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体制作:基础知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牙体解剖生理

一、恒牙的外形

恒牙是人类的第二副牙,共32个。因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依次分为:切牙类、尖牙类、前磨牙类、磨牙类四大类共16种。

(一)切牙类

切牙位于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侧,呈弧形排列,包括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及下颌侧切牙共8个。
切牙类的共同特点:①上颌切牙体积较下颌切牙大,其中上颌中切牙大于上颌侧切牙,而下颌中切牙小于下颌侧切牙。②牙冠由唇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四个面和一个切缘组成。③牙冠唇、舌面呈梯形,在唇面切1/3处介于三个生长叶之间有两条发育沟,颈1/3处有唇颈嵴。舌面中央有深浅不一的舌面窝,颈1/3处突出为舌隆突。④牙冠邻面呈三角形,牙颈至切缘由厚变薄。接触区均位于近切角处。⑤切牙(尤其是下颌切牙)在初萌时,切缘上均可见切缘结节,随着磨耗而成平面状。⑥牙根均为单根,较直,根尖段略偏远中。

1.上颌中切牙

为切牙类中体积最大、近远中径最宽者,位于中线两侧,左右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面相对。

(1)牙冠 1)唇面:

外形呈梯形,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缘和切缘平直,远中缘较圆突,颈缘呈弧形。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较为圆钝,这是判断左右上颌中切牙的重要依据之一。切1/3可见两条纵向发育沟,切缘可见3个切缘结节,其中中央结节最高。牙冠唇面形态常可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三种,常与人的面型相协调。

2)舌面:

与唇面形态相似但体积略小,呈三角形或倒“V”字形。四周为突起的嵴,由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切嵴和舌隆突组成,中央凹陷成舌窝。近中边缘嵴长而窄,远中边缘嵴短而宽。

3)邻面:

似三角形,顶为切端,底为颈缘,呈“V”形,近中面大而平坦,远中面小而圆突。近中接触区位于切1/3靠近切角处,远中接触区位于切1/3距切角稍远处。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

4)切嵴:

唇面较平坦形成切缘,舌侧圆突形成切嵴。上下切牙切嵴相接触时,能发挥切割功能。从邻面观察,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

为粗壮较直的单根,根尖略偏向远中及唇侧。唇侧宽于舌侧,在牙根的两侧各有一条凹陷,与舌隆突两侧相衔接。牙根颈部横切面为圆三角形。根长略长于冠长,也偶有短于冠长者。

2.上颌侧切牙

为切牙类中唇面最突、舌窝最深、远中切角最为圆钝者。

(1)牙冠 1)唇面:

外形与上颌中切牙相似,但较窄小、圆突。唇面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近中切角似锐角,远中切角圆钝。切缘明显斜向远中。

2)舌面:

外形近似三角形,边缘嵴较圆钝,近中边缘嵴呈直线形,远中边缘嵴呈曲线形。舌窝深而窄,形成“V”字形,偶有沟越过舌隆突的远中,延伸至根面形成裂沟,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3)邻面:

外形与上颌中切牙相似,略成三角形。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距切角较远处。

4)切缘:

向远中舌侧倾斜度较上颌中切牙大,远中切角比近中切角更靠近舌侧,似与远中面连续。

(2)牙根:

单根,较中切牙细而长,根长大于冠长,根颈1/3处横切面呈卵圆形。

3.下颌中切牙

为切牙类中乃至全口牙中体积最小者,位于下颌中线两侧,左右大体对称,离体后难分左右。

(1)牙冠 1)唇面:

光滑平坦似梯形,牙冠宽度为上颌中切牙的2/3。切颈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近中缘与远中缘对称,近中切角与远中切角约相等。

2)舌面:

与唇面的形态大体相同,舌窝浅,边缘嵴和切嵴不显著,舌隆突较小。

3)邻面:

外形为三角形。近、远中面的大小与形态大致相同,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近切角处。

4)切缘:

从邻面观察,切嵴位于牙体长轴上或略偏舌侧。

(2)牙根:

扁而窄的单根,根中1/3横切面呈葫芦形。远中根面上的纵向凹陷比近中根面略深,可作为鉴别左右下颌中切牙的参考。

4.下颌侧切牙

与下颌中切牙相似,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但有以下特点:
(1) 下颌侧切牙的牙冠比下颌中切牙稍宽。
(2) 切缘略向远中倾斜,近中缘直,远中缘稍突,远中切角较近中切角圆钝。
(3) 舌面与下颌中切牙相似。
(4) 邻面似三角形,近中接触区位于切1/3近切角处;远中接触区在切1/3距切角稍远处。
(5) 牙根为扁圆形单根,较下颌中切牙稍长,根尖略偏远中。

5.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的区别

(1) 上颌切牙冠宽大,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牙冠窄小,唇面光滑,发育沟较不明显。
(2) 上颌切牙的舌窝较深,舌面边缘嵴明显;下颌切牙的舌窝较窄浅,舌面边缘嵴不明显。
(3) 邻面观察,上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或略偏舌侧。
(4) 上颌切牙牙根直而粗壮,下颌切牙牙根扁而窄,近、远中根面有纵向凹陷。

(二)尖牙类

尖牙位于口角处,介于切牙与前磨牙之间,包括上颌尖牙及下颌尖牙。轮廓清楚,为恒牙中最长的牙。唇面唇轴嵴较突出,牙根粗壮,对支撑双侧口角起着重要作用。
尖牙的共同特点为:①牙冠由唇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四个面和一个牙尖组成;②唇、舌面似五边形,唇轴嵴将唇面分成两个斜面,舌轴嵴将舌面分成两个舌面窝;③邻面呈楔形,较厚,唇颈嵴和舌面隆突显著;④牙尖均偏近中;⑤牙根粗壮为单根,根尖段偏远中。

1.上颌尖牙

体积宽大,是全口牙中牙体和牙根最长的牙。

(1)牙冠 1)唇面:

似圆五边形,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由颈缘、近中缘、近中斜缘、远中斜缘和远中缘共同构成。颈缘呈弧形,近中缘长,远中缘短,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尖牙初萌时,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端相交约为90°。牙尖偏近中,由牙尖顶伸至颈1/3突起形成唇轴嵴,该嵴将唇面分为近中唇斜面和远中唇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2)舌面:

与唇面外形相似,但略小。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长而直,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舌隆突显著。由牙尖伸向舌隆突有一纵嵴称为舌轴嵴,将舌窝分成较小的近中舌窝和较大的远中舌窝。

3)邻面:

外形为三角形,近中面宽大平坦,远中面狭小且圆突,近中接触区距近中切角较近,远中接触区则距远中切角稍远。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颈曲度高。

4)牙尖:

牙尖顶偏近中,邻面观牙尖偏向唇侧。牙尖由四条嵴和四个斜面组成。四条嵴为近中牙尖嵴、远中牙尖嵴、唇轴嵴、舌轴嵴,四个斜面为近中唇斜面、远中唇斜面、近中舌斜面和远中舌斜面。

(2)牙根:

为粗壮的单根,乃全口牙中最长者,根长明显大于冠长,最长者约为冠长的两倍。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颈1/3横切面呈卵圆三角形,根尖段偏向远中。

2.下颌尖牙

与上颌尖牙相似,较上颌尖牙窄而薄,牙体较为细长。

(1)牙冠 1)唇面:

为窄长五边形,切颈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近中缘长,约与牙体长轴接近平行,远中缘短,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近、远中斜缘的交角大于90°。颈嵴、唇轴嵴及发育沟不如上颌尖牙明显。唇面观察,冠根近中缘相连约成直线。

2)舌面:

小于唇面,略凹,舌轴嵴不如上颌尖牙明显,外形高点在舌隆突处。

3)邻面:

似三角形。近中面较平坦,远中面较小而圆突。邻面观,冠根唇缘相连约成弧线。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颈曲度高。

4)牙尖:

牙尖顶偏近中更明显。邻面观,牙尖顶靠近牙体长轴。

(2)牙根:

为扁圆细长的单根,根颈1/3处横切面为扁圆形。近、远中根面有浅的长形凹陷,根尖略偏远中。

3.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区别

(1) 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长。
(2) 上颌尖牙颈嵴、轴嵴和舌隆突较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尖牙颈嵴、轴嵴和舌隆突不明显,舌窝较浅。
(3) 唇面观上颌尖牙冠根的近中缘连线成一定角度;下颌尖牙冠根的近中缘相连近似直线。
(4) 上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成钝角。
(5) 上颌尖牙牙尖偏近中;下颌尖牙牙尖明显偏近中。
(6) 邻面观上颌尖牙冠根的唇缘相连不成弧线;下颌尖牙冠根的颈缘相连几乎成弧线。
(7) 上颌尖牙牙根粗壮,颈部横切面为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部横切面为扁圆形。

(三)前磨牙类

前磨牙介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颗,包括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
前磨牙的共同特点为:①牙冠呈立方形,由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 面五个面组成。②颊面颊轴嵴明显,发育沟浅。舌面圆弧,舌轴嵴不明显。③ 面结构较复杂,有两个或三个牙尖(下颌第二前磨牙有三尖型者),颊尖均大于舌尖,颊尖长而尖锐,舌尖短而圆钝。两尖的三角嵴自牙尖顶至 面中央,将 面分成近中窝、远中窝,有发育沟、点隙分布。④上颌第一前磨牙一般为颊舌两根,下颌前磨牙多为单根,扁圆形,根尖段偏远中。

1.上颌第一前磨牙

为前磨牙类中体积最大者,牙冠轮廓较显著。

(1)牙冠 1)颊面:

与尖牙唇面相似,但牙冠较短小,近中缘颈部稍凹,远中缘稍突,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因此颊尖偏远中,是前磨牙中唯一的颊尖偏向远中者。颊面中部有纵向的颊轴嵴,两侧可见两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颈1/3的颈嵴上。

2)舌面:

较颊面小,光滑而圆突,似卵圆形。舌尖短小圆钝,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中1/3处。

3)邻面:

似四边形,颈部较宽,近中面近颈部凹陷,有近中沟从 面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 1/3处,远中面较圆凸、光滑。近、远中接触区均靠 缘偏颊侧。

4)面:

外形为轮廓显著的六边形,颊侧宽于舌侧,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①边缘嵴:由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颊 边缘嵴和舌 边缘嵴组成,其中近中边缘嵴长于远中边缘嵴,颊 边缘嵴长于舌 边缘嵴。
②三角嵴:从颊、舌牙尖顶伸向 面中央的三角嵴,分别称为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
③牙尖: 面有颊舌二尖,颊尖长大锐利,舌尖短小圆钝,颊尖偏远中,舌尖偏近中。
④窝、沟和点隙: 面中央凹下形成中央窝,窝周围由边缘嵴围成,底部有近、远中向的中央沟,其两端形成近、远中点隙。由近中点隙发出的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称为近中沟,是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

(2)牙根:

较扁,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多数在根中部或根尖1/3处分叉为颊、舌二根。颊根比舌根长,远中面的沟状凹陷较近中面深。根尖略偏远中。

2.上颌第二前磨牙

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相似,区别如下:
(1) 牙冠小而圆突,轮廓不如上颌第一前磨牙明显。
(2) 颊面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发育沟和轴嵴均不明显,颊尖圆钝,偏近中。
(3) 舌面与颊面差异不如上颌第一前磨牙明显,舌尖圆钝,偏近中。
(4) 邻面似四边形,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少有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近、远中接触区均在近 缘偏颊侧。
(5) 面颊 边缘嵴与舌 边缘嵴宽度相近,牙尖较圆钝。颊舌尖的高度、大小相近,颊舌二尖均偏近中。中央窝较浅,中央沟短,近、远中点隙相距较近。
(6) 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多不分叉,为扁形单根。

3.下颌第一前磨牙

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颊舌尖高度差最大, 面有横嵴,为下颌第一前磨牙特有的解剖标志。

(1)牙冠 1)颊面:

似下颌尖牙,颊尖长大尖锐,偏近中。颊轴嵴在颈1/3处明显,颊颈嵴似新月形,外形高点位于颈1/3处。

2)舌面:

较短小,约为颊面的1/2。舌尖明显比颊尖小,外形高点位于中1/3处。

3)邻面:

似四边形,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近、远中接触区均靠 缘偏颊侧。

4)面:

似卵圆形,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颊侧明显宽于舌侧。最大特点是颊尖长大而舌尖特小,二尖均偏近中。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相连横过 面形成横嵴,是该牙的重要解剖标志。横嵴将 面分成较大的长圆形远中窝和较小的三角形近中窝。近、远中点隙之间的中央沟被横嵴分成近中沟和远中沟,其中近中沟跨过边缘嵴至舌面,称为近中舌沟。

(2)牙根:

为扁而细长的单根,颊侧宽于舌侧,根颈1/3处横切面为扁椭圆形,根尖略偏向远中。

4.下颌第二前磨牙

较下颌第一前磨牙体积大,外形方圆,牙冠的厚度、宽度和高度相近,颊、舌面大小约相等。

(1)牙冠 1)颊面:

颈部较下颌第一前磨牙稍宽,颊轴嵴圆突。颊尖圆钝,略偏近中。

2)舌面:

两尖型,舌尖较颊尖小,舌尖偏近中;三尖型,舌尖有两个牙尖,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舌面宽于颊面,两舌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3)邻面: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近 缘偏颊侧。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颊舌尖的高度差距及牙冠向舌侧倾斜度均小于下颌第一前磨牙。

4)面:

有两种类型,①两尖型: 面为椭圆形,颊、舌尖均偏近中,发育沟多为“H”形或“U”形;②三尖型: 面为方圆型,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发育沟多为“Y”形。

(2)牙根:

呈扁圆形的单根,近中根面无分叉痕迹,根尖段偏远中。

5.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

(1)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略偏牙体长轴的颊侧,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
(2)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狭长,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前磨牙的牙冠方圆,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

(四)磨牙类

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上、下、左、右共12颗,包括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及下颌第三磨牙。
磨牙的共同特点为:①磨牙体积由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依次减小。②牙冠体积较前磨牙大, 面宽大,其形态结构复杂。牙尖多,一般为四五个牙尖。③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舌面外形高点在中1/3处。近远中面接触区均为 1/3的 缘附近。④ 面发育沟、副沟多,同时窝、点隙多好发龋病。⑤牙根根干粗,根分叉一般为两个或三个牙根。

1.上颌第一磨牙

为上颌磨牙中体积最大者,由五个面、三个牙根组成。约在6岁左右萌出,故称其为六龄牙。

(1)牙冠 1)颊面:

似梯形,近远中径大于 颈径,近中缘较平直,远中缘较圆突。 缘宽度长于颈缘宽度。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较远中颊尖明显。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

与颊面大小相近或稍小,近中舌尖较高,远中舌尖较低,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远中舌沟由两舌尖间通过并延伸至舌面1/2处。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中1/3处。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牙尖,又称卡氏尖。第五牙尖与近中舌尖之间有新月形沟,该尖既无功能,也无髓角,称其为卡氏结节更为恰当。

3)邻面:

似四边形,颊舌径大于 颈径,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近中接触区在 1/3与颊1/3、中1/3交界处;远中接触区在 1/3与中1/3、舌1/3交界处。

4)面:

结构复杂,尖窝起伏,沟嵴交错,外形轮廓呈斜方形,近远中径小于颊舌径。
①边缘嵴: 面的四周由颊 边缘嵴、舌 边缘嵴、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组成。近中边缘嵴短而直,远中边缘嵴稍长。近中颊 角及远中舌 角为锐角,远中颊 角近中舌 角为钝角。
②牙尖: 面有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四个牙尖,其中近中舌尖最大,其次是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最小。颊尖较尖锐,为非功能尖;舌尖较圆钝,为功能尖,近中舌尖是上颌第一磨牙的主要功能尖。
③三角嵴:四个牙尖各有一个三角嵴。有近中颊尖三角嵴、近中舌尖三角嵴、远中颊尖三角嵴和远中舌尖三角嵴。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斜形相连形成斜嵴,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④窝、点隙: 面的中部凹陷成窝,由斜嵴将 面窝分为较大的近中窝及较小的远中窝。近中窝约占 面的2/3,又名中央窝,窝内有中央点隙;远中窝较小,约占 面的1/3。
⑤沟: 面发育沟有3条。颊沟由中央点隙伸向颊侧,在两颊尖之间跨过颊 边缘嵴至颊面;近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近中,止于近中边缘嵴内;远中舌沟一端止于远中边缘嵴内,另一端经两舌尖之间跨过舌 边缘嵴至舌面。
⑥斜面:每一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其中颊尖的颊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但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和舌斜面与对颌牙均有咬合接触。

(2)牙根:

由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舌根三根组成,舌根为三个牙根中最大者。两颊根之间相距较近,颊根与舌根之间分开较远,三根之间分叉较大,有利于牙的稳固。

2.上颌第二磨牙

与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相似,较上颌第一磨牙稍小,有下列特点:
(1) 牙冠颊面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大于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明显缩小,近中颊轴嵴较远中颊轴嵴突出。
(2) 远中舌尖更小,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极少有第五牙尖。
(3) 面斜嵴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明显,有远中沟横过,远中舌沟不明显。有些上颌第二磨牙的近中舌尖特大, 面远中舌尖不显著,舌面明显小于颊面。
(4) 牙根数与上颌第一磨牙相同,颊舌根间分叉度较小,且向远中偏斜。牙根间偶有两根融合,极少数为三根相互融合。

3.上颌第三磨牙

形态、大小、位置等变异及先天性缺失甚多。具有以下特点:
(1) 该牙标准形态与上颌第二磨牙相似,但牙冠较小,根较短,各轴面中1/3较圆突,颊舌面外形高点均在中1/3处。
(2) 牙冠颊面自远中舌侧的倾斜度更大,远中舌尖很小或缺如,颊面宽于舌面, 面呈圆三角形,副沟多。有时牙尖多而界限不清。
(3)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多数合并成一锥形根。

4.下颌第一磨牙

为下颌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为恒牙中萌出最早的牙,在6岁左右萌出,亦称其为“六龄牙”。

(1)牙冠 1)颊面:

略似梯形,近远中径大于 颈径, 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 缘可见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半个牙尖,分别有颊沟和远颊沟分开,颊沟末端形成点隙。近、远中颊尖的颊轴嵴与颊沟平行,远中尖的颊轴嵴不明显。颊颈嵴与颈缘大致平行。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

似梯形,比颊面小且稍圆突。 缘可见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舌沟从两舌尖间通过,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中1/3处。

3)邻面:

似四边形,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较舌尖低。远中面小于近中面。近中颊 角和近中舌 角较锐。近、远中接触区均靠近 1/3偏颊侧。

4)面:

轮廓外形为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①边缘嵴: 面的四周由四条边缘嵴组成,颊 边缘嵴长于舌 边缘嵴,近中边缘嵴较长而直,远中边缘嵴较短而突。
②牙尖:有5个牙尖。颊尖短而圆钝,舌尖长而尖锐,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
③三角嵴:有5条三角嵴伸向 面中央,以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
④窝、点隙: 面有中央窝和近中窝,中央窝位于近中颊、舌尖三角嵴的远中与远中边缘嵴内侧,窝内有中央点隙;近中窝是位于近中边缘嵴内侧与近中颊、舌尖三角嵴近中的较小的三角形窝,窝内有近中点隙。
⑤沟:共有五条发育沟。颊沟自中央点隙伸向颊侧,经近、远中颊尖之间至颊面,末端形成点隙;舌沟自中央点隙经近、远中舌尖之间至舌面;近中沟自中央点隙伸向近中,止于近中边缘嵴内;远中沟由中央点隙伸向远中,止于远中边缘嵴内;远颊沟从远中沟分出,自远中颊尖与远中尖之间向远颊方向至颊面。
⑥斜面:每一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其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舌尖的颊斜面及颊尖和远中尖与对颌牙均有咬合接触。

(2)牙根:

为扁而厚的双根,根干较短。近中根比远中根稍大,近、远中根面有长形凹陷;远中根仅在近中根面上见纵向凹陷。根尖偏向远中。远中根偶分为颊、舌两根,远中舌根短小弯曲。

5.下颌第二磨牙

与下颌第一磨牙形态相似,根据 面形态可分为四尖型和五尖型。

(1)牙冠:

四尖型为下颌第二磨牙的主要类型, 面呈方圆形,有4个牙尖,其中近中颊舌尖大于远中颊、舌尖,无远中尖。 面中央窝内有4条发育沟呈“+”形分布,即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边缘嵴和发育沟使整个 面似一“田”字形,是该牙的特点。五尖型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但稍小, 面具有5个牙尖和5条发育沟,离体后两者不易区分。

(2)牙根:

多为双根,较扁,根分叉度较下颌第一磨牙小,根尖皆偏远中,有时形成锥形根。少数牙近、远中根颊侧融合,舌侧仍分开,牙根横切面呈“C”形。极少数近中根分为颊、舌两根。

6.下颌第三磨牙

形态、大小、位置变异最多,具有如下特点:
(1) 该牙标准形态为 面五尖者与下颌第一磨牙形态相似,四尖者与下颌第二磨牙相似。
(2) 牙冠各轴面光滑,外形高点均在牙冠中1/3处。 面缩窄,牙冠似球形。 面的尖、嵴、窝、沟不清晰,副沟多。
(3) 牙根常融合成锥形,也有分叉成多根者。

7.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

(1) 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而下颌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
(2) 上颌磨牙的牙冠 面呈斜方形,近远中径小于颊舌径,而下颌磨牙的牙冠 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3) 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舌尖钝,而下颌磨牙的舌尖锐、颊尖钝。
(4) 上颌磨牙多为三根,而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