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星落不还
此刻的中原大地,依旧是风起云涌。公元960年正月,中原发生了“陈桥驿兵变”,原后周大将赵匡胤顺利上位。但大家肯定都是麻木的,认为这不过是郭威的翻版,肯定又是一个短命政权。但他们都错了,日后一统天下的正是人家北宋。
后周一灭亡,就勾起了李璟的心事,那个谁谁谁,对,钟谟。当初和你一起出使后周的孙忌都为国而死了,你怎么还有脸活着?
事实上,钟谟回来后刚开始确实是活的好好的,甚至为李德明赚到了一个“忠”的谥号。不过他也是靠世宗成名的,周世宗一死,就若有所失的样子。但当初和李璟的另一个儿子李从善一起出使过后周,所以和他关系比较好。
巧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在上一年的九月,太子李弘冀经常梦见叔叔变成厉鬼来索命,后来没多久自己就死了。太子没了。钟谟就趁机说李从善的好,说立他为太子。但李璟有了更好的人选,儿子李从嘉。钟谟就处处污蔑他,说李从嘉坏话。这就让李璟不高兴了,给了他一个罪名,贬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去了。
所以这时李璟才想到了在饶州的钟谟,一纸令下,让你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于是自缢了。看来坏人终究是有坏报的。
北宋一建立,为了表示友好,又放回了部分当年战败的俘虏。南唐自然是以对待后周的态度对待北宋,一来人家继承了后周的法统地位,二来当年也见识过你赵匡胤的厉害。所以当年三月南唐使者就到达了开封去祝贺人家即位。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祝贺的,北宋建立,必然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反响最大的就是原后周大将李重进。人家肯定不服啊,我和你赵匡胤同为后周臣子,我功劳又比你大,就因为你在中央,我在地方,所以你就称帝?这不行,所以李重进立刻扯旗造反。第一件事就是向南唐请救兵。
南唐估计也是无语了,最无语的还是李璟。当初我拉你造反,你不听,还把我卖了,害得我损兵折将。现在真正造反才又想到我,你当我是谁?所以两个字,不帮!想必李璟希望此刻周世宗还活着,让他亲眼瞧瞧,我当初确实没骗你,说过他会造反就一定会造反。终究斗不过中央,李重进败了。南唐自然又是派了几个大臣去慰问犒劳宋军。
961年二月,南唐发生了一件大事,浩浩荡荡,好不热闹。什么大事?迁都南昌。其实南唐一战败就有这个想法了。毕竟割地后你看看金陵,都成了啥。直接成了边疆,面向中原领土。那到时候一发生战争,金陵不就完了?所以在959年十一月就升洪州为南都南昌府。历经一年多的建造,此刻才正式搬过去。而且东都扬州还没了,所以南唐的二都从东西都变成了南北都。
之所以选择南昌,是其地理位置优越,所以这年二月,正式以李从嘉为王子,人家李璟不是皇帝了,所以相应的得叫王子,让他留在金陵监国。自己率领大部分文武百官去南昌。刚开始乘坐大船,一帆风顺,后来瓢泼大雨,都改乘轻舟才到达。
期间,一行人路过落星湾。这里隐居着一位大预言家,陈陶。当初陈陶本来也想去求见李昪谋个官当,但一想可能不太合群,就又没去了。干脆隐居在洪州西山,感叹说,世上怎么没有麒麟凤凰一般的人物,只是国家自己遗漏了而已。保大末年,有流星划过东南,陈陶就说,南唐会差点亡国。后来果然如他所说,李璟被打成猪头,只能被迫割地。
正是有这样一位大预言家,李璟也想问问他。但怕他说话说一半,不全说出来的那种。就耍了点小心思。知道他一向喜欢吃鲊鱼,就派了个人提着几条大鲊鱼去他家门口卖,陈陶赶紧把鱼买走炖着吃了。“卖鱼的”就故意问:“听说我们皇上的船来到了落星,处士您知道吗?”陈陶笑着回答:“星落不还。”什么意思呢,来到星落就回不去了,或者说一语双关,星星落下就回不去了。李璟知道后就不高兴了,你这什么意思?就没派人再去问他。
等真正一来到南昌,大家又开始后悔了。史书载“南都迫隘,群下皆思归。”也难怪,南昌盆地连接豫章平原的地形摆在那儿,北有长江,中有赣江,东有鄱阳湖,确实地势矮了点。但迁都是你李璟决定的啊,所以最尴尬的还是李璟了。他就经常北望,想念着自己的故都金陵。一位臣子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干脆用屏风挡着北边。
这会儿李璟也病了。回想自己一生,做了很多错事,用人不明,胡乱用兵,迁都南昌。所以想着想着,最后写下遗书,让自己死后就葬在南昌的西山,如果违背他的遗言就不是孝子贤孙。此时他也应该想起了那句“星落不还”,不愧是大预言家,说的很准啊。
六月庚申,李璟与世长辞,享年四十六,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南唐之君。但李从嘉还是把他的灵柩接回南京,八月正式下葬。之后向北宋传出讣告,请求赐与庙号,毕竟生前也当过皇帝。北宋同意了,就有了元宗的庙号。
客观来说,李璟确实不适合当皇帝,或者说只适合当个守成之君。他的书法与诗词远比治国理政好得多。尤其是“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一句很是有意境。他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从用兵福州与湖南战败后,大家都说希望十多年之内都不要再用兵了,他也想到了父亲的保境安民政策,说希望此后永远不发生战事,何必只是十几年。但对于开疆拓土,李璟还是有功的。
一个时代又过去了,接下来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