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大裂变:西部大开发纵横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思维僵化不开放——旧思维岂能适应新形势

中国的改革进行了20年,始终伴随着一个认识上的命题: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深广度与改革进程的快慢完全同步,它基本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政治生活层面:摆脱了“两个凡是”,也就走出了“文革”;讨论了真理标准,小岗村和深圳“杀出了血路”;跳出了姓“社”姓“资”,市场经济开始生根;解决了“姓公姓私”之争,经济比重得以调整,充满活力的市场由短缺终于走向“相对过剩”……

一是社会生活层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思维方式是开放发散抑或内敛保守;思想是创新还是守旧;观念是现代化前瞻性的抑或经验式习惯性的等等,都深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解放或束缚着社会生产力。

眼下西部大开发鼙鼓而来,思想发动,观念转变刻不容缓。亮亮我们在思维上、思想上、观念上与西部大开发进程不相协调的“丑”,或许有益。

“左”。比如我们的经济成分构成始终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一直偏大,直接导致社会经济不活跃,亏损面大等等。会也开了,市领导话也讲了,政策也出台了,媒体也呼吁了,却总有人我行我素,一些部门的干部对个体户偏见之深,哪把人家当了纳税人。人说“上头放,下头望,中间一根抵门杠”,这“中间”值得检讨。

封闭。我们的一些干部信息不灵、思路闭塞、思维僵化,现代社会一日千里,我自传统劳作千年不变。比如人人“上网”,可真正如何上网、上网干啥、干啥上网实则不知,没有时间啦,酒杯一端,饭桌上碰碰玻璃转盘,美其名曰:“上网”。封闭还导致思路的“打不开”。平时就没有上下纵览、多方整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眼光只在本办公室、本部门、本行业、本人所限之权、钱上,遇上西部大开发要喊拿思路、提方案,立马“现相”,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要技术没技术……开会一坐,只好把老话旧话再说一遍。处处茅塞,何来顿开。

狭隘。一些区县、部门吸引外资内资,口号喊得山响,政策一年一本,市政府年年喊其兑现,结果是兑现的少,还这不配套那不解决,弄得人家怨言一大堆,怎奈钱已投下,欲罢不能,自嘲为被“关门打狗”。这些干部受眼光和学识所限,不知招商引资之本义,不得长远收税、创造就业机会、占有市场份额、繁荣本地口岸、获取先进管理、引来高级人才等要领,只盯住眼前这费那费,恨其赚得三两银,结果败了人家的兴,长此以往,谁还投钱给你?

此外,一说起发展,永远是本地那两张牌;说起资源,永远是本区那一亩三分地;说起规化,永远只在本码头那几座桥、几条路、几块草坪。你说大机遇是资源?他闻所末闻。

上述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思想观念的落后。地方之所以落后,首先因了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它既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影响有关,也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因而也缺乏竞争规则,人们还不习惯遵守社会法纪有关,更与千百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关。传统农耕方式以渐进式、经验式、局域式以及亘古不变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秋实、夏取冬藏的按部就班锻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不欢迎突变、革新、理想、探索、暴利等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我们现在的思维习惯。

改革,仅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感到它与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冲突了。西部大开发更是要求改革进程中的上台阶、跨跃式的突变,它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落后的一面天然拒斥。换思想就自然成了当务之急。

(《成都商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