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疑难病证方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简介

周仲瑛 男,汉族,1928年出生,江苏如东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自幼随父学习医术,1946年悬壶乡里,先后就学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毕业后留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工作,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等职。
在急症研究方面,先后对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性高热、休克、出血、中风、急性肾衰竭、重症肝炎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创造性地将传统的瘀热相搏证,从单纯的外感温病扩大到内伤杂病,从急症病延伸到疑难病,并认为因具体病种、具体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瘀热血溢(DIC)、瘀热发黄(重症肝炎)、瘀热水结(肾水少尿)、瘀热阻窍(出血性中风)等不同的证候,运用系列凉血化瘀方药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瘀热论”理论。高度概括出急症的基本特点为内外合邪、大实大虚、多脏同病、多病同证,构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学术体系,率先开设了“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在内科学体系上,率先提出以脏腑为内科疾病系统分类基础的思想,并据此编写出“内科学总论——辨证施治纲要”,提供了全国第2版《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编写蓝本,对临床专业分化起到了先导作用。强调以脏腑为临床辨证的核心,独创审证求机、辨证五性诸论、内生六淫说、第二病因说、气营中心说、三毒论、三热论等学说,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内容,完善了中医内科学体系;在疑难病症的研究方面,系统概括出疑难病的病理特点为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急多风火、久病多瘀、病实体虚、多脏相关,揭示了疑难病症的辨证施治规律。
先后承担《中医内科学》及其教学参考书的第5版副主编、第7版主编等职,有著作28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主持国家、部省级课题37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转让药厂科研新药6种。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4月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王定一杯”中医临床国际贡献奖。
陈四清 男,汉族,1967年出生,江苏射阳人。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1991年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中医内科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后备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后备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和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研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研修人才、江苏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嫡传弟子,前后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学习15年,擅长肝炎、肝硬化、肿瘤、皮肤病等疑难杂症的中医中药诊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进行大型科普学术讲座20余场,主编的《新农村卫生保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主持研究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及参编学术和科普专著3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荣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健康促进会副秘书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