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許序
音樂具有獨特格調,就耐人尋味;談音樂的文字能寫出獨特格調,才引人入勝。
音樂抽象的本質會引發十分自由的觀感或聯想,以文字形容音樂的精神面貌,比陳述有關音樂運作與繼後影響的事項困難許多。然而,音樂的學習與欣賞不應只牢記資料而不加思索,不能只着重技術而缺乏感覺,不容只顧及知識匯集而沒有價值判斷。情理兼備的解說,使人更容易抓到非凡作品的命題和妙處;合度的聚焦和辨析,讓音樂的雅致佈局以至隱密的曲意更呈浮現;綜合音樂史時代、地域與人物特點,道出文化藝術精華所在與因由的文章,使音樂發揮跨出表演場的影響力,傳達在聲響媒介以外的美學與哲理。
欣聞麥華嵩出版《永恒的瞬間》,這正是讓音樂的學習者與欣賞者獲益良多的書。過去我曾讀過不少他寫的音樂文章與小說,深覺如此兼具文字功力、學養及前瞻創意的作家甚為難得,一直期待他多發表與音樂有關的著作,而且可以預料他談音樂的精品文學,必然寫出獨特格調。
他這本書也相當特別,像兩本不同的書卻有合而為一的必要。兩個部分各有其相對獨立的結構和性質:前半概述西方古典音樂史的精要,後半漫談作者更為深入的感想,甚至奇想。麥華嵩運用簡明的文字涵蓋西方古典音樂重點要領,足以替代樂史概覽,更重要是他以謙厚誠懇的語調加以舉例、補充與評論,分享他長久以來欣賞上乘作品的觀感和領悟,探求偉大深雋的進路。他可以讓讀者從現代生活角度對比過去作曲家的處境,可以不依賴插圖和樂譜而使故事與樂曲韻味活靈活現,還會書寫讀者意料不到的破格形式,顯出作家的慧黠本色。
這畢竟不是小說,也許有些讀者可以不按次序閱讀,隨意挑選章節;然而前半部並非平鋪直敍地記載通史扼要,麥華嵩精彩的描述總能道出名曲傑作的超然之處,字裏行間不乏精警的見解,更不時提供一些演繹錄音參考,讀來既充實也生動;即使對史料已有所認識的人都不應忽略此書說史部分,溫習之餘,定會尋見啟迪。
後半部的音樂散文圍繞作曲家、風格及演奏三個主幹,作者盡情地書寫個人在靈動的音樂經驗裏積累豐盈的見地、感受、思考、回憶種種。你不必全都認同,卻亦會佩服睿智的洞察、歸納與牽引,從分享這些音樂印記與想像,讀者當可領略,對音樂進深探研是何等情趣無限。
雖然不少人都喜歡古典音樂,甚至曾經學習演奏樂器或歌唱,卻因為未能在聆聽或練習以外增進學問,難辨優劣差距及改進之關鍵,而久久停留在初階水平。閱讀音樂歷史知識及論述音樂內蘊的文章,不單有助於鑑賞和演繹不同時代與風格的樂曲,更會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及要求,成就跳出平凡框框。當一個人在接觸音樂的淺層打開了缺口,真正燃起往深處鑽研的熱情,會不斷找到更多知性的收穫和感性的滿足,或者更能在博大精深的音樂藝術天地中找出絲絲無形的脈絡,更樂於在超越時空所限的音韻裏無止境地探索,以至開拓。
關於音樂,實在有許多許多值得探討的東西;作曲家的非物質建築,可以銜接不同演繹者和無數聆聽者的心路。觀摩音樂引發的意念、反思音樂法則與制約在歷史中的演變,我們遇上的優美樂曲,便不會僅僅擦身而過,而是透過意志提煉,進駐於我們的生命裏。當音符巧妙地放置,樂韻含蓄地隱藏於不受時間和物理現實約束的維度,音樂才不致消逝於聲音完結的瞬間,並且寄託於永恒的時空,延伸無窮的樂想。
許翔威 2014年秋
資深作曲家,香港《樂友》雜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