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诊治流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尿崩症

一、概述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指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中枢性尿崩症可分为继发性、特发性。约50%的患者继发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及附近部位的肿瘤,如颅咽管瘤、松果体瘤。10%由头部创伤或手术所致。约20%~30%的垂体手术可以引起一过性尿崩症,仅2%发展为永久性尿崩症。外伤引起的垂体柄断离可表现为典型的三相性(triphasic)尿崩症,即急性期(4~5天)尿量明显增加,尿渗透压下降;第二阶段(4~5天)尿量迅速减少,尿渗透压上升及血钠降低(与垂体后叶轴索溶解释放过多ADH有关);第三阶段为永久性尿崩症。少部分患者可单独出现第二阶段,需与SIADH鉴别。此外,少数中枢性尿崩症由脑部感染性疾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或其他肉芽肿病变、血管病变等引起。约30%的患者临床找不到任何病因,称为特发性尿崩症。
Wolfram综合征(diabetes insipidus,diabetes mellitus,optic atrophy,and neural deafness,DIDMOAD)可表现为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极为罕见。
肾性尿崩症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以继发性多见。症状一般较中枢性尿崩症轻,每天尿量在3~4L左右。最常见的病因为锂盐治疗,长期口服者可高达10%~20%,此外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肾性尿崩,电解质紊乱纠正后尿崩症可恢复。

二、临床表现

1.起病常较急,一般起病日期明确。
2.多尿、烦渴与多饮。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L。
3.低比重尿、低渗尿。尿比重常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mOsm/(kg•H 2O),尿色淡如清水。
4.脱水、高钠血症 当病变累及口渴中枢时,口渴感丧失,或由于手术、麻醉、颅脑外伤等原因,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不能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差,甚至血压、体重下降)及高钠血症(表现为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
5.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三、诊断

(一)诊断流程
见图1-6-1。
图1-6-1 尿崩症的诊疗流程
(二)诊断依据
①尿量多,一般5~10L/d;②低渗尿、低比重尿,尿渗透压常<200mOsm/(kg•H 2O),尿比重多在1.005以下;③禁水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增加,注射加压素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尿渗透压较注射前增加9%以上;④加压素(AVP)或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有明显效果。
(三)注意事项
对任何一个持续多尿、烦渴、多饮者,以及不明原因的高钠血症或脱水,均应考虑尿崩症的可能性。禁水加压试验是诊断和鉴别尿崩症的最重要的依据,但某些患者病情重,甚至意识障碍,不宜进行禁水加压试验。

四、临床试验(禁水加压试验)

1.原理
比较禁水前后与使用血管加压素前后的尿渗透压变化。禁水一定时间,当尿浓缩至最大渗透压而不能再上升时,注射加压素。正常人此时体内已有大量AVP释放,已达最高抗利尿状态,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患者体内AVP缺乏,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
2.方法
禁水时间视患者多尿程度而定,一般6~16小时不等,禁水期间每小时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和渗透压,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平顶,即连续2次尿渗透压差<30mOsm/(kg•H 2O),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立即皮下注射加压素5U,注射后1小时和2小时测尿渗透压。对比注射前后的尿渗透压。本法简单、可靠,但也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以免在禁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脱水。
3.结果判断
(1)正常人:
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超过1.020,尿渗透压超过800mOsm/(kg•H 2O),不出现明显失水。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一般不超过1.010,尿渗透压常不超过血浆渗透压。注射加压素后,正常人尿渗透压一般不升高,仅少数人稍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
(2)原发性烦渴:
接近或与正常相似。该类疾病烦渴、多饮、多尿主要与精神因素有关,但也可以由药物、下丘脑病变引起。此外,干燥综合征由于唾液分泌减少,也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口干、多饮、多尿。
(3)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
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增加在9%~50%之间,AVP缺乏程度越重,增加的百分比越多。尿渗透压常可超过血浆渗透压。
(4)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
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增加50%以上;尿渗透压常仍低于血浆渗透压。
(5)肾性尿崩症:
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
4.注意事项
(1)如患者禁水过程中发生严重脱水,体重下降超过3%或血压明显下降,应立即停止试验,让患者饮水,尿崩症诊断成立。
(2)症状较明显的患者禁水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在白天进行。
(3)某些患者病情重,甚至意识障碍,不宜进行禁水加压试验,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抗利尿激素诊断性治疗。
(4)禁水加压试验过程记录见表1-6-1。

五、治疗

治疗目标:减少尿量、缓解症状;维持血电解质平衡,预防严重脱水、水中毒、低血钾。根据不同类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药物剂量,严防水中毒的发生。积极治疗导致尿崩症的原发疾病,去除诱因。
1.中枢性尿崩症
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常用药物:
(1)去氨加压素(DDAVP):
抗利尿作用强,而无加压作用,不良反应少,为目前治疗尿崩症的首选药物。去氨加压素制剂的用法: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剂,每次0.1~0.4mg,每日2~3次,部分患者可睡前服药一次,以控制夜间排尿和饮水次数,得到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表1-6-1 禁水加压素试验观察表
续表
(2)垂体后叶素水剂:
作用仅能维持3~6小时,每日须多次注射,长期应用不便。主要用于脑损伤或手术时出现的尿崩症,每次5~10U,皮下注射。
(3)其他:
氢氯噻嗪、卡马西平、氯磺丙脲均有一定抗利尿作用,为二线用药。
2.肾性尿崩症
激素替代治疗效果不佳。应针对病因治疗,药物引起者停用引起症状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治疗有噻嗪类利尿剂,限制钠盐摄入,如氢氯噻嗪每次25mg,每日2~3次,可使尿量减少一半。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尿中排钠增加,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到达远曲小管原尿减少,因而尿量减少。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能引起低钾、高尿酸血症等,应适当补充钾盐。

(李启富)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Fenske W,Allolio B.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Insipidus:A Clinical Review.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10):3426-3437.
3.DiIorgi N,Napoli F,Allegri AEM,et al.Diabetes Insipidu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Horm Res Paediatr, 2012,77:69-84.
4.Melmed S,Polonsky KS,Larsen PR,et al.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12th ed.Philadelphia:W. B.Saunders Compan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