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要做最优秀的员工
持之以恒的激情
每一个人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很少是自己喜欢的或擅长的,只有慢慢地去接纳它,渐渐喜欢上它,才会对工作有激情,从而达到工作的理想状态,而这正是优秀员工的潜质。
爱默生曾说过:“多数人都是寂静地活在消沉之中。”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人们的生活就没有激情,工作更谈不上激情。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越是迷茫,工作结果也就越令人沮丧。想得到的得不着,想避开的却躲不掉,在办公室里过得极为无趣乏味。而那些富有激情的人则恰好相反,他们具有雄心壮志,不满现状;他们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欲望;他们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好,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
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其中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
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鱼儿们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工作也是如此,想要在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除了要不懈地努力,热爱本职工作,你还需要投入一生的激情。当你进入一家公司,并开始承担起工作,那么老板就一定认为你能担得起来这份工作。如果你的工作做不好而受到老板的挑剔,那么问题很有可能出在你这里,对于你胜任的工作,你唯一缺少的就是激情。
John是一名广告策划,一向自信的他最近却总是垂头丧气,因为他正面对来自老板的“重压”。他沮丧地认为自己非常倒霉,遇到了“不好”老板。所谓“不好”老板,就是无论你拿出怎样的策划方案,他都说“不好”。老板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任何工作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当John低眉顺眼地向他询问到底欠缺在哪里时,他倒是很直接:“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儿不好,但我就是觉得还有不完美的地方,总之你还要继续改,要不就重来。”
每当John交完方案从老板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心情就跌落到了谷底,他恨恨地说:“他的挑剔就像一把尖刀,总是把我精心雕琢的东西刺穿,无数次的重新来过,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才华与能力的人,久而久之,我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
其实,老板的挑剔,正是对自己激情的磨炼。每一个老板都不是傻子,他的每一步工作都会有一定的目的,虽然力求完美会让人做起来感觉非常的累,却是让你将来一步到位的铺垫。
一个人靠一时的激情,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能这样干下去。良好的职业品牌的树立需要自己从灵魂深处接受和热爱这份工作,使工作激情持之以恒,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成就。这种良好的职业品牌对于那些做到中层或以上的员工来说,是继续上升的重要依据。而对于新员工来说,则是不断进步的必要因素。
不可替代的员工
优秀员工的价值不是老板或别人施舍的,而是经市场考验和自身能力决定的,如果你没有任何价值的话,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被拒之门外就不足为奇。只有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才能使自己的职业价值保值、增值。
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在公司或老板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呢?不论职位高低,如果一名员工能提供他人无法提供的服务;如果能为公司创造他人不能创造的价值;如果在某一方面具有他人无法超越的能力,那他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员工,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假如明天我离开了公司,公司和老板会真心诚意地挽留我吗?假如明天我离开了公司,公司会不会因为无法立即找到一个接替我的合适人选,而影响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是,那你的职业价值就很高;如果不是,那你的职业价值就比较低。
这个世界越来越同质化,你有的东西我也有,我有的东西你也有。什么是最有竞争力的东西,就是拥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属于你自己的绝活。武侠小说里很多江湖角色,武功不算最强,也并非出身大门大派,但往往就是有一门独家绝技,比如拥有独门暗器、独家配制的药方、独到的武功绝艺等,因此让人不敢轻视。
职场也是如此,要成为公司和老板不可替代的人,就要发奋努力掌握一门独门绝技,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专家型人才。这里所说的专家并不是指平时人们说的学术领域的专家,而是说,在你工作的领域,在你从事的专业,你要成为行家,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最起码,在你所服务的企业里要首屈一指,形成自己的专业权威。说到底,也就是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别人无法简单“克隆”,也无法通过纯粹的资本手段就能得到,你就会变得不可替代。
孙丽原来只是某公司的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员,同事们只知道她平日爱好学习,而且电脑玩得不错。有一次公司准备一个竞标合同,招标公司要求以PPT的形式汇报体现出来。公司里的其他同事几乎都只会普通的电脑操作,不太会制作PPT。这时孙丽主动站了出来:“我来做吧,保证圆满完成!”一开始老板不太相信她,但时间紧迫,来不及去找外面的专业制作公司,只好“赶鸭子上架”,把任务交给了孙丽。
孙丽熬了几个通宵,终于在截止日期之前把PPT弄好了。送给老板后,老板粗略地一看,就非常满意,于是很快交送招标现场,精美的PPT制作也让招标公司啧啧称叹。孙丽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模板编辑,还加上她个人的一些创意,通过电脑动画和特效形式表现出来,把公司的招标计划书演绎得几近完美。最终,公司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功夺标。
很多时候,掌握一项不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使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事实上是在给自己的价值增添砝码,也是在给自己寻找创造更多胜出的机会。
如果你不想被淘汰,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并要经常问自己:“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价值提高十倍?”
只要你有能力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老板也就会相应地付给你更多的回报,将你视为他心中不可替代的优秀员工。
用业绩和能力说话
所谓业绩,是指员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成就,是员工履行岗位责任的成果,是员工一定时间内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一个员工在具体岗位上,作出与之相称的工作业绩是岗位职责的起码要求。业绩作为一个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标准,检验着员工工作的优与劣。
业绩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每一个企业都把注重业绩当作自己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业绩观当作员工的重要素质标准之一。
在IBM电脑公司,每一个员工工资的涨幅,都以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为依据,这个指标就是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只要是IBM的员工,就会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订承诺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员工和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更切合实际,几经修改,达成一致。当员工在计划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其实已经和公司立下了一个以一年为期的军令状。老板非常清楚员工一年的工作及重点,员工自己对一年的目标也非常明确,所要做的就是立即执行。
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员工的军令状上打分,这一评价对于员工日后的晋升和加薪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直属经理也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上级经理也会给他打分。这个计划是面向所有人的,谁都不允许搞特殊,都必须按这个规则走。IBM的每一个经理都掌握着一定范围内的打分权,可以分配他领导的小组成员的工资增长额度,并且有权决定分配额度,具体到每个人给多少。IBM的奖励办法很好地体现了其所推崇的高绩效文化。
在这个以业绩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予回馈的,因为这种人恰好是公司打算“去掉”的人选。
一个著名的成功学家曾聘用两名年轻女孩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员相同。其中一个粗心、懒惰,能力不足,就连分内之事也常常不能做好,结果很快就遭解雇。
另外一个女孩常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得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成功学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当一名普通助手时相比,女孩现在的薪水已经是当初的4倍。尽管如此,成功学家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对于员工而言,一切必须以业绩为导向。高绩效是优秀员工的显著标志,没有绩效,再聪明的员工也会被淘汰出局。
业绩证明一切,结果决定一切。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最好的结果留给老板。
适应企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
员工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有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哪一种能力是万能的,可以适用于各种职业。每一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促使自己表现非凡的能力。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员工。
在职场,对任何一个员工来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并且不断地得到工作上的提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书本上的要学,实践更要学,只有常备一颗上进心,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实现更完美的目标。奥文·托佛勒曾说:“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文盲不是不能读和写的人,而是不能学、无法抛弃陋习和不愿重新再学的人。”
哈佛大学的学者们认为,现在的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第六阶段——全球化和知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变为一个新的形态——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的企业组织中,无论是分配你一个应急任务,还是反复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行家,善于学习都能使你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应付自如。
巴里·杰林斯先生是美国电子产业协会的副主席,他始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很早就打算进入电子领域。如愿以偿地进入通用电气后,他发现大公司里的老板基本上都是一只眼忙于工作,一只眼看世界。
他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和宏观经济局面,对于老板分配的任务他总是及时完成,他的好学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并得到升职的嘉奖。
这是一个好学者成功的例子,他们在开始时都干着一些普通工作,没有人注意他们,更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机会总是会偏爱那些刻苦勤奋的人,不断地努力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墨西哥人有一句谚语:“给他一条大鱼,不如给他一根鱼竿。”
同样的意思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求鱼不如求渔,作为一个求学者,学习方法应该比结果重要得多。例如,曾经有人问牛顿,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牛顿意味深长地回答:“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主人公的聪明。在电子通讯刚刚兴起时,凯特只有20岁,却出版了一本20万字名为《电子通讯故障排除大全》的书,并且获得不错的市场反映。撇开对他的争议不说,他的方法倒是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知识积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地深入学习,成为该专业的专家。其实,凯特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也可以做到。
真正善于学习和工作的人,一定是那些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吸收各种可能的、潜在的信息的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具活力与潜能的大脑,因为他们都如此地重视学习!
此外,你还必须清楚的是,学习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原搬照抄。有一则寓言,讲一只乌鸦看到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擒住了山羊,十分羡慕,也模仿老鹰的样子,从天空中俯冲下来,结果爪子插入岩石中不能自拔,被牧羊人捉回家中。乌鸦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但是乌鸦并没有认清自己,如果要想蜕变成了老鹰的话,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老鹰的姿势,它也许要锻炼自己的力量、反复磨砺爪子,练习眼力……只有这样,乌鸦才可能抓到山羊,变成一只威猛的雄鹰。
因此,学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专业、经验与社会阅历都要考虑进去,切勿简单模仿,弄巧成拙。
企业外的世界不断变迁,企业内的人员也要跟着改变。企业需要员工掌握新技巧,以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突出的表现,即使最令人满意的企业也不能凭着过去的成功驶向未来。每名员工都必须检视自己对变迁需求的反应,没有人能够退居一角只做个旁观者。
在某贸易公司做了七年营销工作的纪莱芝连续数年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是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最后公司高层没有任命她,而是从外面招聘了一个擅于计算机操作、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员。其实并不是老板对纪莱芝有什么不满。老板早就想栽培她,多年来几次提出送她去进修,纪莱芝却以工作忙并有家庭拖累为由婉拒了老板的美意,从来不给自己“充电”。结果是原有的知识已趋老化,难以应对新的挑战,她自己的位置也只能“原地踏步”了。
在一个社会里,有人之所以担当重要角色,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必要的能力,假如你的职业生涯计划包括职位升迁,就要有胜任新工作的能力和能够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为取得新的能力,你必须丰富个人的成长经验。
知识、经验和工作的技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加重要。聪明的员工会掌握每个学习机会、发展技能以及寻求挑战的任务。与其依赖公司或是全凭运气,不如想办法照顾自己。
在很多职业中介机构的名录里,登记着无数受过教育的失业者的名字,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而被别人超越,最后丢失了原有的工作。每个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因此要“不断自我更新”才能避免工作上的危机。
消除依赖心理,独立面对困难
在工作中,每位员工都应该消除“依赖”心理。要有信心独自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你才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和老板的表扬。如果你不能有效地消除对别人的依赖心理,你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充满障碍。
在工作中,每个员工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困难,这时,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援。而有一些员工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分寸,在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心理依赖”。这类员工无视困难的大小,一味依托于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别人能满足自己,工作时积极性就会高一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颓废不振。
在职场,一个习惯于在监督、训诫以及对他人的依赖中工作的员工,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他们不会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这也是缺乏责任心的具体体现。而优秀的员工大多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接受任务、完成任务,更善于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
杰克·法里斯是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在他13岁时,他开始在父母的加油站里工作。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在车门前,然后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那些顾客大多会成为回头客。于是,法里斯总是顺便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垢。
有段时间,有一位老太太每周都会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她的车内地板的凹陷极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要求很苛刻。每次法里斯帮她修理好车子后,她都要仔细检查一遍,并且每次都让法里斯重新打扫。
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为那位老太太服务。他用企求的目光望着父亲,希望父亲能过来帮助。而父亲不仅没有帮他,还告诫他说:“孩子,努力,独立完成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说:“正是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独立完成工作的精神。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人生经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里斯的故事告诉员工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自己的职责,要独立地完成工作,不要依赖于他人。在工作中,一个员工如果养成“依赖”心理,就会失去自身的光彩。并且,如果总是依赖别人,你就把自己的一部分交付给了别人,并受到别人的支配;如果你总是依赖别人,就会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如果你一味地寻求“支援”与“赞助”,还会危及自己的进步与成功……这就是“依赖”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每位员工都要摒弃“依赖”心理,养成独立完成工作的习惯。要知道,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必须独立地完成它,而不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哪怕它前面有高峰和深谷,哪怕它前面有冰川和火海,哪怕有着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需要你自己去体会!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摆脱那种残缺的人格,端正态度,然后面对自己的内心,大声而坚定地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要努力地独自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