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CBCT影像诊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骨结构不良

【概述】

骨结构不良( osseous dysplasias)是一组以颌骨承牙区根尖周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和化生性骨所取代为特征的特发性非肿瘤性病变。本病又被称为“根尖周骨结构不良”或“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因病理上牙骨质和骨组织难以区分,2005年WHO新分类建议将其称为“骨结构不良”。根据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将骨结构不良分为四个亚型:根尖周骨结构不良( periapical osseous dysplasia)、局灶型骨结构不良( focal osseous dysplasia)、繁茂型骨结构不良( florid osseous dysplasia)、家族巨大型牙骨质瘤( familial gigantiform cementoma)。前两者为局限性骨结构不良,分别指好发于下颌骨前牙区的骨结构不良和好发于下颌骨后牙区的骨结构不良;后两者为弥漫性骨结构不良,常双侧下颌骨对称发生,甚至累及颌骨四个象限。
本组病变不同亚型好发年龄及种族倾向各异,前三个亚型均好发于中年黑人及亚洲女性;家族巨大型牙骨质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年龄较小,文献报道的最小发病年龄为4岁,本病无明显的种族及性别差异。
局限性骨结构不良常无临床症状,一般在放射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受累牙髓活力正常;家族巨大型牙骨质瘤生长速度较快,可导致颌骨膨隆及面部畸形,繁茂型骨结构不良一般不引起颌骨膨隆。弥漫型骨结构不良病变区因缺乏血供易继发感染,出现反复发作的肿胀和疼痛症状。一般情况下,骨结构不良不需要治疗,若弥漫性骨结构不良继发感染或造成颌骨畸形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影像学表现】

骨结构不良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分期一致:①骨质溶解破坏期:患牙根尖周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透射区,边缘不整齐,牙周膜间隙及骨硬板消失;②牙骨质小体生成期:影像学检查病变区可见高密度点状或团块状的钙化影像;③钙化成熟期:根尖区以体积较大的团状钙化影为特征。

1.根尖周骨结构不良

主要发生于下颌前牙根尖区呈多发性圆形或类圆形病变,边界清晰,周缘多可见不均匀的低密度透射影,随着病变的发展,其内密度逐渐增高,但是单个病变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2.局灶型骨结构不良

主要为发生于下颌骨后牙区的孤立性病变(图2-7-1~2-7-4),边界清晰,低密度透射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高密度阻射影(见图2-7-1),直径一般不超过2cm。

3.繁茂型骨结构不良

图2-7-1 局灶型骨结构不良
CBCT示D7根尖区可见一不规则低密度病损,边界清楚,中心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
图2-7-2 局灶性牙骨质结构不良
CBCT矢状位显示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尖区不规则高密度影,不与牙根融合,周围低密度影包绕
图2-7-3 局灶型牙骨质结构不良
CBCT矢状位示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及远中根分别可见一类圆形及不规则形高密度影,不与牙根融合,周缘均可见低密度影包绕
图2-7-4 右下颌骨局灶型骨结构不良
A.右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可见不规则高密度影; B、C、D.右下颌C6根尖区可见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其周缘可见宽窄不一的低密度透射带环绕,颌骨向颊侧膨隆,颊侧骨皮质变薄
表现为包绕牙根周围、大小不等的团片状致密影,周围可见透射带包绕,与正常骨有边界(图2-7-5) ;病变常发生于双侧上下颌骨后牙区四个象限(图2-7-6)。有些与牙根融合,有些与牙根有分界,下牙槽神经可被推压移位。病变常伴发下颌磨牙区感染而出现临床症状,此时致密团块影周围的透射区增宽,病变周围的骨质增生硬化,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影像不清,可见颌骨向颊舌向膨隆(图2-7-7,2-7-8)。
图2-7-5 繁茂型骨结构不良
A.上、下颌骨多发的不规则骨质结构改变,病变区密度不均匀,高密度阻射影及低密度透射影混杂; B~G.同一患者CBCT不同层面显示上、下颌骨病变

4.家族巨大型牙骨质瘤

影像表现和繁茂型骨结构不良病变相似,但是具有家族遗传性。此型病变较少见,无明显性别和种族差异,发病年龄较小,且病变生长速度很快,可造成颌面部畸形。
图2-7-6 发生于颌骨四个象限的繁茂型骨结构不良
全景片及CBCT示双侧上、下颌骨均可见密度高低不等的混合结构改变,以高密度改变为主
图2-7-7 繁茂型牙骨质结构不良
A.上、下颌骨多发骨质改变; B~E.同一患者CBCT不同层面示左下颌骨病变局部可见低密度囊腔样表现,颌骨略膨隆
图2-7-8 繁茂型骨结构不良伴感染
男,64岁,口腔出血3个月余。A.口内多数牙根尖区均可见高密度团块状影; B. B5及B7根尖区有高密度团块状影; C.围绕A7及A8根尖区类似环形高密度团块状影; D.下颌前牙根尖区均有类圆形高密度团块状影
本组病变一般不导致牙根吸收,且其病变区的高密度阻射影通常不与牙根融合(见图2-7-1~2-7-3)。

【鉴别诊断】

骨结构不良主要与成牙骨质细胞瘤相鉴别。成牙骨质细胞瘤( cementoblastoma),平均发病年龄20岁,好发部位在下颌第一磨牙区。X线表现为牙根部团状密度增高区,周边可见低密度结缔组织包膜。病变与牙根融合,牙周膜间隙消失,可伴有牙根吸收。而牙骨质结构不良常见于中年女性,发生于下颌前牙区,常多发,致密团块影周围低密度条带影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