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齊桓公的霸業

周朝自武王建國以後,大行封建制度,分割土地,封了一些同姓和有功的臣子做諸侯,子孫世襲,原是想他們同心協力,來保護王室的。在西周時,天子的勢力強大,諸侯不敢不唯唯聽命;一到平王東遷以後,天子的勢力衰弱,諸侯漸漸強大,天子的命令不行,反而要受諸侯的欺侮。諸侯之中,大的就欺侮小的,強的就苛待弱的,自相殘殺,自相吞併,成了一個衹有強權不顧公理的時代。孔子生在這東周時候,見了當時的紛擾,強權的橫暴,就把當時的事跡,和諸侯的善惡,都記載出來,著成一部書,叫做《春秋》。所以這個時期,後人又叫做“春秋時期”。

在這紛亂時代,衹要一個有強權而能稍講公理的,便可以為一般人所推崇、所擁戴,稱為霸者。所以當春秋時,局面雖然紛亂,幸而出了幾個霸者,負起維持大局的責任,一般弱小者得到稍許保障,強大者不敢肆意欺人了。齊桓公便是這春秋時期霸者之中最有名的。

齊國本是一個大國。姜太公佐武王定天下,武王封太公於齊,傳至齊襄公,國家的政事很壞。襄公又沉迷女色,任意殺人,齊國的臣民,沒有一個不痛恨襄公的。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子小白。見着國事如此,將來必有大禍。公子糾便和他的臣子管仲、召忽,逃到魯國,因為他的母親是魯國的女,所以暫往外祖家避禍。公子小白也和他的臣子鮑叔牙同逃奔莒國去了。

自他們走了之後,齊國果然發生禍亂,齊公孫無知乘着襄公沒有防備,攻進宮中,把襄公殺了,自己立為齊君。但是沒有好久,公孫無知又被他的仇人所刺殺了,於是齊國沒有君主,一些朝臣正謀在幾個公子中選立。

魯國聽得這個消息,便要送公子糾回國,立為齊君。但是在公子中能和公子糾競爭的,衹有公子小白。於是魯國一面發兵送公子糾回國,一面派了管仲率領兵馬去遮斷莒國至齊國的道路,抵禦小白。小白被管仲射了一箭,中在帶鈎的上面,幸而沒有損傷,小白便假裝被管仲射死,載入車中,乘着管仲沒有防備,秘密的逕回齊國去了。管仲以為小白已死,便使眾人馳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兵,也信着小白已死,便緩緩的而行,經過六日,纔得到達齊國的境界。

小白入了齊國,便為齊國的大夫所擁戴,被立為國君,是為桓公。立刻發兵去抵禦魯兵,齊兵和魯兵在齊國乾時(在今山東博興縣南)地方相遇。魯兵被齊兵打得大敗。

桓公因被管仲所射,心裏銜恨刺骨,這次打敗了魯兵,定要殺了管仲,以洩積忿。鮑叔牙對桓公說道:“君衹要治理齊國,就有叔牙和高傒夠了;若欲圖霸王之業,那就非管仲不可。管仲所在的一國,那國必然為世所重,這種大才真不可失掉了。桓公信了鮑叔牙的話,就寫信給魯國道:“公子糾是我兄弟,我不忍殺,請魯國代我殺了;管仲、召忽是我的仇人,請魯國送還給我,待我殺了,得以甘心。”魯國是戰敗國家,接到了這信,不得不遵命照辦。就把公子糾殺了,召忽也自殺了。管仲和鮑叔是平日極相知的朋友,知道鮑叔必然會薦用他,就自己請囚。於是魯國用囚車送了管仲到齊國來。桓公派了鮑叔牙去迎接,一到齊國的境界,鮑叔親自解了管仲的束縛,引回齊國,同去見了桓公,桓公大喜,命管仲為宰相。

管仲治理齊國的政事,注重富國強兵,實行全國皆兵的制度,令每家出兵,五家為軌,十軌為里,四里為連,十連為鄉,定為軍令,使大家遵守。又定出錢幣制度,聽人民鼓鑄,還藉着齊國濱海的地勢,獎勵人民捕魚之業,及煮海為鹽,當時中國魚鹽之利,盡被齊國人民握着了。不到幾年,果然齊國國富兵強,一躍而為當時的頭等國了。

齊國的國勢既然強盛,就興兵滅了鄰國。又出兵打敗了魯國,魯莊公請割地求和。齊桓公允許在柯(今東阿)和魯莊公相會訂盟。

魯國的將軍曹沫,從前和齊國打了三次敗仗,每次敗仗之後,都是割地求和。他心裏異常憤激,務必要報仇雪恥,奪回魯國的失地,雖然力量不及齊國,他卻不以此自餒,憑着自己的熱血,灑在齊國的境地,作恢復失地的企圖。如今機會到了,恰遇着魯莊公去齊桓公相會,他便隨着魯莊公一同去到會。

柯地本是齊國的境地,魯莊公到達此地,齊桓公也來了。盟會的儀式,是用土築一個三尺高的壇,兩國的君主,都在壇上訂盟。曹沫眼見得此次的盟會,魯國又是要割棄土地,就不禁憤火中燒,怒髮衝冠了。等到兩君訂盟的時候,曹沫離開自己的席位,趨至壇前,一手牽住齊桓公的衣袖,一手抽出雪白鋒利的匕首,準對着齊桓公說道:“請你給還我們魯國的失地。”齊桓公登時嚇得發抖,忙回說道:“我承認盡還給你們魯國的失地。”於是曹沫棄了匕首,恭恭敬敬的仍然退到自己的席位。

齊桓公受了曹沫的威劫,一時承認了給還魯國的失地,但是後來心裏悔恨,定要殺曹沫以報威劫的恥辱。管仲諫說道:“君殺了曹沫,不獨失信於魯國,而且失信於諸侯,那就所失的比較土地還要多呢。”齊桓公信了管仲的話,就將曹沫三敗所割的土地,盡還給魯國。於是各方諸侯聽了這事,都感桓公的威德,盡來歸附了。

這時楚國是很強盛的,仗勢欺人,吞併了許多小國,她雖處在南蠻之地,她的勢力卻伸入中國了。齊桓公便興兵伐楚,責備楚國不來周朝朝貢;楚國也懼怕齊國的兵威,不敢和齊國對敵,便和齊國訂盟講和。因此中國的諸侯,沒有一個不懾服齊國的威力,都向齊國歸附。齊桓公便群集各國諸侯在葵丘開會,自己為盟主,訂立許多條約,大意是尊奉周朝,攘除夷狄,諸侯不得自相攻殺,還有許多關係國家內政的,各國諸侯都遵命簽字。這是當時霸者無上的威權,對於周朝的天子,不過是名譽上的推崇罷了。像這葵丘的會,齊桓公召集過九次,各國諸侯沒有一個不唯唯聽命。所以齊桓公的霸業,是當時極盛的了。

齊桓公用了管仲,纔能得着這樣的霸業,這是他能夠任用賢才的好處。但是他有兩個最寵愛的臣子:一叫豎刁,一叫易牙,這是兩個作偽的小人,桓公卻異常親信。原來易牙是在宮中做烹調的人,桓公偶然有病,不思飲食,易牙殺了自己的兒子,烹做羹湯,進獻桓公,桓公吃了,覺得異常鮮美,後來桓公病癒,知道這個緣故,所以對於易才,便加以極端的寵愛。豎刁是自受閹刑,請求入宮為內監來服侍桓公的,所以也得桓公寵愛。

管仲病了,桓公親自去看病,並且問他道:“君將怎麼教我呢!”管仲回說:“請君不要親近豎刁、易牙。”桓公說:“易牙烹了兒子的肉給我食,那還相信麼?”管仲說:“人情沒有不愛兒子的;他自己的兒子尚且不愛,還能愛君麼?”桓公又說:“豎刁自己受了閹刑來侍奉我,那還可疑麼?”管仲說:“人情沒有不愛自己的身體的;他自己的身體尚不愛,怎能愛君呢!”後來管仲死了,桓公終沒有聽從管仲的話。

管仲死後一年,桓公病了,很是危險,豎刁、易牙奉了衛共姬的兒子公子無詭作亂,把宮門閉塞,不許一人入宮。有一婦人踰牆入了宮中,走到桓公的病室。桓公說道:“我要食物。”婦人說:“沒有。”桓公又說:“我要飲水。”婦人說:“沒有。”桓公說:“為什麼飲食都沒有呢?”婦人回說道:“易牙、豎刁興兵作亂,閉塞宮門,不許入宮,所以沒有。”桓公聽了,慨嘆兩聲,眼淚直迸的說道:“管仲真是聖人,我悔不聽聖人的話,若死後有知,我有何面目見管仲呢?”就把衣袖蒙着頭面而死了。

桓公死後,諸公子爭立,鬧了很久的禍亂,國勢因此不振,齊國的霸業也從此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