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曾讀過一部美國兒童小說《鹿苑長春》,寫一名十歲男孩在美國早期墾荒生活中成長的故事。小說有李俍民先生和張愛玲小姐翻譯的兩個中文版本,譯文各有千秋,但成長中的孩子對世界、生死、生活的感悟和表現都譯得令人感動。這樣的小說不但令少年人得益,也潛移默化着成年人的精神。
文學作品分許多品種、樣式。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品並不逢迎一時一事,也不圖解政治時事。它着眼表現接地氣的生活、真實的人和人的世界。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成長小說,走現實路子的,有的脫離了生活真實,有的欠缺文學層面的表現能力。
我想用文學的形式,寫一些孩子從呱呱墮地到童年、少年這一段歷程,特別是想用他們在叛逆歲月的生命交集,去解讀青春的秘密。
青春期免不了惶惑、憂傷、衝動、叛逆,也伴隨着成人世界的溺愛、放縱、無奈、暴力甚至罪惡。也因如此,青春期在它表面的亮麗後面,也隱藏着黑暗與危險。
我們不能轉過臉去,假裝這些事從未發生過。正如小說中七姑婆說的:不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有些事總會發生;不論你願意不願意,有些事你總要面對。我希望少年人能從小說中讀到他們熟悉的社會、學校、父母和同學,認識真實世界,在成長的混沌與焦躁中,理出清明與從容,進而認識、嚮往、熱愛美好的事物與人生,在這過程中豐富我們的內心,促進精神的成長。
這是我構思這部長篇小說的初心。
給一部約15萬字的長篇小說起名十分艱難,在若干個方案中最後定名為《月亮下的奔跑》,取意兩個生於月夜的女孩子在成長路上的尋覓。那種尋覓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現,一種是頑強的長跑,另一種是放縱的狂奔。
過去的少年成長小說,多在四萬字左右,情節、人物、真實的生活場景與氛圍、故事脈絡都受到限制,未可充分展開。山邊出版社破例允准我盡情揮灑,容我在較長的篇幅裏從容地寫想寫的文字。
我設想這部小說的讀者羣,是與小說人物同一年齡段的十五歲左右的中學生(也希望包括更小的讀者與成人讀者)。為幫助他們有效地閱讀,除用心去設計小說的人物、故事、心理、環境外,也着意文字的運用,並在每章附上了故事梗概。
比起圖像圖畫,文字有其不可替代的表現力。長大了的小讀者該學會按捺住心的浮躁,在較長篇幅的文字閱讀中,感受中文字、詞、句的奧妙,熱愛文字的世界,迷戀文字潛移默化的力量與感動。
在寫《月亮下的奔跑》的日子裏,我常想到上面的話。
寫這本書上冊時,我時有小恙,且有親屬病危。身心俱疲中我感受着小說中人物的活力和溫暖。他們急於通過這部小說來到這世上,在冥冥中鼓舞着我寫完了最後一個字。
期望這這本書不但能得到少年讀者的喜愛,也期望它具有吸引成年讀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