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迷茫与困惑中自省和开悟
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安身立命的方法是通过一份职业来获取收入,只有少数的投资人、创业者是依靠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来建立(或合伙建立)自己的企业,并通过雇佣更多的人为他们工作而获利。然而,即便是那些金融家或企业家,在他们成立自己的企业之前,大部分人还是要通过职业实践来积累资金、能力、经验和人脉。
说到底,现实生活中,只要你拥有一份工作,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打工,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你需要具有哪些必备之能力?如何提升和强化这些能力来促进你的职业发展和个人进步,并让你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上面这个问题,长期被人提及,激发过无数人的思考,但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答案。它像一个迷宫,里面有无数路径在等着人们去发现和尝试,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引,让人们从迷宫之中快速找到出口。
于是,人们纷纷在迷宫之中感到迷茫与困惑,大家依循自己的思路不断去实践、试错和自省,必然会找到某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但能否高效地找到出口,全凭各自的悟性和造化。
笔者大学毕业之初,曾入职于一家大型国企,当时除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外,几乎没想过其他方面的问题。研究生毕业后,我在一家研究机构持续工作了十年,向外部咨询顾问学会了一些新的思考方法,开阔了视野,也通过带领小团队领悟了一些有关领导力的道理。这些学习和实践经历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具备哪些职业技能和生活智慧”这样的问题。后来,我转向销售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综合能力和经验。
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研习、构思和打磨之后,我终于慢慢地从迷茫与困惑中自省和开悟,构建起一个全新的个人职业发展胜任力模型,并藉由本书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它的人。
1、新人新问题,老人老问题
每年的7-8月,数以百万计的大中专毕业生从校园陆续走向工作岗位,怀揣着各自的期待和梦想,开启了他们的职场新生活。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幼儿甚至婴儿时期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的,几乎很少对社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接触,仅有的认识可能就来自几次短暂的实习。甫一走出校门,他们往往是迷茫的,对职场充满想象和憧憬,也心存疑问和忐忑。他们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进入工作,也不知道那个即将进入的角色需要他们做些什么样的准备。未来对他们而言,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那些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学生的父母或长辈,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要求这些职场新人做到“三多一少”,即多听、多问、多做、少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自己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所谓多听,就是听从领导的安排,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多问,就是遇到不懂的东西要向领导、专家和同事请教、发问;多做,就是要勤快,打水、拖地、擦桌子、搬东西,样样抢着干;少说,就是少表达意见,俗称“夹着尾巴做人”,虽然我们并没有尾巴。
现在看来,以上“三多一少”虽然还有值得倡导的地方,但未必需要全盘照搬,毕竟时势易也,人人都要与时俱进。例如:假使你凡事都听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遇到专家型、支配型的上司可能正好合其心意,但若是遇到开放型、民主型的上司则会认为你是一个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人;假使你遇到问题就去找人询问,欣赏的人会说你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欣赏的人会说你不愿意独立思考、不善于自己解决问题;假使你一味地敏于行而讷于言,老派的领导会认为你踏实本分、忠厚可靠,新派的领导会认为你分不清重点、只知道傻干,缺乏建设性和专业精神。凡此种种,都是容易令职场新人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
面对我们赖以谋生和立足的工作,除却新人有新问题之外,老人也有老问题。事实上,有很多在职场中打拼或混迹多年的人,虽可说历经风雨、阅人无数,但却未必深入察觉过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将要向哪儿去、通过什么法子和路径去。还有一些人,或许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却未必清楚自己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掌握哪些方法、抱持何样态度。说到底,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以至于大部分职场人士都会经常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明天将面临怎样的形势,对自己能否从容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充满焦虑和困惑。
是的,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素养,从来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型。现今很多企业在给新、老员工开展职业能力培训时,首先是根据企业短期内的需要或上级领导的要求,从外部引入一些培训课程,诸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六顶思考帽》《有效沟通技巧》《时间管理》《团队管理》《卓越领导力》等等。当然,有些具备开发能力的企业,会根据组织战略和经营模式的转型需要,自行定制、开发一些特有的课程。我自己在过去的近三十年职业生涯中,也有幸参加过公司组织的多次培训,但今天回想起来,那些课程就像一颗颗断线的珍珠,没有任何一条清晰的脉络能把它们串在一起。
于是,很多与我类似的人会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对于职场中的个体,除专业知识外,究竟哪些能力和素质是必备的、对个人发展持续发挥作用的呢?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科技的力量将推动人类迈向一个更加瞬息万变的智能时代,很多无需创造力的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岗位将被机器逐步取代,而人的作用将在哪些领域发挥出来,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本书中,笔者将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大量著作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来回答这个疑问。
2、学校和企业(组织)的本质差异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学校和企业(以及除学校之外的其他组织)的价值观差异。这关系到个人职业能力的聚焦方向,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遵照老师的期望和要求,学生的关注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成功,二是短板的提升。为什么是这两样呢?因为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关键评价指标是个人成绩。只要成绩好,排名越靠前越受老师的青睐。即便你是班干部,哪怕是班长、学习委员,也只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无须为整个班级的成绩承担任何责任。这必然导致学生只关心自己个人的成功,而非班级整体的成功,其他同学成绩的高低,只是作为排名时的参考而已。同时,学生为了尽量提高个人的各科总成绩,就要想办法把短板的科目提升上去,在尽力保持优势科目成绩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投放在较弱的科目学习上,因为这些科目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机会。
然而,当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后,游戏规则改变了。企业和组织虽然会关注员工的个体能力,但更加关注团队的成功而非个人的成功。此时,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你需要更多地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某些特定任务,学生时代孤军奋战的模式开始变得不合时宜。更有甚者,如果你被要求在团队中承担一定的组织工作,哪怕不是被正式任命的领导者,也要肩负着带领他人共同完成某项使命的职责,你必须影响、激励、协调甚至教导其他成员完成各自分工的任务,这就要求你抛弃学生时期单纯追求自我进步的思想,把你的知识和技能分享、传授给其他成员,因为团队精神的信条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另外,你在组织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脱颖而出,不再依靠你自己把短板补齐,更多地需要发挥你的长板优势,把最擅长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反而更容易赢得领导和同事的青睐。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每门课程考试都有满分限制,而工作却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这也是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初衷吧。学校教育鼓励和追求各学科平衡发展,以致于很多人在踏入社会之后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优势,从而丧失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可见,在我们从学校走进社会组织的过程中,二者目标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它们对个体表现的评判标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此,我们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必须随之作出适应性调整。
3、上司的基本要求和附加条款
在现实的工作场景中,老板或上司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呢?俗话说就是“靠谱”,也就是要值得信任和托付。在职场中,所谓靠谱,就是上司把一个任务交给你办之后,完全不用操心后面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你肯定能落实,就算没办好,也能及时给他一个反馈。看一个人靠不靠谱,有人总结为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换言之,靠谱就是你在意愿上、能力上让对方放心,并让他知道所办之事适时的进展。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做一个靠谱的人会让你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成长机会。
我刚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电信研究机构做技术支撑工作,试用期内经常被部门领导安排去上级管理单位参加技术交流会。当时电信企业正处于从传统语音网络向数据网络演进的转型时期,需要引进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因此各式各样的交流会、研讨会非常多。很多老员工对此已经腻味了,慢慢地就让我们这些新人去会场凑数。由于类似的会议太过频繁,不管老员工还是新员工,去开完会就算完事了,无须向领导作任何汇报,领导也无暇听这样的汇报。不过,对我而言,以前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每次会议都觉得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虽说极少有插嘴发言的机会,但既然去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认认真真地记笔记,回到单位后再把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和人员、主要内容、结论要点等整理出来,形成会议纪要发邮件给领导,并抄送给相关的同事参考。慢慢地,每次交流会结束后给领导提交纪要文档就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上司因此觉得我是一个靠谱的人,到岗一个月后就派我去了一家下属企业当项目经理,于是我从初出茅庐的新员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小团队的小头目。记得那时模拟手机才刚兴起不久,整个公司只有3台,除总经理和办公室主任之外,还有1台就是配给我的,拎在手里别提有多神气了,我连坐公交车的时候还时不时地从包里拿出来显摆一下。
在当项目经理期间,我每周五下班前都会把一周的项目进展、存在问题以及下一周的工作计划、建议等写成小结,发邮件给公司老总和我的上司进行汇报。当我结束该项目回到原单位的时候,本以为可能会暂时无事可做,但等待我的却是另一个崭新的工作,领导让我担任一个研究工作室的主任,起因还是我在做项目经理期间靠谱的工作表现。
我记得那时有一次部门搞团建,聚餐结束后领导让我负责买单和报账。当我买完单的时候,有位同事友好地提醒我仔细检查一下点餐单上的费用,以防老板娘算错帐多收钱。当时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阿江买单就尽管放心好了!他工作室里每一天的业务往来、物料进出、财务收支都在本子里记得清清楚楚,你们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吗?吃饭买单这点小事,对他来说就不是事,用不着提醒。”我心里一直感佩那位领导的慧眼识珠以及他曾经给予我的深厚信任,它激励着我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勇敢前行。
如果说靠谱是老板或上司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担当就是他们对优秀员工的附赠条款了。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今天的企业和组织经常需要处理一些临时性或突发性的任务。如果按照既定的职责分工,这些任务可能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或个人的份内之事。此时,优秀员工的担当精神就该发挥作用了。
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创业大潮汹涌而至。我所供职的研究机构顺应形势变化,进行公司化改制,并计划在香港上市融资。此时,整个机构要进行业务的重组打包,设计新的商业模式,并组织财务、人力、综合等部门和上市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行等机构建立联合工作组,推动上市前的筹备工作。当时,我所供职的机构中流传着一句戏谑的话是“硕士不如狗,博士遍地走”。但实际情况却是,各专业技术领域工程师一抓一大把,而会写商业计划书的人可能一个都没有。看到这个情形,仗着自己学过一点粗浅的企业管理、股份公司和财务知识,我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参与这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授权和肯定。虽然半年之后因公司内部变革导致项目搁浅,但我仍然看到了主动担当给自己带来的正面影响:一是由于帮助领导减压而获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参与新项目获得更多不同层面的锻炼机会,三是逼着自己学习新知识而获得进一步的成长。
4、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独立自主
在此,我还想探讨一下独立思考和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从已经流行了20多年的MBA教育说起。
自上世纪90年代MBA教育进入中国以来,为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创收能力,许多大学纷纷引进MBA项目,并广泛招揽学生。大量公务员、企业家、经理人员、创业者和有志青年纷纷投入到MBA的学习洪流之中,以至于很多高校都形成了MBA的“量产”能力。
在考入各大高校攻读MBA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真正的求学者,但也有相当一批人是奔着建立人脉关系之目的而去的。关于这一点,不少MBA考生在面试过程中毫不讳言地向考官袒露过他们的真诚。不管学生读MBA的目的如何,最终都产生了一个相同的结果,即开设MBA项目的院校创收大幅提高了,学费还在不断往上攀升。
毋庸置疑,MBA教育固然培养了一批商界人才,促进了诸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输出了一些教条主义、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毕业生。这些人进入或回到其所效力的企业或组织之后,往往还善于学以致用,把在MBA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像捡到宝一样拿来实践,结果却因为过于教条或断章取义贻害了手下或身边一大群队友。
MBA知识最早在本土企业的应用大概始于KPI考核机制的推行。我记得当年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但凡有高层领导或中层经理去读过MBA的,很多都把KPI当成灵丹妙药在组织内大肆推广。通常而言,那些工作成效便于量化呈现和评价的岗位相对容易实现KPI的取值和打分,但有些从事创意设计的广告公司和从事科研开发的知识型企业也跟风似的推行KPI考核,搞得员工苦不堪言,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可谓是得不偿失,瞎耽误工夫。每当看到那些按月(或按季)开展KPI考核,但几乎所有评分指标项都通过拍脑袋、凭印象的方式打分的情形,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慨,这种形式主义的假KPI究竟何时可以休矣?!
还有,MBA课堂中有一个经典理论叫“木桶原理”,大意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原理用来说明一个团队中如果存在明显的短板,即便大部分成员很厉害,但整体绩效却是由那块短板所决定。很多MBA学生学完这个理论之后,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类似“补齐短板,让组织更高效”这样的言论。殊不知,当管理者不假思索地教条化引用“木桶原理”来管理团队时,给队友造成的往往是相互抱怨,而不是互补协作。事实上,凡事若只想着“补齐短板”,只会让人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现实中真实的情景是,用于组装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有经验的木匠会把长板用来箍桶壁,短板用来箍桶底或做手柄,因此无论长板还是短板,都可发挥它们应有的用途。在我们的组织或团队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管理者需要量才施用,无须在一个维度上要求所有人都做到一样,而是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得团队成员各尽所能,实现1+1>3的统合综效。
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说明了某些MBA毕业生对所学理论生搬硬套产生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个明显缺乏逻辑但却广为流传的公式:=37.8,这个号称“唤醒你的人生公式”下面通常还要配上一句励志口号:“不要小看坚持的力量,每天进步一点点,365天后,你将脱胎换骨!”这里所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我的理解是1之外的那个0.01,但令我费解和莫名其妙的是:“谁的365天是用乘法来过的?难道不是每天相加才凑成365天吗?”因此,我认为每天进步0.01,顶多从1变成1+0.01×365=4.65,无论如何不会变成37.8的,但你要说10年从1变成37.8我则可以理解,因为1+0.01×365×10差不多就是这个结果。可见,不加思考、人云亦云地说话和办事是多么的令人难以接受。
我个人不赞成在工作中唯领导指令是从,尤其是年轻人,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的社会正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越是经验性的知识越有可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进程。很多领导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未必能解决新时代的所有新问题。而且,很多企业和组织中,有能力、有格局、有胸怀的领导不在少数,他们乐于随时接受新观点、新意见、新建议,这正是年轻人发挥能力的舞台,因为年轻人富有活力,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事物新的内涵,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产生独特的创意和想法,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发展。当然,向上司提意见和建议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在此处讨论。
谈到独立思考和自我观点的表达,我想起2004年初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本单位一位VP聊天,他偶然问起我对研发管理的看法。由于我平时喜欢琢磨管理方面的问题,便趁机表达了我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比如建议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知识管理体系、试行研发团队内部创业模式等。非常凑巧的是,当时管理层正在规划与国外某电信运营商的研发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准备互派科研人员开展工作交流,以促进双方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来我所在的部门是不属于这个业务领域的,但就是因为这次向领导提出的建议和管理层筹划的项目不谋而合,我意外地获得了派遣到国外学习交流三个月的机会。这次国际交流不但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而且我凭借一份近200页的详细调研报告获得了总部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而能否抓住机会,首先取决于你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没有向上司表达你思想的勇气。我认为,只有独立思考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否则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命运始终掌握在他人的手中。
5、人生发展三境界:做事、做人、做自己
在中国,很多企业和组织选人用人的标准叫“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们习惯性地把“德”和“才”归结为做人的水平和做事的能力,因此常说“做事之前先做人。”这也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职场老人教导“新兵蛋子”的常用语。
在我看来,做人和做事是密不可分的,做事的过程会体现做人的本领,做人的水平包含在做事之中。但是,若不会正确、有效地做事,你就很难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谋生的职业,更谈不上干出一番像样的事业。因此,如何有思路、有套路地把事情做好,做一个真正职业化的职业人,是人生发展的第一境界,也是本书将要探讨的第一个话题。
其次,职场中除了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这里说的做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故、圆滑,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个人形象、商务礼仪、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工作态度等方方面面。与此相关的言论、文章、书籍和演讲浩如烟海,但真正在职场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做人原则和操作方法,似乎从来没有人认真梳理和总结过,这是本书将要探讨的第二个话题,也是人生发展的第二境界。做人,可以帮助你更成功地做事。
此外,我们学习和培养做事与做人的方法,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在做事和做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所有在迷茫和困惑中自省和开悟的人希望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虽然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更多地强调组织目标和集体主义,但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升级,追求自我与个性成长必将是绝大多数人的当然之选。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修炼,逐渐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根据现有基础和潜能来设定、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找到适合自我成长的道路,去历练,去奋斗,去拼搏。这是本书将要探讨的第三个话题。
总之,我认为人生的发展包含三重境界:做事、做人、做自己,最终目标是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负责。当你通过不断的修炼,实现思想上的独立自主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不必再把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交给他人来安排,也不必在意外界对你的指点和评价,你将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主张的自由的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是第一次写关于职业技能和人生发展的书,但书中的逻辑模型建立在诸多大师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且是笔者系统思考、全面梳理和创造性重构的结晶,书中的案例素材则来源于无数大咖的经验总结,以及笔者二十八年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实践提炼。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力求做到每一章、每一节都独立成篇,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来阅读。我笃定地相信,本书无论是对职场“菜鸟”还是“老司机”,都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和参考作用。我衷心地期待得到读者的热情反馈和宝贵意见。联系邮箱:willy_john@189.cn。
江文年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