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学古文(唐代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陳子昂這首千百年來深受文人雅士喜愛的詩篇,篇章雖短,文字雖淺白,卻極之深刻地突顯出詩人那份生不逢時,對時局悲憤莫名,而又無法力挽狂瀾的滿腔抑鬱。

陳子昂寫此詩時正被貶職,空有無限壯志卻報國無門。這天,他登上幽州台,昔日戰國時燕國賢君曾在此宴請天下之士。

放眼遠望,懷古傷今,浮想聯翩,不由得發出深深的悲歎……所謂「明君」、「聖主」究竟在甚麼年代、甚麼時空才會出現呢?

唐代初期的詩歌因為沿襲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建康〈南京〉,合稱六朝)時的陋習,文風綺靡,陳子昂致力打破這種寫作之風。他慨歎漢魏詩風不得流傳,並批評齊梁之詩過於浮誇,華而不實。陳子昂推崇像《詩經》那樣溫和、優雅樸實的文風。他為了也以身作則,寫下了很多爽朗剛健、內容豐富的詩篇,一掃六朝的綺靡詩風。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

「幽州台」

「幽州台」:亦即薊北樓,又稱薊丘、燕台,其遺址位於北京市。此台是戰國時期的燕昭王所建,當時起名「黃金台」,用意為廣招天下賢士,壯大國家。被招納的賢士,較為著名者有樂毅,他為燕昭王攻打齊國時,連破七十城,成一時佳話。當地在周朝時期被稱為幽州,及後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疆土,又多次易名,至唐朝再次改回幽州,陳子昂以幽州台為名,而非更確切的黃金台,似是藉此加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意思。

「愴然」

「愴然」:指的是悲傷悽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