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猎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Do we make a difference?

我是一個星空奇遇迷。青少年時看着葛克隊長(Captain Kirk)和冼樸(Mr.Spock)成長(二人均是《星空奇遇記》的主要角色),自己也想不到,幾十年後,當我寫一本書的自序時,會以葛克隊長在電影Star Trek:Generations英勇殉職前的一句話做序的題目:“Do we make a difference?”

這套書的名稱叫“發現香港”,不錯,人生便是一個發現之旅。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找尋小行星,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從沒覺得有甚麼特別。間中傳媒訪問是有的,但想不到會被商務印書館找來寫書。也好,傳媒寫的是記者理解的我,正好有機會自己寫寫心底話。

這個世界上要成就一件事,少不了先天興趣、後天培養和環境等因素,自小已喜歡歷史和天文地理,已有發現小行星的願望。移民加拿大後因緣際會,1996年因為一篇天文雜誌中的文章而重燃發現小行星的渴望。千禧年前發現了第一顆後熱情一發不可收拾,計劃去美國找小行星,以三年為期,結果有如電影《無間道》的名句:“三年又三年”,讓我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人生觀。

這段日子中,除了找尋小行星,也多了思考的時間。世事原來很奇妙,香港人很功利,有用的事才肯花力氣,然而這樣做科研是不行的。早至50年前,天文學家以為小行星是只會劃花長時間曝光照片的天空小魔怪(Vermin of the skies),幸得鞋匠先生(Gene Shoemaker)等天文學家鑽研,才知道小行星不但會不時撞落地球和在6,500萬年前令恐龍絕種,更與地球過去6億年的生物演化史息息相關!

筆者一直認為,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容許每個人都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美好。這個信念一直沒變。在成功的因素中,天資環境很多時都非個人能力所能左右,只有專注和堅持才是個人所能控制的成功因素,然而很多事要堅持,必須是你的深愛!事先沒有計劃,寫完後再回顧,才知道自己講了很多關於堅持的重要!本書有不少篇幅,寫的是從找尋小行星的經歷中,如何看到好奇心、觀察力和不盲目信服權威對做學問的重要。

回港4年,其中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不能再在北美的書店中瀏覽眾多好看又有趣的科普書。一次在一個講座上,一位中學老師想我介紹一些中學生可讀的科普書籍,我只能面有難色地告訴她香港科普的其中一個困境:香港科普書嚴重不足!《星空獵人》的出現,亦希望能為香港科普盡一點力。熟悉的朋友對我的評價是:理性與感性兼備。希望在這本書裏,讀者也能見到這兩方面。

書的最後一章寫我命名小行星的一些人名,他們都是歷史會記得的人。但願我們都如葛克隊長一般,世界因我們的出現而變得更美好!

末了多謝劉劍明、劉佳能、吳偉堅及鍾志民先生的精美天文照片,令本書生色不少;還有Hilda、珠姐幫忙打字;當然不能不提編輯林婉屏小姐在各方面的幫忙。在此一一致謝。

楊光宇

NGC253星系(劉劍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