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
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奇妙,只要谈到它,无论哪方面都能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如果把儿童的人生比作一幅画卷,那么要理解他某一特定行为背后的意义,就必须展开整幅画卷,对他的整个生活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儿童的所有行为都是他整个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反映,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个性中的隐形背景,那么自然也无法理解他的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指的是个体行为和行为方式统一成为一种单独模式的过程,这种发展从个体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面临生活的种种情境,儿童不得不以一个统一的方式去应对。这种对生活中不同情境的统一回应方式,不仅是他性格的构成因素,更使他所有行为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从而与其他儿童区别开。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往往忽视了人格的统一性这个问题,即便不是完全忽略,至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往往把一个特别的表达或是特定姿势单独拿出来研究,认为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好比从一段完整的旋律中把一个音符单独挑出来,不考虑其他音符,只理解这个音符所包含的意义。这种表达或行为有时被称为一种情结,认为它与个体的单独行为相互无关。这种做法明显欠妥且是错误的,但却又普遍存在。
如果用这种错误的方式看待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危害尤其严重,因此,个体心理学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态度。这一点在关于儿童惩罚的理论中表现更加明显,如果儿童做了错事,招致惩罚,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呢?成人和教育者常常会参考儿童个性留给人的整体印象,但这种印象对儿童来讲却并非有利条件,有时反而是一种弊端。如果儿童重复犯错,就容易在成人和教育者心里形成偏见,认为他屡教不改。另一方面,如果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当他犯下相似的错误时,往往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无论如何,对儿童的惩罚本身弊大于利,上述两种情况都没能触及问题的根源,它们都缺乏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真正含义的理解,也就无法理解这种错误是怎样产生的。不理解孩子的人格统一性就做出判断,就像上述脱离完整的旋律对单独的音符进行理解。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儿童为什么懒惰,不要希望他们自己能清楚说明根本原因;同样,也不要指望儿童说出他们撒谎的原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深谙人性,他有一句流传千年的名言:“人生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就连哲学家都难以回答的复杂问题,我们凭什么要求儿童能给出答案呢?只有掌握了理解整体人格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个体行为表现背后的意义。这样的方法不是要去描述个体做了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儿童在面临生活中特定任务时采取的态度。
为了更好地说明儿童整体生活背景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下这个案例。
有一个男孩十三岁,在妹妹出生前的五年里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生活得快乐幸福,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几乎所有的愿望都无条件地满足他。母亲善良温柔,对男孩宠爱有加。父亲则随和安静,享受儿子对他的依赖,但由于是军人,常年不在家,男孩和母亲更亲近。对这个依赖性强又固执倔强的儿子,母亲总是尽力满足他所有的要求。但对于男孩表现出来的没有教养,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她会非常生气,母子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主要表现为,男孩会在母亲面前越发蛮横,对母亲呼来喝去,不管何时何地,总是想尽办法用各种无礼的行为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
男孩的行为虽然令母亲苦恼不已,但他本质上并不是坏孩子。因此,母亲一再原谅并做出让步,还耐心地帮他整理物品,辅导功课。这些做法让男孩进一步认为,不管自己遇到什么麻烦,都会得到母亲的帮助。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整个小学阶段的成绩也很优异。可是八岁那年,随着妹妹的出生,男孩的行为发生明显变化,让父母难以接受。他不仅不讲个人卫生,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令他的母亲十分崩溃。更过分的是,如果母亲没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揪母亲的头发、拧母亲的耳朵、扯母亲的手,让她片刻都不能安宁。对于自己的行为,他完全不愿意改正,随着妹妹的长大,更是加剧了他的行为模式。很快,他把各种手段用到了妹妹身上,虽然不至于到伤害妹妹身体的地步,但他对妹妹的嫉妒心显而易见。换言之,男孩的重大改变与妹妹的出生有直接关系,当父母的关注焦点转移到妹妹身上的那一刻,他开始出现种种恶劣的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儿童开始表现出不良的行为或者出现一些让人讨厌的行为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个行为开始的时间,更要考虑它产生的原因。但是,“原因”这个词也不要轻易使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使哥哥变成问题儿童,然而这种情况却频繁发生。对于这种关系,我们只能解释为是儿童自身的错误态度引起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之间不存在物理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虽然我们可以确定,当一块石头落向地面,它必然是朝着一定的方向,以一定的速度落下,但我们不能断定,一个儿童的行为变化是因为有弟弟或妹妹出生了。不过,根据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在心理“下落”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没有什么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或重或轻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也会对个体未来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毋庸置疑,人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这些心理偏差与它带来的现实后果密切相关,并导致个体产生错误的行为或是错误的人生取向。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确定,目标与判断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有判断,就有出错的可能性。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设立或是确定人生目标,一般情况下,儿童在二至三岁的时候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会一直指引着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努力去行动。有目标就会有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就会出现错误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儿童或多或少会受到目标的约束,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之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因此,儿童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此外,在没有新的困境出现前,儿童的行为始终受限于个体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我们都明白,境遇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并不取决于客观事实和环境(比如家中有了第二个孩子),儿童如何看待客观事实才是决定性因素。这是反驳严格的因果论的充分证据,虽然客观事实以及它的绝对意义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客观事实与个体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不存在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