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瓜皮帽
瓜皮帽又叫西瓜冒,瓜壳帽,是二十世纪前半叶男人们常戴的一种帽子,尤其是乡绅、阔老与阔少。
最早感受瓜皮帽是在儿时看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时候。我出生在川北的农村,一直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一千多年前,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叹息的“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至今仍然阻隔着外面花枝招展的世界。不要说我儿时的时候,今天那里依然是“民贫地瘠”。现在,看电影、电视还是让村子中的孩子们非常兴奋和高兴的事情,像过节一样。不同的是,我儿时只要一知道那里有电影,就会和小伙伴常常奔走几十里地去看一场电影;而现在的孩子们可以适当的免去这种奔走之苦,因为学校统一收得有电影费,每一个月,就专门有人在各个村子之间轮流为学生放电影。
在看《自古英雄出少年》那部电影时,一直在心中都觉得是坏东西的瓜皮帽戴在那个有着漂亮老婆的小少爷头上,居然散发着异彩——小少爷居然那样的聪明,不时地还能帮助他那位漂亮、武艺高强的大老婆。于是,年少的我也就做着能有一顶瓜皮帽的梦。当然,我是无缘戴上那瓜皮帽的。虽如此,今天看见有小孩戴瓜皮帽时,心中还是痒痒的,不由得自己不驻足而观。
瓜皮帽的形状像横切的半个西瓜,是由六块瓦布缝合而成。据传这种形制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之意。这种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别。平顶大多为硬胎,内衬棉花;尖顶大多为软胎,取其便利。瓜皮帽所用的面料一般是黑色的缎子布,顶端常常用红绒结成大个红玻璃珠来装点。二十世纪的前半叶,男性青年人常在春、秋天戴。虽然,后来因为十分自然地把它与地主等封建余孽联系在了一起,莫名其妙地成了“批斗”、“横扫”和消灭的对象,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华北地区,人们在结婚时,新郎还普遍戴用,与长袍、马褂相配套。只不过,这套在一些人眼中有着浓郁的遗老遗少色彩的礼服在婚后也就束之高阁了。虽平常也有人偶尔戴之,却已经被一般人看作是“赶俏”或者将其看作是“烧包”了。
现在,瓜皮帽只有婴幼儿或者少不懂事的孩子间或戴一戴了。其次,就是在一些旅游景点或者摄影棚,瓜皮帽作为照相的一种道具,有自己的一块残存的天地。
就像山东话的“烧包”,北京话中的“傻比”、“傻冒”一样,在现下仍偏居一隅的成都,那儿的方言中有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瓜娃子”,它同样是说人非常宝气、愚蠢、傻里傻气。瓜娃子源自于在人们都不戴瓜皮帽来招摇过市的时候,对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依然戴瓜皮帽的人一种贬称。这可能与成都人对西瓜圆乎乎、胖乎乎、傻里傻气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有关。由于此词发音洪亮,且张口就出,再通过四川有名的比较受都市、乡村老百姓喜欢的“口技”专家李百清的传播,后来瓜娃子也就迅速地扩展成一句“国骂”了。
当自己从农村到城市谋求生计的时候,这句国骂也没有在自己的身上少出现过。当自己一人像个流浪儿似的在大街、商店和各种各样的门口进出时,不时都会从你的正面、侧面,有是甚至是身后传来“你这个瓜娃子”带有蔑视的音响。一开始还不明白,后来就觉得有些晦气。直到后来有一天,当这句国骂也突然从自己的嘴巴脱口而出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一直没有为自己无缘无故受人口舌而辩护的瓜皮帽的豁达和大度。由此,当自己每说一次“瓜娃子”时,我就会在心中默默地为瓜皮帽“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