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贷风险与大数据:如何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实践(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个人信贷业务创新模式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来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网络购物到手机支付,从交水电费到买晚餐食材,都能足不出户,在计算机或手机上一键完成。这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类服务,最开始是零零散散出现在网络平台上的,由于其抓住了用户需求,逐渐变得势不可当,依托网络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事。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突然有一天,互联网金融服务出现在网络各处。

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众说纷纭。广义上来讲,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工具,提供金融相关服务的业务内容,均可纳入互联网金融的范畴。而所谓金融“相关”服务,并不仅仅指涉及资金融通的金融中介业务,而是涵盖了融资服务、信息服务、支付服务等多种业务模式。

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到目前为止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衍生出多种形式,并逐渐对金融环境与传统金融市场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第Ⅰ阶段:信息发布平台

在互联网金融的第一阶段,互联网主要用于金融产品与服务信息发布,并不能将客户获取嵌入互联网平台之中,仅将网络门户作为产品推介和展示的平台。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各大金融机构所建的官方网站,它们将自己的产品放在网站上进行展示。客户可在网站上查询到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但客户仍须到线下网点进行咨询和购买。

当然,此类功能后期得以扩展,金融机构将信息展示与业务办理结合起来,使用户在网站上看到相关的产品信息时,通过简单地点击和资料填写,即可完成相关金融业务。

二、第Ⅱ阶段:传统金融业务延伸

1995年以后,网上银行开始出现,金融业务逐步上网办理,客户通过互联网即可便捷地办理相关业务。例如,银行开始在网络服务平台上提供诸如账户查询、转账、支付、投资、在线信用报告、在线欺诈保护、在线抵押经纪人等一系列功能与服务。而后,其他传统金融行业也逐步“触网”,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服务平台。

此阶段为“金融互联网化”阶段,即将已有的传统金融业务放在互联网上办理,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并未超越传统金融业务范畴。

当然,此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仍显示出1+1>2的优势。

第一,低成本。金融机构不再需要建立众多物理网点,同时,业务人员从分散在各网点,逐渐向总部中心转移。总部一个客户服务中心可以承接全国各地的业务咨询和客户服务,降低了专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及相应培训成本。

第二,便捷服务。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且全年无休的高效服务。客户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获得金融服务。

第三,高效展业。基于网络的便利性,金融网络服务突破了物理网点模式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从广度上拓宽了其占有客户与市场的可能性。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将个人银行账户、保险账户、支付结算、个人贷款等业务更为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集约化的网上经营方式,向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从而在深度上加强金融机构与客户的黏性。

此外,发达国家在此阶段已经开始出现纯网络银行。网络银行脱离传统具有物理介质的实体银行模式,单纯依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运营。客户不受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能登录网络银行的网站,并拥有网络账号便能享受便捷的服务。

三、第Ⅲ阶段:跳出传统金融圈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从辅助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实现中介职能,外延到支付、融资服务等方面。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也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业务类别。支付业务作为传统银行卡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业务环节,原本诞生于银行体系内。而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宽带、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

第三方支付的早期功能是服务于网络购物,主要是为了实现互联网在线支付功能。后来,网络支付又逐步扩展到生活服务领域,如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水电费缴纳等方面。因此,网络支付是互联网普及、电子商务兴起的必然产物,它使得用户在网络上的交易活动更加便捷。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支付服务商包括PayPal和随后进入市场的谷歌(Google Check out)。

另外,移动支付也以多种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移动支付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活动的一种概括。比如,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利用它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以PayPal移动支付为例,PayPal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支付选择。用户可以通过支持NFC技术的智能手机,下载安装PayPal支付应用,使用手机直接完成支付。用户甚至无须携带手机,而是通过绑定手机号,设定支付密码,在支付时只须输入电话号码和密码就可以从PayPal账户完成支付。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专属PayPal卡刷卡完成支付。

国内的互联网支付形态多样,包括网银支付、二维码支付、NFC手机钱包等。作为传统线下收单的支付方式,其主流地位短期内仍旧不可撼动,长期来看仍会保持总量增长趋势。但是,新兴支付方式的比重在不断提高,据相关统计:2013年,线下收单业务交易规模所占比例为59.9%,互联网支付占比迅速扩大至31.2%;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占比,迅速提升至7.1%。(1)2013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户,同比增长了126%(2)。由此可见,新兴支付方式的扩展速度非常迅猛。

如今,第三方支付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支付通道提供方。第三方支付公司致力于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电子支付渠道,同时提供资金清算服务。自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以来,第三方支付业务开始延伸到政策监管更严格、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市场,进入基金、保险等理财服务市场。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着显著的数据优势,积累了从线上至线下的大量支付数据,是金融管理的天然信息宝库,因此“支付+融资”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是最符合金融本质的业务模式,属于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的资金融通撮合交易。

传统银行系统的资金借贷是典型的间接金融模式。其产生的原因是,资金出借方和资金需求方彼此发现并完成交易的成本过高,于是催生了银行这一中介方;由银行分别找寻资金富裕方和资金短缺方,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行为,达到资金借贷匹配的目标。网络银行也是这种间接金融的模式。在这种资金融通模式下,双方均无须了解资金的具体来龙去脉,仅需面对资金中介方即可。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技术的发展,直接匹配资金借贷双方的可能性和效率越来越高,使得原有间接金融业务的土壤受到威胁,诞生出一系列在互联网土壤上生根发芽的直接融资的产品,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代表模式之一。例如,P2P融资模式,资金出借方可以明确知晓自己的投资目标对象,根据自己的需求执行透明的投资计划。又如产品众筹模式,缺乏资金的创新产品项目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吸引最终用户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互联网通过高效的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过程,快速撮合投融资双方,使得资金盈余者获取收益,资金短缺者获取资金。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信息分布、传播和处理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得信息获取和资金直接融通的成本快速降低,互联网资金撮合成为现实。互联网上资金撮合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债权、股权等;资金撮合两端连接的主体也是灵活的,可以是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

四、新阶段:从需求到体验

互联网金融的高阶发展阶段,基于新科技,开始出现各类创新的业务模式。这些创新突破传统业务范畴,建立了全新且高度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发展的业务模式。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业态模式。所谓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仍旧是“金融”,依旧有“互联网”要素。差别在于,金融业务具有互联网的内生属性,即开始出现只有基于网络方可实现的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不再仅提供狭义的金融服务,而是成为金融服务及产品相关的各种不同业态的参与者。多项功能和需求交织在一个平台之上,从而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在平台内部可闭环地完成整个服务过程,同时,通过用户的参与,实现动态的自我更新与进化。可见,互联网金融的高阶玩法关键词有三,一是闭环,二是多业态,三是进化。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想买个新手机,到某电商平台上一逛,恰逢特惠,于是想赶快入手,但摸摸口袋,发现现金不够。没关系,电商平台已经在订单支付页面为你提供了银行贷款的入口,点击鼠标就可透支一笔款项,收获自己喜欢的商品。这个购物过程如果放在过去,作为买家的你可能会因一时资金不足,只能暂时脱离电商平台,到线下去、到银行去、到亲朋好友处,借一笔款后再回到电商网站上完成购物行为,这当然不是闭环。

因此这一阶段的优势体现在:第一,通过闭环避免客户脱离过程中的转化率损失。在此例中,一旦客户脱离了网商平台,从其他地方获取资金,必然存在着很高的中止购物的可能性。第二,多业态使各方参与者各取所需。除满足了用户的购物需求外,电商也成功地销售了产品,银行也锁定了客户,实现了贷款的发放。也就是说这个闭环内的参与者至少包含了电商、银行、用户三者,这三者目标不同,电商和银行业也分属不同业态,且并非都带着金融标签。第三,进化是指通过数据积累和使用,电商和银行在此过程中,都知晓客户采取何种方式完成此笔交易(行为特征),同时又能够观测并分享客户未来对透支的偿付情况(风险表现),以及其他形式的大数据,为丰富产品、提升服务、自我进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上述几个阶段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递进关系,但存续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在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较为初级的互联网金融形态仍旧有相应的市场空间,与不同业务模式相互融合。特别是在我国,多个发展阶段的业务模式在短期内会同时出现,在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于多种业态势必会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