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 肝功能检查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肝功能及酶谱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肝脏损伤情况及预后的指标。
Hong S.Y.等和Erickson等人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肝损伤进行了研究,发现以黄疸和血液肝功能指标,如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降低为特征。
国内对11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肝功能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ALT升高为主,一般中毒后1~2天出现异常,3~7天达到高峰,2周左右恢复正常,ALT比AST更能较好地反映肝脏受损情况,评估患者的预后。Yang CJ等研究发现,百草枯中毒性肝损伤症状在接触后(6.7 ± 6.3)天出现,AST(138 ± 156)U/L,ALT(127 ± 114)U/L,总胆红素(46 ± 44)μmol/L[(2.7 ± 2.6)mg/dl]。上述指标在(9.5 ± 8.8)天达到高峰,在(17.3 ± 9.8)天消失,没有患者死于肝脏合并症。
胆红素指标变化较ALT、AST滞后,中毒第1天两组胆红素水平均较低,随着肝细胞损伤加重,对胆红素摄取和转化能力下降,胆栓形成,胆汁反流入血,胆红素水平逐渐升高,差距加大。百草枯急性肝损伤为淤胆性损伤,因此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较常规的反映肝实质损伤的指标ALT、AST、LDH更有价值,肝功能检测应在就诊后当天内完成,以后要每隔1~2天或随时检测。肝功能损伤越早,越严重,提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应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保肝措施,尽可能减少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