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政治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儒家

儒家興起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性思想,也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552-479 BC)是儒學的創始人,孟子(372-289 BC)則是最重要的繼承者。孔子生於春秋末期,當時正是禮樂崩壞,社會大動亂時代。周天子名義上是共主,但諸侯們已不再遵守周朝訂下的規範(周禮),周天子亦沒有能力解決諸侯之間的紛爭,結果是諸侯們為爭奪利益(土地和人民)而互相攻伐,人民生活在戰亂之中,非常痛苦。除了國與國的戰爭外,一國之內也常有以下犯上的叛亂,例如孔子身處的魯國就有「三桓之亂」,三桓就是季孫、叔孫和孟孫三位卿大夫,他們把持朝政,有一次魯昭公想討伐季孫,結果季孫聯合叔孫和孟孫,打敗了昭公,並驅逐出魯國。

面對這個亂局,孔子提出救世的主張,就是重建周禮,為它注入新的養份,那就是「仁」,為「禮」的根源,即一切禮儀制度背後的根本意義。用今天的哲學術語講,仁就是道德主體,能夠分辨是非善惡,並且能行善去惡。孟子的「性善論」可以說是將孔子的「仁」進一步理論化。孟子用「孺子將入於井」這個例子來證明人性向善,他說當我們看見小孩將墮入井之際,就會生起惻隱之心,不忍心這件事發生,原因不是要得到人的讚賞,也不是要結交小孩的父母,亦不是憎惡小孩的呼叫聲。孟子指出在這種特殊情景之下,我們能夠親身體驗到跟個人苦樂、利害無關的「惻隱之心」,亦即是「仁心」。孔子和孟子的政治思想分別散列在《論語》和《孟子》二書之中。

1 為政以德

孔子強調在禮制之下,每人都有自己應盡的義務,由此帶出「正名」的主張,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居於何種地位的人,就應盡這個地位所要完成的義務,君主應該做好君主的義務,臣子應該做好臣子的義務。孔子針對的是當時君不君,臣不臣,諸侯僭越天子、大夫僭越諸侯,家臣又僭越大夫的混亂情況。

根據君臣應盡的義務,孔子有一套德治主張,這就是日後所講「聖君賢相」。正所謂「政者,正也」,為政者首先要正派,必須有道德修養,這樣就可以以身作則,起領導的作用。孔子用風和草作比喻,說君主像風,人民像草,風吹向那方,草就會倒向那方;如果君主為善,人民就會跟着為善。孔子認為,若能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其他星都會環繞它而運行,人心歸附,社會秩序逐能建立。

孔子的政治領導有三個重點,就是「足食,足兵,民信」,足食包括經濟和社會的安定,足兵就是國防,民信則是人民對國家的信任。而三者也有着優先的次序,以民信為首,其次是經濟,最後是國防。換言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是最重要的。這亦是道德、經濟和軍事三者在價值上的優先次序。

具體施政方面,則有其三部曲,那就是「庶、富、教」,首先是使人口多起來,然後是使人民富足,最後是教育他們,跟管仲講的「衣食足則知榮辱」道理相通,先富後教。孔子認為教育比刑罰的效果更好,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刑罰只會令人民不敢犯事,但不能幫助他們提升德性,應該用禮來指導行為;因為禮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發展德性,所以君主不應訴諸武力和威嚇來統治。為政還有兩個重點,就是公平和安全問題,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寡」和「貧」的意思都是財富少,這是經濟問題;但比較起來,公平(均)和安全(安)就更加重要,應該優先考慮。這裏所講的安全似乎跟之前的去兵道理有衝突,足兵是國防的事,雖然也跟安全問題有關,但是對外的,重點是武力防禦;而這裏講的安全是指國家內部,即社會秩序,靠的是人民守禮,重點是道德修養。

國家應做的事

孔子認為,統治者的責任是指導人民,培養品德,才能成就一個有秩序的和諧社會。不過,禮治思想背後是不平等的階級制度,而將道德看成是政治的延續也有不少弊端,後面再討論這些問題。

禮的作用

禮主要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帶來社會和諧,正謂「禮之用,和為貴」;另一個是幫助我們發展品德。

孔子教導學生的目就是為了培養從政的人才,這種德才兼備的人稱為「君子」,孔子以「五經六藝」為教學的內容,亦即是以當時的貴族教育為依據。五經是《詩》、《書》、《易》、《禮》、《樂》;用現代的標準,《詩》是文學、《書》是歷史、《易》是哲學、《禮》是社會規範、《樂》則是音樂藝術,相當於今日的人文學科,跟其他學科相比,人文學科跟道德修養的關係較為密切。至於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擁有這些技能,也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謀生了。

2 民本思想

以孝治天下

魏晉之時,提倡「以孝治天下」,這也是源於孔子。有一次孟懿子問孝於孔子,孔子答:「無違」,但無違什麼呢?稍後學生樊遲逐問,孔子就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曾說過為政的工作就是「養生送死」,由於孟懿子是有權位的人,所以孔子答得婉轉,無違就是無違天下人之心,將人民當成父母,以孝待之。「以孝治天下」的意思就是大孝於天下,為政者以天下人為父母來對待,本來這是對為政者的要求,但後來竟然演變為君主統治的手段。例如有所謂「移孝作忠」,忠君才是大孝,將君主當成父親,跟原來的意思相反。又例如大力提倡孝道,目的就是防止人民革命作亂,原因是為了父母就不會做出這種會被殺頭之事。

五美四惡

子張問政,孔子答有五個原則應該遵守,有四種東西應該去除,此所謂「尊五美,屏四惡」

在為君的義務中,孟子比孔子說得更具體,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心」就是惻隱之心,「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什麼是仁政呢?簡單地說,就是為君者必須為人民謀幸福,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正如孟子所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假若為君者不能盡他的義務,反而殘害百姓,又當如何呢?孟子認為人民是有權推翻暴君,正所謂「聞諸一獨夫,未聞弒其君」,像商紂這樣殘暴不仁的君主,已失去做君主的資格,人民是有權推翻他的統治,所以周文王只是殺了一個惡毒的人,並沒有弒君。但革了命之後,誰來當君主呢?孟子認為是由天命來決定,這是源於「以德配天」的觀念,周伐商成功後,明白到上天並不永遠保祐一家一姓的政權,君主雖是受天命來治理人民,但天命不常,它只保祐有德之人。但我們如何知道天命呢?那就要看人民的反應。但誰是天命所歸呢?就是得民心者,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意思。例如劉邦和項羽之爭,最後是得民心者勝出,但在之前,卻要經過一連串的殺戮。儒家的問題就是沒有繼續思考和回答「政權合理轉移」的問題。

孟子雖有「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但他的意思不過是國以民為本,重視民生和民意,並不是主權在民的民主思想。要治理國家,還需要有賢能之士,這就是孟子所講的「尊賢使能」。孟子認為,選拔官員的時候,必須廣泛聽從民意,並且進行研究調查。君主和大夫稱讚的話都不算數,只有人民說好的話,才去做考察,屬實的話,才可以任命。孟子說,君臣的關係是對等的,是一種合作關係,正所謂「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君子不當臣子是人,臣子也不當君主是人。臣子的其中一個責任是匡正君主,指出君主的錯誤。

《書經》的民本和尊賢思想

民本和尊賢的思想源於流長,最早的文獻見於周代的《書經》。

歷代選拔人才的方法

漢代要到漢武帝才提出察舉制,但到了漢末,已被世家門第所把持,隋代首創考試制度,經唐代發揚一直沿用,直至清末。科舉制雖然有公平、開放及客觀的好處;但考試成績只能顯示考生的知識,但並不保證他們都是才德兼備之士。

仁政的具體措施又是什麼呢?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意思是仁政的基礎在於經濟,先搞好經濟,令百姓生活穩定,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人民生活安定,就可心志堅定,不會為非作歹,進一步就要教育人民,就是「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跟孔子「先富後教」的道理相通。當時孟子提出的具體措施就有恢復井田制,用耕作公田代為交稅、免除關稅、減除重複的稅項等。由此可見,儒家思想不只講仁義道德,也重視財經的問題。

孟子的民生標準

孟子認為治國必須先搞好民生,否則就失去當君主的資格,以下是他的標準:

3 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雖出於《莊子》一書,卻很適合用來形容儒家的思想,內聖指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外王則是政治秩序良好,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而內聖則是達致外王的必要條件。由此看來,政治只是道德的延續,內聖而外王,只要道德搞好,政治就沒有問題,正如孟子相信只要君主行仁政就會天下太平。

《大學》可以說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個總結,談的正是「內聖外王」之道,重點是交待「內聖」和「外王」的關係。《大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三綱領」和「八條目」。大學原是古代的高等學校,由國家辨理,學習的是「大人之道」,即修養品德和治國的學問,原本只有貴族才有機會接受這種教育;但孔子開創平民教育之後,修身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正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大學正是道德和政治結合的學問,每個人都要有道德修養還說得通,但難道每個人都要從政嗎?事實上,孔子的確是以從政為目標,正所謂「不仕無義」,很明顯,儒家認為讀書人應以從政為己任。即使如此,並非所有人都是讀書人,事實上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從政;但從政也有其廣義,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在任何一個團體、公司、學校、甚至家庭,都涉及管理人的事務,由此可,任何人都很有機會「從政」。

《大學》的「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明明德」的重點在於修身,屬「內聖」;而「親民」則是行善的後果,屬「外王」;至於「止於至善」,可視為最終的目標。

修行的次第

《大學》主張「內聖」的修行有六個步驟:「知,定,靜,安,慮,得」。

至於「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程序,一般認為前五者屬於「內聖」,後三者則屬於「外王」,很明顯,「內聖」是「外王」的先行和必要條件。但如果「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也是「內聖」的次第,它跟之前所講的「知,定,靜,安,慮,得」修行次第又有什麼關係呢?我認為前者是扣緊「外王」而講,它重視的是「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的道理,獲取知識。嚴格來說,「格物,致知」不屬於「內聖」,而是有助於「內聖」的方法。由此可見,「致知」的「知」,跟「知止」的「知」不同,前者是對外物的認識,後者則是對自己的認識,所以「知止」跟「誠意」相若,都有面對自己,認識自己的含意。至於「定,靜,安,慮」則屬於「正心」的範圍。那麼,「得」就是指「修身」成功。

八條目與修行次第

但如果「格物,致知」只是研究事物,獲取知識,它又如何有助於「誠意」呢?我以為構成知識的一個主要條件就是「真」,一旦我們發現己有的知識是假的話,就沒有資格稱為「知識」了,例如「地球是平的」。所以,追求知識必須有求真的精神,認真的態度;若能用這種精神面對自己,則有助人培養「誠意」。

要注意的是,齊家中的「家」並不是現代社會的小家庭,「家」的原意是大夫的封地,後來演變為宗法社會的大家庭或大家族,例如以前新界的鄉村,居住的都是同姓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宗,鄉村以祠堂為中心,是祭祀和執行家法的地方,除了有維持地方治安之外,也有救濟的福利功能。所以齊家的意思其實是管理的地方得到穩定。

不過,內聖外王只是一種理想,中國歷代的政治並非如此,正所謂外儒內法,要建立社會秩序,除了禮制,法也很重要,其實漢武帝獨尊儒學所走的路線,跟孔孟之道相去甚遠,反而接近荀子。荀子主張尊君,他說:「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是禮法並重,春秋戰國正經歷城市壯大和商業興起等帶來的社會變遷,禮並不足以應付,法實是因應時代的需要而生。孟子將王道和霸道看成是互相排斥,雖然荀子也認為王道優於霸道,但主張兩者可以合一,很明顯,荀子比孟子的主張更符合實際需要,因為要實現外王,必須要落實有效的統治。

4 儒學的弊端

有些批評認為儒家是專制思想,極權主義,強調的是人民對君主的服從。但這種批評對先秦儒來說並不十分公道,因為孔孟的思想並非如此,荀子雖然主張尊君,卻也說「從道不從君」,可見他並不卑民。所謂「君尊臣卑」的思想是漢儒受陰陽五行思想污染的產物,跟先秦儒家沒有關係。

孔子雖然重德治而輕刑罰,但後來政治都是「外儒內法」,法家的嚴刑峻罰從來沒有消失過,漢武帝獨尊的儒家已經受法家污染,著名的三綱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其實源於韓非,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教條更是法家的產物。

儒家的優點是掌握道德的本質,但問題是誇大了道德的價值,把政治秩序看成是道德秩序的延續,將政治生活簡化為道德生活的一部分,完全看不到政治領域的獨特性,對於「政權的成立和轉移」、何謂「正當」權力的核心問題根本無法處理。只能夠提出德治的主張,盼望聖君賢相的降臨。當然,日後的儒者也曾注意到君主的權力過大和不正當的使用,但亦只能從「權力運用」的層次上提出制衡,例如漢儒所講的「天意」,用以限制君主的權力;卻並未對「權力基礎」的合理性提出質疑。中國傳統政治之所以步步走向專制,實與儒學的根本缺陷不無關係。有人誤解儒家的民本為民主思想,民本不過是說身為國家主人(君王)應該明白人民的重要性;但這與「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領袖不過是人民的代表,所以人民有權改變政府」的民主思想實在相去甚遠。

儒家從未對當時世襲的君主制作出反省和批評,視之為當然而接受,只是提出治國的主張,也並未對政體的特性作出研究,更莫論提出替代的可能性。君主專制的禍害實不用多說,除了開國之君之外,大部分君主都是長於深宮,不知人間疾苦的職業皇帝,由這些人擁有絕對權力,遲早要出亂子。雖然中國歷代都是君主制,但也有不同的形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君主制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非世襲,由現任君主選擇才德之士為接班人;第二種是世襲的,但不是君主集權;第三種是世襲的,並且君主擁有絕對權力。

君主制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