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理学检验

【原理】

因漏出液与渗出液产生机制不同,其理学性质如颜色、透明度、凝固性等也有所不同,可通过肉眼和感官方法区别。

【器材】

比重计、折射仪、pH试纸或pH计。

【操作】

1.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并直接记录。
2.观察透明度时可轻摇标本,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的变化。
3.倾斜浆膜腔积液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块形成。
4.测比密前,标本应充分混匀,其方法与尿比密相同。
5.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浆膜腔积液的酸碱度。

【临床意义】 1.颜色

通常漏出液呈清亮、淡黄色液体。红色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等;黄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乳白色见于化脓性感染、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性疾病;黑色见于曲霉感染;棕色或咖啡色见于恶性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穿刺损伤和阿米巴脓肿破溃入浆膜腔等;草绿色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2.透明度

通常漏出液是清晰透明。透明度与积液所含细胞、细菌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渗出液因含细菌、细胞、蛋白质呈不同程度的混浊;漏出液因含细胞、蛋白质少,无细菌而清晰透明。

3.凝固性

渗出液含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易自行凝固或有凝块产生,漏出液不凝固。

4.比重

渗出液因含蛋白质、细胞较多而比重常大于1.018;漏出液因含溶质少,常小于1.015。

5.酸碱度

通常漏出液pH为7.40~7.50。降低见于感染性浆膜炎及风湿性疾病等继发性浆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