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诗歌为什么要从神话讲起
我想从神话开始进入诗歌。你一定很好奇,我们明明是在讲诗歌,为什么要从神话开始谈起?
神话与诗歌的关系
从一般的理解来说,神话并不属于诗歌的范畴,而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叙事文学。但是神话和诗歌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首先,神话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最早的创作,虽然当时还没有发明文字,只是在口头上传播,口耳相传之下,流传到了后世,才被文字记录下来,但从内容来说,其中还是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原始的历史或传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感受,属于整个社会的精神产物,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民族记忆,也隐含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从这个意义来说,神话都应该是文学史的开端,我们必须涉猎一下。
第二,从本质上来说,神话也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为神话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诗很接近,二者都充满了想象力,让人离开现实世界开展宇宙的翱翔。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曾经引用一位同行的话说:一涉及神话,“我们首先得到的印象就是它与诗歌的近亲关系……‘神话创作者的心灵是原型;而诗人的心灵……在本质上仍然是神话时代的心灵。'”
因此,神话思维也可以称作诗性思维,以浓缩的、触发的、跳跃式的、象征性的方式感应这个世界,带有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力。
民国初年,著名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了一本古典研究的书,书名就叫作《神话与诗》。他把研究中国神话与中国诗歌的文章收在一起,因为他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就如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也间接说明了“神话”与“诗歌”的密切关系,甚至被当作同一个主题。
神话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因为神话飞跃的想象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时空,表面上看起来那个超现实的世界似乎天马行空,突发奇想,却又有着某种特殊的内在思路。神话虽然看起来不合乎现实的逻辑,但其实一点也不荒诞。经常会有一些人说,神话都是胡编乱造的,读起来一点用都没有,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到神话的表达方式,以及其中的象征寓意。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庄子》里面有一位中央之帝“浑沌”。《山海经·西山经》对浑沌的描写是: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hóng)也。
在天山汤谷这个地方,有一只神鸟,浑身火红,有六只脚、四张翅膀,它懂得歌舞,叫作“浑敦”,也就是“浑沌”,最主要的特征是“无面目”,没有脸孔五官。到了《庄子》这本书里,保留“无面目”的这一个特征再加以变化运用,进一步改装成寓言,也就是寄托着教训或道理的故事,于是形成了“七孔凿而浑沌死”的寓言。在《应帝王》这一篇中说: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天下最大的中央大神,叫作浑沌,他对两个比较小的地方神很好,一个是南海的神,叫作“倏”,一个是北海的神,叫作“忽”,这两个地方神也感恩图报,两个神就彼此商量,想要回报浑沌给他们的恩德,讨论了很久,想到人人脸上都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这七个孔窍,才能去看、去听、去闻、去吃,享受各种快乐,浑沌却偏偏没有,这不是太没有乐趣了吗?于是两个神就好心地给浑沌凿出了七孔,没想到却让浑沌因此死去了。
这个神话真是充满哲理。首先,请你注意,这两个地方神的名字,也就是“倏”和“忽”,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倏忽”,这个词本来就是代表瞬间、时间很快的意思,例如一转眼,倏忽就到了年底。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神要叫作“倏忽”呢?原来,庄子是要暗示我们,这两个地方神就像一般人一样,用眼睛、鼻子、耳朵去看世界,也注重享受各种感官的快乐,但这些都很表面、很短暂,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非常有限了,有限到稍纵即逝,所以才会把它们叫作“倏忽”。
但是反过来说,那位中央之帝没有眼睛、鼻子、耳朵,一点儿也没有损失,因为各种感官的享乐根本不重要,反倒因为不停留在表面,所以能够深入到表象之下,也扩大到看不见的世界,于是更广大、更深刻,它也就代表了真理。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庄子要传达的道理是:人固然因为眼耳鼻舌的感官而领略到各种滋味,包括美食歌舞之类的享受,但这么一来,人也会失去用心灵去体验、不被表象蒙蔽的能力,因此失去了真理,浑沌的死就象征着真理的死。例如,我们讲究证据,一切都要“眼见为凭”,这固然并没有错,但很多时候,真理或者是有价值的东西,却是眼睛看不见的,《小王子》这本成人童话里不也是这样说的吗?可见,浑沌的故事就是庄子利用神话表达哲理的好例子。
还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我们都通过神话理解到人生的哲理或先民对这个世界的解释,理解了这些,如果你之后在创作中有一些思想或感受想要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借取神话善加运用。
比起西方神话,中国的神话比较贫乏,西方即使到现在,神话故事依然流传很广,宙斯、阿波罗、雅典娜、达芙妮、维纳斯、丘比特……都可以说是全球化的知识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还是许多文学、艺术的灵感和素材,连商业广告都可以用得上。
为什么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传到今天,神话的普及反而没有西方广泛呢?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性格着重于现世,而不是超现实世界。早在三千年前,周朝就已经脱离了原始宗教,发展出高度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影响最深,礼乐就是人类生活的文化原则,所以现在当我们说一个社会文化低落的时候,就会说“礼乐崩坏”。
周公之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孔子,他以继承周公为己任,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就是在强调要把注意力和努力都放在活着的人身上,思考人类社会怎么才能发展得更好,所以才会那么注重伦理关系,强调养生送死。也因此,即使之前中国有许多的神话想象与超现实传说,却没有大量地留存下来。
但即使如此,神话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后来诗歌与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这个神话比较不发达的文化里,保存神话的文献就更加弥足珍贵,今天如果你读到《庄子》《楚辞》《穆天子传》《淮南子》《列子》等,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零零星星的神话材料,在分散的状况下留住一些神话故事的遗迹。
比如说,《庄子》里面有一位住在姑射山的神,《逍遥游》中说:
藐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这个神,简直就像一位仙女,那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清朝还有人联想到《红楼梦》里的薛宝琴。
再看《淮南子》,里面提到了昆仑山,那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仙境,《坠形训》和《时则训》篇说: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淮南子·坠形训》)
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淮南子·时则训》)
昆仑山丘,也叫作“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以后凡是提到仙境,昆仑山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
既然有仙境,那就有不死药,人就可以长生不死。《列子》这本书里说:
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不老不死。(《列子·汤问》)
珠玕之树,它的花和果实都很有滋味,吃了以后会“不老不死”,那不就是青春永驻、长生不死的仙丹吗?
而且,《淮南子》和《列子》这两本书里,都记录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说古时候天塌了,地也倾斜了,到处都是洪水猛兽,四处都是火灾蔓延,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女娲就出来补天了。请你注意一下,女娲用来补天的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她苦心精炼过的五色石,那其实就是玉石,只有玉石才有资格去补天。补了天以后,天空就回稳了,地面也平静了,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所以说,女娲是一位伟大的保护神。后来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也是用“女娲补天”来开场的,可见这些远古神话有多么重要。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
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篇》)
除了上面提到了零零星星的故事,收集神话最丰富、集中保存最多神话素材的作品就是《山海经》。《山海经》是神话的宝库,是一部奇书,据现代神话学者袁珂先生考证,这是战国中期至汉初楚地、楚人的作品,写成文字的时间并不早,但内容却充满了古老的痕迹。就像汉代刘秀《上〈山海经〉表》所说的,《山海经》记录的是“远国异人”,也就是遥远国度里奇异的人们,这句话很能概括出《山海经》的特色。
当然,《山海经》并不仅仅只有神话故事,顾名思义,《山海经》这部书共分《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依照东西南北中央五个方位,分别有《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用以记录五方山川;在这个地理框架下,又涉及远古历史、奇特的草木、鸟兽,还有神话、宗教等内容。至于《海经》,则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扩及更远的地方,风土物产也就更加丰富了。
神话的分类
前面我们讲了神话和诗歌的联系,接下来就要讲讲神话的具体分类。
先不论中西方神话的差别,单就整体来看,神话的内容主题分类主要有哪些?这些主题内容也正是远古初民所关心的问题。只不过,“分类”本身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工作,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产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分类结果。例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将神话分为三大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反映生产斗争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中国神话母题索引》这本书的分类框架则是:“神祇与文化英雄”“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一共五类。
至于分类最细的,可以参考英国学者路易斯·斯彭斯(Lewis Spence)1920年所出版的《神话学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Mythology),他将神话分为21类:1.创世;2.人类起源;3.洪水;4.报答;5.惩罚;6.太阳;7.月亮;8.英雄;9.野兽;10.解释习俗或祭礼;11.冥世或死亡历险;12.神的诞生;13.火;14.星辰;15.死亡;16.向死者祭献食物;17.禁忌;18.化身;19.善恶二元论;20.生活技艺;21.灵魂。
以上的分类,无论是大类还是细分,大多可以在中国神话里找到相应的故事。我们可以折中一点,采用下面这个分类:创世、自然、战争、感生、变形、推原,共六个范畴。这个分类有几个好处,一是不会太烦琐,另一个最重要的是,从分类名称上就可以提供几个最重要、最普遍的故事类型。
总结来说,神话大致上可以分为创世、自然、战争、感生、变形、推原这几种,对后来的诗歌文学都有影响。