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随着白内障等致盲眼病的有效解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一跃成为重要的致盲眼病,培养更多合格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生便成为当务之急。而培养一名这样的医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严格的训练。这部总结自临床经验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著,有利于年轻医生应对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我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和主攻方向。在不断借鉴并实践国内外最新治疗理念和手术方式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独特的理解。在总结过去6年近3000例手术的手术笔记基础上,完成了这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著作,几乎涵盖了当今所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操作、术中术后问题,凝集了我对传统巩膜扣带术及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理解和思考。相信这部来自我亲身临床经验总结的著作,会对你的临床和科研有所启迪和帮助。
通过此书,你将体会到我对传统手术的不同理念。我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在巩膜扣带术中,裂孔和加压嵴之间的位置关系(孔嵴关系)是视网膜复位中最重要的因素。只要孔嵴关系合适,裂孔位于足够高度、足够宽度加压嵴的合适部位,术中是否放液,是否行电凝、冷凝或光凝并不重要,术后裂孔均能封闭、视网膜均能很好地复位。根据这个理论,在我的巩膜扣带术中,完全省略了传统的冷凝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了与传统方法同样的治疗效果。
通过此书,你将分享我的全新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例如,针对脉络膜缺损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是在术中对整个脉络膜缺损边缘采用激光光凝,从而产生一个围绕脉络膜缺损缘的脉络膜视网膜粘连。当脉络膜缺损未涉及视盘和黄斑时,可以3排以上氩激光完成;而当脉络膜缺损涉及视盘和黄斑时,是否处理和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问题。而视网膜延续到脉络膜缺损区的间质膜(ICM)是没有功能的,于是设想在术中将大部分ICM切除,仅保留部分黄斑区附近的ICM,将黄斑区的视网膜连同残留的ICM向正常脉络膜区域稍作移位,使激光光凝完成在ICM和部分黄斑上,从而能避免激光伤及整个乳斑束,同时又保证了比较充分的光凝。当这个想法成为现实后,一个全新的手术方式由此诞生,并在眼底病专业顶级杂志 Retina上发表。
通过本书,你将感受到临床科研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你可以在每天的工作中发现课题的灵感,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针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比较公认的经典术式就是在玻璃体切除后,以曲安奈德(TA)和吲哚青绿双重染色,去除玻璃体后界膜和残留的玻璃体,撕除内界膜,以长效气体或硅油眼内填充。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因没有染色剂而未行内界膜撕除,术后不仅视网膜复位很好,甚至黄斑裂孔闭合。那么,有没有必要撕除内界膜呢?高度近视患眼的眼轴长度,巩膜后葡萄肿程度、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萎缩程度都不相同;对于不同解剖结构的高度近视MHRD眼,术毕在眼内填充物的选择上,哪些可以选择长效气体,哪些又必须选择硅油?我参照Steidl及Ripandelli的标准,根据B超及眼底检查,将这类患者分为适度高度近视和极端高度近视MHRD,从而使该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研究变得简单和清晰。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 Retina等杂志上。
以上只是本书的部分亮点,书中对每一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的详尽描述,都体现了我独特的用心,以及对手术细节刻意的追求,比如4期Coats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区内界膜移植技术、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处理等等,希望能带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本书还有两个特色值得一提:其一,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著为作者一人独立完成,因此具有更好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其二,所有术中图片为作者手绘完成(黑白),既达到图文并茂和言简意赅的效果,又减少了购书成本,希望能使更多的读者受益。
在这里,感谢我的导师王宁利教授,当我因过于繁忙的临床工作而犹豫是否将此书完成时,是他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感谢魏文斌和王雨生两位教授在百忙中阅读本书,并对本书提出了修改建议。感谢吴国基院长为本书的最后完成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并做了最后的审阅,使本书避免了一家之言的局限和偏颇。感谢苏庆灿董事长,为本书的出版提供的支持。尤其感谢葛坚院长,通过电话、短信和邮件,对本书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在成书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魏勇

2014年10月9日

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