家的迫切需求。他曾说(尽管有点夸大):“在我们时代,歌手是各类人中最笨的。”
圭多的革新还在他活着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尽管老的记谱形式还被继续使用了几百年。而线谱逐渐变得普及,纽姆符号被越来越精确地置于线、间。尤其是法国北部地区的记谱体系所培育的方形记谱法,成为了现代素歌记谱法的基石(参见:帕里什,《中世纪音乐记谱法》,图版8)。
表3 方形记谱法的纽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