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糾正聲調
1.普通話聲調系統簡介
聲調是普通話和漢語方言語音的重要特徵,有着區別意義的作用。普通話聲調的類別(簡稱“調類”)共有四個,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個聲調一般也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聲。
聲調的本質是音高的變化。音高就是聲音的高低,人可以通過調節聲帶的鬆緊改變聲音的高低,從而形成不同的聲調。我們把一個人正常發音時的最高音稱為5度,最低音稱為1度,那麼普通話的陰平為55度,陽平為35度,上聲為214度,去聲為51度。這些用來表示四個聲調相對音高的數值就是調值。從聲音高低變化的形狀(簡稱“調型”)來說,普通話陰平是高平調,陽平是高升調,上聲是降升調,去聲是高降調。
普通話的調型和調值如下圖:
下面是普通話調類、調型、調值表:
下面分別介紹普通話的聲調:
陰平(第一聲,-)
陰平的調值是55,是高平調。在發音時,由高音到高音,調值不變。
第一聲特別要注意的是“平”。稍有不平(向下),就失去了這個聲調的核心內容,聽者就會理解為向下的第四聲的聲調。這是以廣東話為母語的考生特別要注意糾正的。
當然,也要保持“高”,但“高”是相對的,一般不容達到最高的“55”,到“44”左右也就差不多了,但再低,就會視為“語音缺陷”。
陰平單字發音練習
陰平+陰平發音練習
陽平(第二聲,ˊ)
陽平的調值是35,是一個高升調。發音時,從音高範圍的中區逐漸升至最高,也就是從3(中區)過度到5(最高),整個發音過程要自然、圓滑。
應試者讀陽平調時,容易出現兩個錯誤,一是起點過低,把“35”調讀成“24”調;二是把普通話的“陽平”讀成廣東話的“陽平”(也就是古音的“陽平”),讀成一個真正的低平調(1-1)。
要特別注意第二聲是一個高升調,由中音起,高音結束,與低音區無關。
陽平單字發音練習
陽平+陽平發音練習
上聲(第三聲,ˇ)
上聲的調值是214,是一個曲折調,先降後升。發音時,音調從次低的位置2降至最低1,重點在1,然後再升至次高的位置4。此外,從2到1降的時間比較短,在1稍有停留,形成“2-1-1-4”這樣的實際聲調。發音過程應連貫,而不能在降和升轉折的地方出現間斷。
第三聲也是困擾考生的一個聲調,容易丟分。主要問題是,學習者對最低音強調不夠,而上升得又過高,往往形成一個“2-2-4”的聲調,這樣,如上所述,第二聲又錯讀為“24”,就造成了第二聲、第三聲分不清,兩個聲調都錯的情況,從而失分甚多。
另外,一部分應試者又把第三聲讀得不完整,讀成“2-1”這樣的“半三聲”,在讀單音節詞語時,算是缺陷,要扣分。
上聲單字發音練習
上聲+上聲發音練習
去聲(第四聲,ˋ)
去聲的調值是51,是一個高降調。發音時從最高音區5開始下降至最低音區1,整個下降過程要快速、有力。
去聲單字發音練習
去聲+去聲發音練習
2.香港人學習普通話時常見的聲調錯誤分析及訓練
普通話有4個聲調,粵方言則有9個聲調之多。但是香港人在學習普通話聲調的過程中並不能感受到由多入少的便利。總體來說,港人在學習普通話聲調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從語音缺陷和語音錯誤兩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方面是聲調的發音缺陷,主要是調值不夠準確而形成的缺陷。比如,普通話陰平的調值是55,是一個高平調,又高又平,港人讀陰平調時調值常不夠高,讀成了33調,雖然調型仍為平調,但調值不到位,屬於發音缺陷。
普通話陽平的調值是35,是高升調,從音高範圍的中間區域升至最高,如果讀成24調,這就成了低升調,也是發音缺陷。
普通話上聲的調值是214,是降升調,先是一個較短的低降,然後升至4的高度,如果對調值和調型掌握得不好,就會形成21、325調之類的缺陷。
普通話去聲的調值是51,是高降調,從音高範圍的最高降至最低,粵方言的聲調系統中沒有這樣大幅度的降調,港人常把去聲讀成53或52調,降的幅度不夠,形成了調值上的缺陷。
第二方面是聲調發音的錯誤,主要是調型掌握不好所致。聲調方面的錯誤主要包括陰平與去聲混淆、陽平與上聲混淆兩類現象。
陰平與去聲
普通話的陰平是一個高平調,從高滑動到高,去聲是高降調,從高急速下降到低。由於粵語的陰平調有高平調和高降調兩種讀法,港人學習普通話時,常把普通話陰平讀成了降調,與去聲混在了一起。
練習
①陰平+去聲詞語(-ˋ)
②去聲+陰平詞語(ˋ-)
③陰平、去聲對比
④陰平+去聲(-ˋ)、去聲+陰平(ˋ -)對比
陽平與上聲
普通話的陽平是一個高升調,發音時從3升到5;上聲是一個降升調,發音時先從2降到1,然後再升到4。由於粵方言沒有曲折調,港人在學習普通時,比較難掌握先降後升的發音方法,特別是從2到1的低降部分,這樣就會與陽平相混。
練習
①陽平+上聲詞語(ˊˇ)
②上聲+陽平詞語(ˇˊ)
③陽平、上聲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