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

一、危急值报告监测现状

尽管危急值报告历史已将近40年,但是国内外相关文献表明,在临床实验室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危急值项目的选择:不同的实验室间纳入的危急值项目差异很大。Kost和Howanitz在美国的调查以及意大利的某全国性调查表明,除了常见的钙、钾、葡萄糖、血气、WBC、PT和APTT外,其他纳入危急值的项目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
(2)危急值界限:目前危急值界限尚无统一的标准。国外的实验室多参考Kost教授发表的危急值界限表,或是由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ASCP)提供的危急值界限制定指南,但是就如何设定合理的危急值界限这个问题,我国尚缺乏一份标准指南。
(3)儿童危急值:儿童与成人的生理差异很大,因此如何根据其生理特点来纳入适宜的危急值项目,制定科学的界限值,是实验室应该考虑的重点。
(4)危急值报告与接获:包括接获人员的不统一、缺乏标准的危急值记录方案、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知晓率较低等问题。尤其是门诊危急值报告,往往因为不确定接获人员而错过报告。
(5)报告及时性:一旦发现危急值,应该尽快报告给临床,以便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在缺乏医嘱医生姓名和部门信息的情况下,从发现危急值到报告的时间可能长达半个小时。因此,实验室应寻求用于改进报告时效的方案。
(6)假危急值:往往是由于分析前不规范操作所导致,例如在输液时采血、真空采血管抗凝剂问题和标本未及时送检等问题所导致。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

(一)危急值项目选择
1.必须纳入卫生部所颁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规定的项目,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除了这些项目之外,实验室还应该结合其所在医院特点来考虑。其中,儿童医院还应将氧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胆红素、促甲状腺素作为儿童危急值项目。
3.各临床实验室应该结合相关文件、查阅文献、咨询临床专家并根据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与临床医师一起选择危急值项目。
(二)危急值界限的设定
1.以全国性的现况调查为基础,建立危急值界限数据库,并按照统计结果制定初步的界限值。
2.根据年龄、种族、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点来设置不同亚组的界限值。
3.与临床医师讨论,尤其是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和消化科等科室的医师,就不同部门界限值的设置达成共识。
4.儿童危急值界限应该比成人的界限更窄,以更好地检测出可能的危急值。
5.周期性地评估危急值界限,根据危急值发生数及临床救治效果来调整界限值。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制度
1.报告人员与接收人员
实验室应该和临床进行协商,指定和授权危急值接收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尤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危急值报告的知晓率,规范危急值记录。
2.回读和记录
接获危急值的人员在接获结果之后,应该完整地复述一次报告结果,并在专用的《危急值结果记录本》中记录下报告的时间、人员、项目、结果、患者姓名、就诊号和接收人员姓名。
3.定期检查危急值记录本
记录本使用完之后应保存两年。
4.报告频率
如果在某段时期内同一患者每次检验都会出现危急值的情况下,实验室可与临床协商是否设定一个报告频次,一旦达到临床预先设定的值,则不需要做危急值报告。
(四)其他
1.一旦发现危急值,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实验室应将报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规范分析前操作,杜绝因不规范抽血等引起的假危急值的产生。
3.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所开展的危急值报告制度调查,通过同行比对来客观了解自身水平,发现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