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创新业务模式下的再认识
在互联网及大数据背景下,涌现出各类个人信贷创新业务模式。这些模式的底层仍然是金融,逃脱不了金融的本质,即风险管理。因此在各种创新业务模式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监管机构无疑更为关注:这些创新模式是否具有更高风险?运营过程中能否有效管理风险?
一、盈利之谜
金融领域的创新,其根本出发点都是要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觅得一席之地,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不可避免地是持续盈利的能力。作为金融机构,其收入构成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一是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收入,即利息;二是体现专业服务价值的收入,即服务费;三是对客户违约的惩罚性收入。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机构,其盈利模式可粗分为两大类型。其一,靠资金价值赚钱;其二,靠服务和品牌赚钱。前者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传统银行。长期以来,国内的资金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内,有资金需求的个体通过银行获得支持,而银行扮演资金掮客的角色,低吸高贷,通过利差实现收入。随着政府对金融改革的深化推进,金融市场活跃性不断提高,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依靠服务赢得市场空间,这些金融机构通常采取创新业务模式,为更为广阔的客户群体提供更为便捷及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其盈利能力来源于两个维度,一是服务于原有金融体系服务不到的客户群体,拓展服务广度;二是通过产品、技术、流程创新,为客户提供更符合其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同类竞争优势。可以说,当下层出不穷的各类创新业务模式,尝试打破原有银行体系对资金的垄断,走上以产品与服务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而无论传统还是创新型金融机构,其成本构成仍是类似的,主要体现在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及风险成本三大方面。在同一细分行业领域中,不同个体金融机构所面对的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虽然也有差异性,但一家金融机构的持续性盈利能力的高低,主要来自风险成本的差异。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不但决定了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更决定了机构是否会在市场周期中突然死亡。简单地说,风险管理首先决定的是金融企业生死的问题,更是影响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说,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二、风险管理
无论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如何推陈出新,创新金融模式的内核仍旧是金融。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资金融通,资金的互通有无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而信用的识别与评估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用评估失效的核心因素。可以说,风险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即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个人信贷领域,面对着数量巨大的借款客户,信息搜集的成本非常之高,金融机构难以用传统方法降低自身风险。各类金融创新的出发点之一,是要通过各种创新模式,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效率,通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找到确认借款人偿付能力与偿付意愿最有效的信息和方式,有效衡量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而我们对于大数据的期待,也是希望能够通过网络数据、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搜索引擎技术,整合新型的数据通道,挖掘出有价值的客户信息实现效率地管理风险。风险管理创新成为创新业务模式的内核,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外在表现仅是创新的具体实现方式,风险管理创新才是创新业务模式的内在支持。
说到信息不对称,其理论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方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信息优势方在市场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匮乏的一方则处于不利地位。该理论确定了信息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较高价值,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人具有完备信息”的假设,并推动了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贷款领域突出表现在,借款一方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有着较为全面的掌握,而金融机构不能全面获知借款方的风险水平,或在相关信息的掌握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种信息劣势,使得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可能由于风险评估与实际情况的偏离,产生资金损失,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利润水平。而金融机构为了转移或抵补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可能会采取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联保、保险等手段,进行风险缓释;甚至为了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直接拒绝与较难获取信息的客户类型进行信贷往来。这也是国内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较为有限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鉴别手段,金融机构通常采取较为严格的准入策略,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不认信用、认抵押”的经营模式。金融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金融资源配置过于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身上,众多个人借款客户与小微企业被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
三、关键风险点
个人信贷创新模式以黑马姿态闯入市场,但这些创新业务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寻找关键风险点,解决信息不对称仍是风险管理之根本。
1.千人千面
不断涌现出的创新个人信贷业务模式,多愿与互联网扯上关联。抛开互联网、大数据的舆论热度不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受众群体数量巨大,潜在的客户群体非常庞大。这使得以互联网为渠道,可能触达到更多的客户,从而改变传统银行的获客方式。
以P2P模式为例,目前各大P2P平台通过互联网获取理财人资金的一端,基本上已经由事实证明了没有太大问题。受到国内理财市场投资品种较为单一的影响,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理财人会将自有资金投入到相对来说透明、安全的P2P平台,以换取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的投资回报。但在借款人一端,对于通过纯网络渠道获客的方式仍然在进行各种探索。这其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现批量的引入客户,即通过与社交网络、运营商或其他平台合作,批量地获取具有某些共性的客户群体。基于这些客户群体的共性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特定的客户准入风险政策。由于是批量获取,获客成本低、效率高。另一种方式即是利用网络的优势,触及不同区域、不同特性的客户。这些客户由于是开源性获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很难有一套风险措施去覆盖全部客户。而对零售风险管理,是以模型为支撑的自动化管理过程,强调群体特征。因此,在开源获取客户的情况下,反而要关注群体的“个体性”,对于风险管理来说难度更大。
2.欺诈问题
个人信贷领域的各类创新模式的目标,无一例外地均追求便捷、高效的属性。而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如何能够保证甚至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是创新业务模式下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
以互联网贷款申请为例,提供便捷的产品申请通道,使得客户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成本,完成贷款申请的过程。网贷平台强调的是,只要你有一部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只需操作几步,补充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完成贷款申请的全过程。但是这种低门槛与低成本,也为造假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不法分子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进行多次虚假申请,或是同时向多家金融企业进行申请,一旦有个别申请获批,就能够套取大量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于现在屡禁不止的诈骗电话,骗子采取录音电话的方式通过号段实现自动拨号,哪怕得手一次,也会给被骗人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种欺诈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申请资料的造假,有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帮助,申请资料的造假变得越来越容易,非现场管理下的反欺诈手段如果单纯沿用传统模式,将会很难识别造假资料。二是申请身份的造假,由于缺乏“面对面”核实身份的过程,申请人很容易通过盗取他人的身份信息与申请资料,伪冒他人身份获取到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不但金融机构损失了资金,也很有可能对被伪冒对象的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
3.客户生命周期考察
在个人信贷的创新模式下,信贷过程越发简便、迅捷,信贷作业风控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边界越发模糊,关注某一环节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和客户价值提升的需求。客户生命周期的跟踪与考察不仅仅是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是价值提升、流失挽留的要求。
互联网作为客户进入的通道,依托其特有的信息属性,可采取非现场的方式实现一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工作,而线下的风险管理也并非完全失去了作用。风险管理与客户管理的O2O(online to offline),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现场风险管理相结合,“线上+线下”的合纵连横,将会为风险识别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但线上走入线下的管理难度很高。其一,体现在信息收集和使用的复杂性上;其二,体现在存量管理及逾期清收管理过程中的高成本上。对于信息收集和应用而言,互联网大数据和传统结构化数据的复合应用较为困难。由于数据更新频率、处理难度和稀疏程度的显著差异,关于大数据和传统数据如何结合尚未出现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其三,由于线上获客的方式轻易地打破了地理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创新金融的受众群体遍布全国各地,但线下服务能够覆盖的区域则受到显著限制,特别在逾期催收方面,地面催收部队将很难顾及区域过度分散的小额逾期账户,造成催收管理成本可能超过逾期可回收金额,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违约逾期损失。
4.信息安全
互联网诞生以来,各类信息安全问题就一直引人关注。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已经支持了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网络数据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大日益显著。从个人信息、社交数据到国家军事政治信息,都囊括于网络之中。某些重要的敏感信息引来了各种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窃取、数据篡改、计算机病毒等各种形式的数据盗用与破坏。创新金融模式依托于网络与移动技术,势必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伴生。
2011年年底发生的以CSDN为首的众多国内知名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就曾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600万用户资料被公开,黑客公布的文件中包含用户的邮箱账号和密码。而在国外,早在2005年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的万事达公司曾宣布,由于一个中间业务公司的安全漏洞导致万事达公司1 390万用户的银行资料泄露,算上其他种类的信用卡用户在内,这次泄密事件波及的持卡用户多达4 000万人,成为当时美国发生的最大规模信用卡用户信息泄密案。
现在,互联网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已经发展到社交、购物、金融交易等多个较为敏感的领域,且直接和资金打交道,但网站安全的发展速度远没有追上业务创新发展的速度。有些经营机构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日常运营中,尽管其经营的业务依托于互联网,但只有网站或数据库遭到攻击,吃过亏后,才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有些机构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并不核心,并不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殊不知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用户一个简单的电子邮箱即有可能关联出众多的信息,危害金融安全。
当然,信息安全问题属于操作风险范畴,本书将不再对此展开详细分析,但信息安全对金融创新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