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急症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急性腹痛的解剖学基础

【神经系的节段性分布】

脊椎动物胚胎早期,躯干的节段性结构较清楚,只有头部不易识别。每一个节段性结构单元,即所谓体节,应包括骨节、肌节、皮节及相应的神经节。这种人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按照身体纵轴从头到尾排列的,各节段的伸展呈横列位(图1-1)使胚胎的每个脊髓节所发出的传出纤维,经过相应的前根,到相应的肌节。同样,其接受的传入纤维乃是由相应的皮节,经相应的后根,传入脊髓同序的节段。中胚层及其衍化物,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细胞后来经过复杂的转移,肌节和皮节的节段性变得不易辨认。但有些器官虽已转移至其他处,却仍保持其原始的神经节段分布关系。例如从颈部肌节发出的膈,虽已转移至胸腔与腹腔之间,但膈神经仍起于第4颈神经。
图1-1 原始的神经节段性

1.肌肉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身体内大部分的肌,均由多肌节合并而成。例如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各由胸5~12脊髓节来的纤维共同支配。故单独一条神经根损伤时,对多肌节合成的肌,常不引起明显的运动障碍,而只显得功能减低。现将腹及会阴诸肌的节段性支配列表1-1如下。
表1-1 腹及会阴诸肌的节段性支配
由表1-1可见,下胸及上腰段脊髓节段间的急性外伤刺激,如脊柱骨折、腹膜后血肿等,有时可引起相应的腹壁肌及腹部牵涉性疼痛、压痛、肠麻痹和腹胀(但无绞痛),很似急腹症,需要仔细鉴别。

2.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一个脊髓神经后根及其神经节供应的皮肤区,称为一个皮节( dermatoma)。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是否有重叠掩盖现象,仍有争议。多数人主张,每一皮节的带状区可有相邻的上、下位皮节的神经纤维参加,形成互相重叠掩盖现象。因此,除单独破坏第2颈神经根,在它的皮节区内可有感觉丧失外(此处皮节只是单一没有重叠),而单独破坏其他后根时,只有感觉减低,而无感觉丧失。至少要有三个后根或更多的后根同时损伤时,才有一个皮节区的感觉完全丧失(图1-2)。
图1-2 脊神经感觉根皮区的重叠分布
在一个皮节内,同一后根内各种不同性质的感觉神经纤维(触觉、痛觉、温度觉),显示着不同的扩展范围。触觉一般有较大的扩展范围;痛觉的分布范围较小些,温度觉的皮节范围最小。
胸壁与腹壁的节段性分布很明显,是由第2~12胸节及第1腰节来的皮支所分布。第7胸节皮神经分布区的前端对着胸骨剑突。第10胸节皮神经分布区对着脐。第12胸节(包括部分第1腰节)皮神经分布区恰在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联合之上(图1-3)。
腹壁前区周围性皮神经的分布,有下6对胸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外侧区为下6对胸神经的外侧皮支(图1-4)。
图1-3 腹前壁的皮节分支
图1-4 腹壁的皮神经

3.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所有的内脏器官是由自主神经支配的,也有节段性的神经分布。

( 1)内脏器官植物性传出纤维的节段性分布: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侧角,在胸1至腰3节的一定区域内,发出的节前纤维,经前根及白交通支至交感干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至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皮肤。交感神经的皮肤根性分布,与皮肤的感觉性节段并不一致。交感神经有血管收缩纤维、竖毛运动纤维及汗腺分泌纤维的根性分布。
副交感传出神经有节段性分布。经后根出来的副交感性血管扩张及汗腺抑制传出纤维,全部包括在脊神经的周围感觉神经内。这种副交感性质的纤维也有其节段性的排布,在位置和形态上与皮肤的感觉性节段一致,但一般面积较小。
胸、腹、盆内脏器官自主神经传出纤维的脊髓节段性分布,交感性的来自胸部及腰上部节段,副交感性的来自骶 2、3、4节(表1-2)。
表1-2 胸、腹、盆内脏器官植物性神经传出纤维的节段性分布

( 2)内脏器官植物性传入纤维的节段性分布:

内脏器官的感觉支配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膈神经参加。这种内脏器官感觉的节段性分布情况,许多是由内脏病变引起躯体一定皮区的牵涉性疼痛而了解到的。于椎旁作浸润麻醉一定交感干的交感支和切断一定的脊神经后根,以解除不可忍受的内脏疼痛,均精准地证明了内脏器官的节段性分布。
图1-5 痛觉过敏带( Head区)
内脏病变引起痛觉过敏的皮肤区( Head带)(图1-5),除面部分布区等处外,可涉及下列节段:①颈8及腰3皮节,为交感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而牵涉性引起的相应皮肤过敏区;②骶1至骶3皮节,为盆神经内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而牵涉性引起的相应皮肤过敏区;③颈3至颈4(颈5)皮节,为膈神经内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而牵涉性引起的相应皮肤过敏区(表1-3)。
表1-3 内脏器官植物性传入纤维的节段性分布

4.神经节段性分布的临床意义

熟悉脊髓的节段性分布,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 1)认识内脏疼痛的起源,这种疼痛常牵涉皮节形成皮肤的过敏区。故了解内脏传入纤维的节段性分布,有助于对某些病变脏器的定位。例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可显示在上腹部及背部的脊柱两侧,胆石症疼痛可在右肩部,心绞痛可在左臂部,下叶肺炎可能显示腹痛。
( 2)了解内脏器官传入纤维的节段性,可通过麻醉相应的神经束,提高它所传导的痛觉阈。例如内脏神经阻滞,可使胃肠手术中疼痛消失。
( 3)其他,如对脊髓损伤高度的定位,区别神经周围支还是神经根的损伤,有时为了解除难以忍受的疼痛,决定要切断神经根的高度,或做脊髓前侧柱切断术( cordotomy)的高度。

【腹痛的机制】

腹痛有真性内脏痛( true visceral pain),类似内脏痛(体性痛,somatic pain)和牵涉性痛(或放射痛,referred pain)三种。

1.真性内脏痛

真性内脏痛是因为内脏的传入神经终末所受刺激所致,多是消化道管壁平滑肌痉挛或强烈收缩、管壁或脏器的突然扩张等的刺激所发生的冲动。这种冲动沿着交感神经远心路的无髓很细的C纤维上行,经腹腔神经丛(或肠系膜上、下丛)及内脏大、小神经、交感神经干神经节、白交通支进入脊髓后根神经节等而达脊髓后角,这是第1神经元。然后在脊髓内与对侧交叉达脊髓丘脑束上达丘脑,这是第2神经元。最后由丘脑达大脑皮质为第3神经元(图1-6)。此外,许多从盆腔内脏来的痛觉冲动,是经过从腹下神经丛入骶髓的副交感神经径路上行的。有人提出两条想象线:“盆疼痛线”及“胸疼痛线”,以划分这三种神经不同的痛觉分布范围(图1-7)。
图1-6 痛觉的传入路
来自膀胱、前列腺、输尿管、子宫颈及结肠下端的痛觉是由盆部副交感神经传入脊髓的。然而在“盆疼痛线”以上的部分,如膀胱底、肾、子宫体和底、卵巢、输卵管及睾丸(睾丸下降转移到盆疼痛线以下,但仍保持着第10胸节的神经支配)是由交感神经传导痛觉。但也可能例外地有迷走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胸疼痛线”以上的食管、气管由迷走神经传导痛觉。
内脏器官虽有神经纤维分布,但为数较少,能否引起内脏的痛觉,取决于内脏所受刺激的性质,以及脏器是否处于病理状态而降低了疼痛的刺激阈两个重要条件,在一般的刺激下,如刀割、钳夹或烧伤。不能引起内脏的痛觉,而下列的刺激可引起:①内脏的突然扩张或膨大。②平滑肌痉挛或强烈收缩。③强烈的化学刺激。④当器官(如胃)发生病理充血时,再受到机械性刺激。
真性内脏痛是一种发展较慢呈弥漫性的痛觉,定位模糊而感到是在脏器本身的钝痛,例如月经痛、分娩痛、肠绞痛、膀胱过度膨胀所引起的疼痛及冠状动脉疾病时的胸骨后疼痛等。虽然这些疼痛也会牵涉躯体别处的肌肉及皮肤上,但总感到疼痛在深部来自脏器本身。且多感到在腹部正中部(图1-8)。真性内脏痛的早期,由于刺激了迷走神经,因而可伴有脉缓、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恶心、呕吐等症状。
图1-7 各脏器疼痛的神经支配综合示意图
在胸疼痛与盆疼痛线之间的结构,疼痛传入纤维经交感神经。在此两线上或下的结构,疼痛传入纤维经副交感神经
图1-8 真性内脏痛的出现部位
1.胃、十二指肠、肝、胆道、胰2.小肠 3.直肠、膀胱、内生殖器 4、5.结肠

2.类似内脏痛

亦称体性痛( somatic pain)或体壁痛( parietal pain)。体壁内面(包括腹膜)对刺激极为敏感,并可引起尖锐的局部疼痛。刺激腹壁、腹壁壁层及肠系膜等处,则引起分布于这些组织的有髓性较细的A-delta纤维的痛觉冲动,经肋间神经等的脊髓传入纤维达到脊髓后角。这种冲动经突触( synapase)后达第2神经元的脊髓丘脑束(图1-6)。通常牵拉腹膜或肠系膜及炎症、物理、化学刺激,均引起疼痛冲动。由于咳嗽、身体活动等引起腹肌急剧收缩时可使疼痛加剧。内脏疾患时单独引起体性痛当然很少,多伴有牵涉性疼痛,常致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
牵涉性体壁疼痛是刺激体壁内面引起远隔部位疼痛的现象。下6对胸神经分布于前腹壁,也分布于膈的边缘。膈的边缘受到刺激可引起前壁发生牵涉性痛。膈的中央部受刺激,疼痛常常牵涉肩及颈部的某些定点(图1-9)。这是因为膈中央部发出的刺激冲动经膈神经传递至第3、4颈节,而这些节段根性分布的皮节在颈及肩部,所以引起在同一节段内的牵涉性体壁痛。这种牵涉痛是由躯体神经引起的。
图1-9 刺激膈神经引起的浅表牵涉性痛
黑点示刺激膈神经中央部引起肩及颈部牵涉性痛的部位。圆圈示刺激膈神经边缘部引起腹壁牵涉性痛的部位,并可与左侧图所示的皮肤节段相对比,示膈边缘部是由下6对胸神经支配。与前腹壁有同样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3.牵涉性痛

又称放射痛或关节痛。在某种病理情况下,身体的某局部区域可发生疼痛,但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病变所在处,这是由于神经的分布和联系而引起的,故称为牵涉性痛。牵涉性痛的部位与病变器官常为同一节段来的神经纤维所分布。
牵涉性痛有两种,一种使躯体性牵涉痛,另一种是内脏性牵涉痛。前者例如髋部的损伤,可引起膝关节疼痛,而膝部损伤也可发生髋部的疼痛。这是由于两个部位属于同一节段的传入纤维神经分布的关系(腰 2、3、4节段),下面着重叙述内脏性牵涉痛。
内脏的单独伸展或收缩,一般不发生牵涉痛,而在加上急性炎症、血运障碍等严重病变时,才发生牵涉痛。
由于腹部内脏的刺激冲动,经内脏传入纤维达脊髓后角,经突触达第2神经元,然后达大脑皮质,然而加于内脏的刺激达某种程度以上时,则此突触附近即发生某种异常状态,内脏传入纤维和脊髓传入纤维两者或仅为后者发生冲动,这种冲动传向第2神经元(图1-6)。
Davis和Pollock( 1935)认为:与后角传入纤维同侧的脊髓前角传出纤维之间,形成内脏运动发射( viscero-motor reflex)的反射弓(图1-6),内脏的冲动借此反射弓达到腹壁肌肉引起发射性肌收缩。继之,此肌收缩的冲动,引起脊髓传入神经路的兴奋,因而由体性痛又诱发牵涉性痛。
牵涉性内脏痛与躯体性牵涉痛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疼痛来自内脏的冲动,并由植物性神经传导(一般是交感神经)。牵涉性内脏痛的部位表现在与疾病器官有一定距离的体表。牵涉性内脏痛的局部定位,也符合皮肤节段的规律。例如,阑尾炎的疼痛,发炎初期是由分布于阑尾的内脏痛觉纤维传导的,行于交感神经,经交感干神经节,进入脊髓的胸 10~12节段。这时发生的牵涉性痛在脐周围区域。但在阑尾炎症后期,炎症扩展到与阑尾接触的腹膜壁层时,刺激冲动直接经躯体神经传入脊髓约在腰 1或腰 2的节段,这时的疼痛即局限在被刺激腹膜所在位的右下腹部,这时非牵涉性体壁痛。因为疼痛经双重传导径路,因此引起的内脏疼痛,出现在体表的两个区域。
牵涉性内脏痛还可出现在心绞痛时,表现在胸部或沿左臂内侧向下的以狭长带。胃有疾患时,疼痛在两肩胛之间。肾结石时的疼痛,牵涉腹股沟部或睾丸。
有人在内脏患病时,曾找到痛觉过敏区,并发现这些痛觉过敏区的皮神经所属脊髓节段,与患病脏器的植物性神经所属脊髓节段,是一致的。各内脏患病时疼痛所牵涉的脊髓节段见表1-4。
表1-4 内脏患病时所牵涉的脊髓节段
有些研究表明,胃肠道上端引出的牵涉痛部位一般在腹侧,但有时在背侧,放射到正中线。阑尾疼痛轻微时近脐部,严重时发展到上腹部。食管下段、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放射至剑突并伸展至脐部。小肠放射至脐周围。结肠疼痛常牵涉至脐下,位于中线的一侧;结肠肝曲、脾曲及乙状结肠的疼痛部位与其投影位置是一致的。卵巢和输卵管疼痛在脐两旁的下侧,或放射至相应的腰部。子宫的疼痛常牵涉至脐下或脐上部。附睾、精索及前列腺疼痛可牵涉腹股沟上方区域及会阴或阴茎;睾丸的疼痛可牵涉至脐下的两侧及两侧腹股沟的上方。肾脏病变的疼痛可牵涉双侧腰部。膀胱及其三角部的疼痛可牵涉在下腹部及耻骨联合上方和阴茎。尿道的疼痛可牵涉至两侧腹股沟上下方(图1-10)及阴茎。
图1-10 内脏牵涉性疼痛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