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经验与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由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SBP是导致肝硬化腹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10年来,随着对SBP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院内病死率仍在20%~40%之间。所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SBP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主要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1. 淋巴途径

肠道细菌→肠淋巴循环→体循环(菌血症和腹水感染)

2. 门静脉系统

肠道细菌→肠壁毛细血管→门静脉系统→体循环

3. 腹膜

肠道细菌→肠黏膜→腹膜

【病原菌】

SBP致病菌大多数为需氧菌。90%以上为单一菌种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占45%~55%,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10%~34%。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居首位,占34%~45%,肺炎克雷白杆菌其次,占8.6%~23.2%。近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上升趋势。也有少数如屎肠球菌、牛链球菌等罕见菌感染的报道。因为腹水氧含量高、厌氧菌不易越过肠黏膜屏障,所以厌氧菌及微需氧菌罕见。

(二)诊断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肠梗阻,尿量减少,神志改变,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等。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将SBP分为5型(表1-4)。
表1-4 SBP的临床分型
从以上看出,SBP有明显腹膜炎症状者较少,而无症状者却较多,正因SBP其症状不典型,所以误诊及漏诊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实验室检查】

1. 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2. 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计数>0.25×10 9/L,血性腹水(当腹水中红细胞计数>10×10 3/mm 3,常为恶性肿瘤或结核所致,偶尔也可由穿刺或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所引起)的患者,可致腹水白细胞及PMN升高,可用每250个红细胞减去1个PMN计数的校正方法来计算腹水PMN。
3. 排除继发性感染。

(三)特殊情况及鉴别诊断

1. 细菌性腹水(bacterial ascites)指腹水培养阳性但PMN<250/mm 3
2. 继发性腹膜炎(secondary peritonitis)下列情况需怀疑继发性腹膜炎:①腹部定位体征;②腹水中培养出两种以上的细菌;③抗生素治疗无效;④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增高,腹水蛋白浓度很高。支持继发性腹膜炎的腹水生化特征:以下三项中两项阳性:①糖<2.78mmol/L;②总蛋白>10g/L;③LDH>血LDH正常值。
3. 可引起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的情况:血性腹水、腹腔肿瘤、胰腺炎、腹腔结核等。
4. 怀疑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即腹部CT平扫。

(四)治疗

1.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一旦诊断SBP,就应经验性抗菌治疗。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对多种β 2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甚强,且不良反应少,肝肾毒性小。相比而言,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更容易诱发耐药。对于长期口服喹诺酮类药物预防SBP者,不建议再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2. 白蛋白的应用 主要目的是预防肝肾综合征。指征:血肌酐>88.4μmol/L或尿素氮>10.7mmol/L,或TBIL>68.4μmol/L。标准治疗方法:抗生素首剂后6小时内给白蛋白1.5mg/kg,第三天再给一次1mg/kg。人工胶体能否替代白蛋白目前不清楚。
3. 细菌性腹水的处理 拿到结果后立即进行第2次腹水常规及培养,如果腹水中性粒细胞>250/mm 3,则按SBP治疗;如果腹水中性粒细胞<250/mm 3但培养仍阳性,按SBP治疗;如果腹水中性粒细胞<250/mm 3、培养阴性,则不处理。
4. 肝硬化腹水患者有全身炎症反应或感染的征象,如发热、腹痛、不明原因的肝性脑病,则常规应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不必考虑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
5. 当怀疑继发性腹膜炎时 加抗厌氧菌药物,请外科会诊。
6. 抗生素疗程 文献报道,肝硬化并SBP者抗生素治疗5天和10天的结果无显著差别。但我院资料统计的结果提示急、亚急、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SBP患者抗生素治疗10天疗效优于5天。

(五)经验

1. 腹水标本留取方法 ①床旁留取标本、立即注入血培养瓶;②大于10ml;③需氧、厌氧各1瓶;④尽量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标本。按上述方法操作,培养阳性率可从40%~50%提高到80%以上。
2. 应该在抗菌治疗48小时后复查腹水常规。治疗有效的证据为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mm 3,或细菌培养阳性腹水转为阴性。
3. 腹腔穿刺液、灌洗和注射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有效方法。通过大量输入无菌平衡液放出炎性腹水,可少量清除腹腔中的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并减少毒性物质和内毒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