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香港中心區的英國式佈局
中環和上環都是在香港開埠後發展起來的。
開埠伊始,香港政府馬上大力開發面朝維港的港島北岸,一八四一年六月,港府首次劃地出售;其中濱海地段(Marine Lot)及市區地段(Town Lot)皆落入西人手中,而市場地段(Bazaar Lot)則基本為華人所擁有,因此,前者後來發展為西人商住區,而後者則為華人商住區,涇渭分明。
同年十一月,港府把雅賓利渠(Albany Nullah)和忌連拿利渠(Glenealy Nullah,鐵崗)之間的山坡闢為政府專用,並定名為「政府山」(Government Hill)。在這片山坡上,後來陸續興建了砵甸乍(樸鼎查)的府第(即前法國傳道會大樓原址)、輔政司署(即現今政府合署東翼所在,落成於一八四八年)、美利砲台(今尚存砲台徑之名)、總督府(即現今之禮賓府,落成於一八五五年)、雅賓利政府宿舍、兵頭花園(一八六四年),以及聖約翰座堂(一八四九年)。山腳其後興築了大會堂(一八六九年)、銀行及洋行的辦公大樓。這裏發展為全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港島上最早開闢的馬路是平行的荷李活道及皇后大道,前者築於山坡之上,貫穿太平山區,把中、上環連接起來,而後者則沿着海岸線延伸,是港島北岸的主要幹線。新城市就是在這兩條道路之間起伏的坡地之上興建起來。在荷李活道層層疊疊的兩層高的西式房屋中間,夾雜着一個龐大的建築羣:中區警署(一八六四年)、巡理府(裁判司署,一九一四年)及域多利監獄(一八四一年)。開埠初年,總巡理府兼管警務及監獄,這個龐大的建築羣,正見證了警務、裁判和囚禁三者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威靈頓街與砵甸乍街交界處原聳立着香港首間天主堂,是最早從澳門遷到香港的葡人及駐港愛爾蘭兵做主日崇拜之所,後因地方不敷應用,乃於一八八八年在堅道興築一所新的總堂。來港謀生的英國人把原居地的組織也帶到香港來,早在一八四六年,英國人便成立了共濟會香港分支泄蘭會所,會所在戰後遷到堅尼地道現址。踏入二十世紀後,來港謀生西婦漸增,住宿和設施嚴重不足,殷商嘉道理及何甘棠等在一九一六年捐款在花園道毗鄰纜車站成立了「梅夫人婦女會」,此後成為香港西婦的活動中心。
皇后大道中沿海濱是中環的黃金地段,香港的大商行在此佔據了有利位置。洋行的正門朝向皇后大道中,背靠海邊,一些商行乃因利乘便修築碼頭以供起卸貨物。一八六○年代晚期,政府在這裏修築了首條海旁路。隨着香港轉口貿易的蓬勃發展,商行激增,尤其是一八五六年廣州商館區大火後,總部原設於廣州的洋行都紛紛遷到香港來,土地需求更形殷切。中環土地既不敷應用,填海乃是唯一出路。在一八五○年代,港督寶靈原有意在中環填海,受大洋行聯名反對而作罷。三十年後,填海大計終由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一八四六—一九二六)全面展開。
港府利用匯豐銀行前方新填土地闢設了一個「銅像廣場」。廣場中央是大英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維多利亞女皇的銅像,其周邊簇擁着她的兒孫、媳婦和殖民地官員,形成眾星拱月之勢,突顯英國作為香港宗主國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左方是巍峨宏偉的最高法院,右方是皇后行及太子行。廣場左側,最高法院旁是英國人最熱愛的運動——木球的球場及會所,其前方是香港英人上流社會最高級的會所——香港會所。在二次大戰前,銅像廣場瀰漫着濃厚的殖民地色彩及懾人的威儀。在日治時期,銅像全被移走,戰後只剩下匯豐大班昃臣的像,殖民地色彩大為褪色。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其市中心——尤其是核心地帶的規劃和佈局,與其他英國屬地大同小異。各英屬殖民地都闢有政府專用區,而總督府、政府大樓、法院、大會堂(文娛)、聖公會的教堂(代表英國國教)、木球會等設施都在附近,組成殖民地的中心地帶,客觀上滿足了英國人——特別是上流社會人士的生活習慣和需要。曾為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檳城、加爾各答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