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停下来,享受美丽
如果说“需求”是市场营销第一重要的概念,那么“价值”就是第二重要的概念。我们可以把营销理解成一个发现顾客需求、管理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也可以把营销理解成一个价值探测、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交换的过程。
营销是企业向消费者让渡价值,但是产品价值必须转换成为顾客认知价值。就算你产品再好,但如果消费者认为它没有价值,他们也是不会购买的。达成交易的前提就是消费者认为他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取的价值,高于他所付出的成本。正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说:“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想生产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顾客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顾客认知价值决定企业的一切。”
为了向消费者表明产品价值,比起生硬地宣传产品功能、自卖自夸来,不如把产品置于场景之下。因为人类心智的重要特征就是利用具体场景来解读抽象概念,所以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下,消费者更能理解品牌的价值。价值通过场景来呈现,只有能被消费者感知并体验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
2001年10月,革命性的音乐播放器产品iPod诞生。它只花了不到6年时间,就在全球累计销售过亿台,成为苹果再凌绝顶的关键。而乔布斯亦跟随iPod成功,一步步被尊奉为设计之神和消费电子的先知。
iPod的精妙,在于它苹果美学式的简约设计,在于它5GB的硬盘存储量,可以装下1000首歌;在于它长达10小时的电池续航;在于它独特的滚轮设计,找歌、听歌十分轻松迅捷;在于它配套的iTunes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将电脑和CD中的音乐导入iPod,并对iPod中的音乐进行管理,让其超大歌曲存储量充分发挥用武之地。
跟iPod比起来,当时市面上的MP3播放器都相当糟糕。要么体积庞大笨拙,要么小而无用,尤其是当歌曲数量一多,查找和管理都很麻烦,另外它们还惊人地耗电,可以说在用户体验上无一例外全军覆没。
为了推广这款革命性的MP3播放器,在还没有确定iPod这个名字以前,乔布斯就率先定了一句广告语:“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将一千首歌装进口袋。)
在我看来,“将一千首歌装进口袋”并不是要展示iPod的存储量,而是表明iPod的简单易用、随时随地、无拘无束。正如乔布斯接受《财富》采访时所说:“将它接入。嗯,搞定。”iPod卖的不是具体的产品功能,而是一种装进口袋、随时享受音乐的场景体验。
尤其是在2003年10月,iPod经典的剪影广告贴满了全球广告牌。在广告中,只有一个人物剪影、一个iPod形状造型、一副耳塞的线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案,没有任何产品信息,甚至连品牌标志、产品名称都经常不出现,这是全球仅有的无logo广告,也只有苹果敢这么玩(见图2-2和图2-3)。
图2-2 iPod广告(一)
资料来源:苹果官网。
图2-3 iPod广告(二)
资料来源:苹果官网。
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它却清晰展示了iPod的使用场景,在街上、在室内、在人群中,随时随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简单、自然、没有干扰。基于这一场景体验,iPod没讲任何产品信息,却让消费者最大化地认知了产品价值。它完全锁定了iPod的核心人群——渴望随时享受音乐的年轻时尚族,将他们带入iPod的音乐世界。
场景将消费者带入,让iPod的产品价值变成可感知的用户体验(见图2-4)。在场景下,消费者可以充分体验到品牌的价值与魅力,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图2-4 iPod广告(三)
资料来源:苹果官网。
在今天,由于媒体和渠道的不断融合,消费者接收品牌广告和购买动作无缝衔接。当营销行为离消费者现场越来越近,直至同步发生,这就是“直播”。2020年直播带货大火,很多消费者表示进了直播间就想“买买买”,这正是场景所带来的体验感,让品牌价值充分释放。今后在文案创作时,更要置身于消费者购买产品、使用产品的场景,写出“案发现场”的体验和仪式感。比如美即面膜那一句“停下来,享受美丽”,它把使用面膜变成了消费者生活中的一种仪式。
2003年成立的美即面膜,不仅开发了种类繁多的片状面膜产品,而且首创了面膜单片卖的商业模式,它在屈臣氏零售店排满了一面墙进行陈列,销量迅速崛起。2009年,美即以1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面膜领导品牌,从此霸占这个位置长达7年之久。巅峰时期,美即面膜销售额超1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26.4%。2010年,美即在中国香港上市,不仅成为面膜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以超额认购784倍成为当年港交所的“股王”。
美即面膜的成功,核心原因有两点:其一是通过营销创新把面膜变成了快速消费品。别的公司一包一包卖,它一片一片卖,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满足了个性化需求,而且降低了用户的尝试成本(早年面膜的价格还是挺贵的)。但是单片销售的模式太容易被模仿,无法成为美即的根本性竞争优势。
美即真正的优势在于品牌打造,这是其二。它的广告语“停下来,享受美丽”曾经传遍大街小巷,“美即时刻”的品牌概念深入人心。从这两句品牌文本上可以看出,美即卖的不是产品功能和利益,而是为女性构建了一个敷面膜的场景,从而贩卖体验。
美即的电视广告文案这样告诉消费者:“时间就像一湾流水,不经意的(地)流走,不变的生活,重复的轨迹,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停下来,享受美丽。”
它呼吁中国女性在忙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懂得停下来,每天给自己15分钟,感受美丽,享受美即时刻。美即时刻,是女性在繁忙中抽身获得休憩和放松的时刻,是肌肤静享深度滋养、心灵自由呼吸的时刻(见图2-5)。美即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每天留一段时间、一个空间给自己,让自己静静地享受一片面膜、一首曲子、一杯茶,一段放空自己、放松身心的自然时光。
图2-5 美即面膜广告
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网站。
这种场景的塑造是由女性对面膜产品的消费特点决定的。对于面膜产品,她们看重的不是面膜的长期护肤功效,而是敷完面膜后皮肤水润的那种即时满足和呈现效果,还有敷面膜过程中身心的那种放松感与愉悦感。因为片状面膜的使用方法,决定了敷上面膜只能一动不动躺平,这就给了很多女性一个忙中偷闲、偷懒15分钟的理由。
美即没有强调产品信息,却凭借对“美即时刻”的描绘,成功激发了用户需求,没有宣扬产品功能却凸显了美即的品牌价值。所以,美即时刻这个场景不是指向脸的,而是指向身心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个“Magic Moment”。
美即成功塑造了消费者对敷面膜这个场景的向往,因此变成了用户生活中一件小小的有仪式感的事情。在每天的忙碌里,你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的,而在敷面膜的这一刻,你才真正做回了自己,重新找到了美丽。这种仪式感,使得敷面膜成了众多消费者生活中一个固定的习惯,一个必备的仪式,因而她们成了美即面膜的忠诚消费者,持续购买。美即也因此大获成功,不仅重新定义了面膜的品类价值,也一度成为面膜的代名词。
这种成功也引来了国际巨头的垂青,2013年欧莱雅以65.38亿港元的高价将美即娶入豪门。然而,随着中国美妆业迎来爆发,众多品牌扎堆进入面膜市场,美即的竞争对手一下子翻了几倍,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加上消费升级时期的到来,美即也没有跟上趋势,产品逐渐落伍。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美即本应快速反应做出改变,但被收购之后企业内部决策的滞后、发展方向的不明确,最终导致了美即的衰落。但美即一直都是中国美妆业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